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二)(附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
1.描述細胞的生命活動,解釋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2.學會使用高倍物鏡,掌握觀察生活細胞的方法;
3.主動參與收集資料、動手操作、思維、實驗探究的過程,體驗自主學習;
4.樹立事物都是對立統一及相互聯系的觀點,知道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5.通過實驗體驗生命存在的美。
〖重點和難點〗
重點: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
難點:制作變形蟲裝片和觀察變形蟲。
課前準備:
變形蟲的采集和培養;
觀察變形蟲實驗必備材料器具;
收集變形蟲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
實驗法、探究法、討論法。
〖設計思路〗
由于同學們平時對變形蟲的有關知識了解不多,因此,在課前安排學生通過查找資料,使學生獲得一些變形蟲的相關知識,增加一些感性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收集、分析資料的能力。制作變形蟲裝片和觀察變形蟲是本節課的難點,教師通過用顯微投影儀進行實際直觀顯示裝片制作和觀察實錄情況,實現難點的突破。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探究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等,完成教學目標。
〖學校及學生狀況〗
本校是省級示范學校,大多數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相對較好,且學校實驗室設備較齊,有專職實驗員。
〖教學過程〗
復習:(教師)通過用顯微鏡觀察,我們知道動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那么細胞有哪些結構呢?(學生回答,教師評價)
導入:植物體和動物體都有許多細胞構成,細胞中不同的結構又有不同的功能。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同走進細胞,看一看細胞是怎樣生活的。
變形蟲很小,是一種原生動物,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得很少,因此,在這節課之前,我們安排大家回去收集有關變形蟲生活的資料,下面請同學們匯報收集到的有關資料。
生:我通過看書知道變形蟲生活在水流緩慢、水質比較清潔的小河或者池塘底部的淤泥以及爛葉子上。
生:我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到變形蟲是一種單細胞動物,身體可以不斷地改變形狀,所以叫變形蟲。
生:我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到,變形蟲身體很小,有不同的種類,其中大變形蟲可以用肉眼看見。
生:我從網上看到變形蟲的圖像,它的身體可以變形。
…………
師:很好。看來大家對變形蟲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同學們想不想親自動手制作裝片對變形蟲進行實際觀察?
學生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師:請同學們閱讀p46“觀察變形蟲”實驗。
指導學生按實驗步驟做觀察變形蟲的實驗(2人一組)。
在此期間,教師利用顯微投影儀直觀演示裝片制作和觀察實錄情況,并進行巡回指導。
一段時間后。
師:剛才每一組同學都非常認真、仔細地操作。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在交流的時候,說一說你們組是怎樣做的實驗?在實驗過程中發現了什么問題?
生:我們組用變形蟲培養液制成玻片標本,用低倍顯微鏡觀察,但看不清楚變形蟲。
師:針對這一組同學的問題,哪一組有解決的辦法?
生:我們組開始也看不清楚變形蟲,但經過多次反復調試,發現觀察時要將顯微鏡的光圈縮小些,才易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