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陽》教案3
教學目標:1、了解有關毛澤東的文學常識和這首詞的寫作背景。
2、理解詞的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誦默寫這首詞。
教學重點及難點:
1、掌握詞的背景,搜集有關知識。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詞句的含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一代偉人毛澤東,大家應該非常熟悉,他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袖和主要締造者,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chuàng)立者,而且也是一位大手筆的文學家,他的講話收在《毛澤東選集》(五卷),他的詩詞收在《毛澤東詩詞文集》等。今天我們學習他的一首詞(板書題目)。領略這位偉人在文壇上的風采。
二、解說題目:
采桑子,詞牌名。重陽,題目,即陰歷九月份初九重陽節(jié),本詞是一首戰(zhàn)地頌歌。
三、寫作背景:
。w納學生搜集的資料)1929年5月開始,毛澤東率領紅四軍開進閩西擴大革命根據地。這年九月,贛閩根據地連成了一片。由于同年6月,紅四軍黨內領導者之間在軍隊建設的一些原則問題上發(fā)生了爭論,毛澤東提出的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建立鞏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不應盲目攻打大城市等主張,一時未能為多數同志所接受,因而受到排擠,被迫離開領導崗位。后由于患病,只好在永定金豐山區(qū)養(yǎng)病。9月,病中的毛澤東坐擔架赴上杭參會。會后繼續(xù)留此養(yǎng)病,后病情好轉。病中正逢重陽節(jié),見院中黃菊盛開,遂成此文。
四、集體朗讀課文.
五、討論理解課文內容:
問題1:怎樣理解“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這句的意思是“人生容易衰老而天很難衰老,年年都有重陽節(jié)”。人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自身是變化很快的,可是整個社會如果不通過變革那是很難使之變化的。
問題2:“戰(zhàn)地黃花分外香”中的“戰(zhàn)地”“黃花”分別指什么?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戰(zhàn)地”指閩西農村根據地;“黃花”指野菊花。“分外香”體現了作者樂觀主義精神。
古代的文人多用“黃花”抒發(fā)離愁之感,如: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而作者卻一反傳統(tǒng)的思想,借“黃花”抒發(fā)豪邁之情,雖然自己身染疾病,受到排擠,但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問題3:怎樣理解“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這句詞的字面意思是:秋季的風起強勁有力,和春風完全不同。與秋風的剛健有力相比,春風和煦溫暖,(“吹面不寒楊柳風”)更增加了“勁”的力量。一個“勁”字不但恰當形容了秋風的特征,也非常恰當地表達了它的象征意義:革命的力量似秋風一樣,摧枯拉朽,蕩滌了一切塵垢。
問題4:與“秋日勝春朝”有異曲同工之秒的是哪句?
“勝似春光”:其原因是“寥廓江天萬里霜”。
問題5:比較“霜葉紅于二月花”與“寥廓江天萬里霜”二句。
“霜葉紅于二月花”也是作者認為“秋日勝春朝”的感覺。但這里只表現了一種意境,經霜的紅葉熱烈奔放,生機勃勃。雖有樂觀向上的精神,但視野卻狹小的多。而“寥廓江天萬里霜”中一個“萬里霜”既指“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霜葉;也指“漫江碧透,魚翔淺底”的霜天,也指“鷹擊長空,萬類霜天竟自由”的霜天,意境開闊,局面宏大,體現了一個偉人高瞻遠矚的大無無畏和樂觀豪邁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