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長大的玩具》同步練習
第一部分:1.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覬覦( ) 慷慨( ) 遐想( ) 甲胄( ) 拽( ) 拂( ) 怠慢( )
2.解釋句子中的詞語或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⑴巴望著得到那尖尖的豬蹄兒殼,(希望得到或企圖得到(不應該得到的東西))著一小塊豬油,好用來做一盞豬蹄兒燈。( )
⑵所以,我們總是(糾纏個沒完)地討豬油。( )
⑶兔兒爺的外貌就很奇特,兔臉兒,人身子,那樣子格外引人遐想。
遐想:
⑷臉蛋兒上總是施著淡淡的胭脂,樣子有些滑稽可笑。
滑稽:
3.給下列形似字分別組詞:
慨 劈 梢 遐
概 臂 稍 瑕
4.本文作者 ,是我國 家。
5.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⑴“我”喜歡“豬蹄兒燈”的理由是 。
⑵“我”喜歡“抽陀螺”的理由是 。
⑶“我”喜歡“兔兒爺”的理由是 。
6.讀一讀,品一品,下面加點詞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⑴所以,我們總是死乞白賴地討豬油。
⑵本是兔兒,偏又以“爺”相稱,在別的動物中,絕無這種殊榮。
7.文中寫了怎樣玩陀螺,作者抓住了一系列的動作,試將這些詞語找出來。
8.下列說法符合文章內容的一項是( )
a、抽陀螺印象最深的是在冰上玩。
b、對兔兒爺的喜愛只是緣于生活中真實小白兔的溫情。
c、我最喜歡的兔兒爺是騎著獅子形態的。
d、大人們不肯給豬油的原因是那夠炒一個菜了。
第二部分:
(一)
“楊柳活,抽陀螺。”
這是我童年時學過的一首童謠中的兩句,說的是初春時節,孩子們常玩的一種游戲。
陀螺,是一種很簡單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塊木頭,削成一寸多高,直徑也一寸多的圓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料滾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兒起來。
玩的時候,先得從鞭梢纏起,纏住陀螺的腰身。直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頂端,用力一拉鞭繩,陀螺就在地上轉起來,再用鞭子不斷抽打,越抽轉得越快。
為了讓陀螺轉得更快,我們常到冰上去玩兒。鞭梢兒噼啪噼啪響,陀螺滴溜滴溜轉。盡管天寒地凍,誰也不覺得冷。
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戲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兒。現在想起來,大約是因為這種游戲刺激性較強,你必須一下一下地去抽打,它才轉;稍一怠慢,它就會停轉歪倒。
抽陀螺,還很有進攻性。幾個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揚鞭猛抽一下,讓自己的陀螺以極快的轉速去撞擊別人的陀螺,以把別人的撞倒為贏。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抗戰勝利后,不知是誰,把“抽陀螺”改叫“抽漢*”。這個新名稱,很快就被大家認可。一說起“抽漢*”,我們的鞭子抽得更響、更有力,把那些投敵賣國者視作陀螺,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團團轉,很是解氣。
有時候,大人們在一旁看著,也會走上前來,和我們一起抽它幾鞭子。
9.“楊柳活,抽陀螺”一句童謠交代了抽陀螺的 。
10.寫“抽陀螺”,作者大致寫了四方面的內容,請加以概括。
⑴ ⑵
⑶ ⑷
11.關于抽陀螺的方法,作者用了一系列的動詞,請寫出這些動詞,并說說這些動詞的好處。
動詞:
作用:
12.“一說起‘抽漢*’,我們的鞭子抽得更響、更有力”這句話表現孩子們 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