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兩則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理解寓言的藝術特色,進行初步的寓言創作指導。
2、培養學生借助已有經驗進行學習、遷移技能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表現欲和成就欲
教學重點:學習寫作技巧,進行寓言創作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 法:內引—對比—外聯
教學過程:
一、內引教學,認識寓言
[教學構想]師生共同完成《小鳥找水喝》寓言故事的創作,讓學生明了寓言的基本特點是依*想象和聯想進行創作
1、看圖畫畫,完成故事創作
媒體展示一組圖:a、烈日飛翔圖b、小鳥想水喝圖c、見水瓶思考圖,而第四幅圖則為空白,讓學生結合前三幅圖的內容,發揮想象和聯想,想出第四幅圖的內容并以簡筆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媒體展示學生成果,對學生所畫做鼓勵性評價,讓學生上臺說自己的做畫思路,并要求學生將四幅圖連起來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教師引導,對學生在講故事中穿插的小鳥心理活動的語句加以特別表揚,在黑板上完成板書,做第一次總結:
人 物 故事情節 寓 意 如何寫?
小 鳥 找水喝 遇事 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心理、動作
[ 總結語句]同學們,剛才,我們插上想象和聯想的翅膀,集體創作了一個故事《小鳥找水喝》,初步了解了寓言是依*想象和聯想來進行創作的基本特點。下面,我們將進一步學習寓言的創作,與它做朋友。
二、對比教學,學習寓言
[教學構想]結合學生已獲得的認識,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取他們認為可行的方法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獅子》兩個故事。
1、小組學習,教師巡視,參與其中,給予適當的指導
2、檢驗小組學習效果
引導完成如下補充板書,并做第二次總結:
(人 物 故事情節 寓 意 如何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