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課《最后一片葉子》同步練習
3.從故事所蘊涵的思想、情節的安排和語言的運用三方面,比較《99次生命的閃光》和《最后一片葉子》。然后就家長、教師和學生對待通俗讀物的不同態度,寫寫你自己的理解,不少于150字。答: 參考答案收獲平臺一、1.“這成希望取決于她抱不抱活下去的決心。”2.特點是把“肺炎”比擬為人,“肺炎”的傳播形在人的行為動作中得以表現。具有形象有趣表達的效果。“肺炎”是人類疾病之一,是人類情感貶斥的,寫得如此“人性化”,情感反差造成了幽默效果。仿句略。3.相同之處:都用彼物比此物,寫得形象可視。不同之處:①中彼物和此物屬于不同類別,是比喻;②中彼物和此物屬于同類別,是比較。仿句略。二、表現喬安西信念變化的語句:①“5片藤葉。那根藤上的。等最后一片掉下來,我也就完了。早三天我已以明白。難道醫生沒對你說?”(對活下去沒信心,安然等死。)②“又掉了一片。湯我也不要。只剩下4片葉子了。要是天黑前我看到最后一片掉下來就好,見到了我也好閉眼。”(急于就死,但又極重死前心愿,極關注自己“死”的過程,并把它物化為5片藤葉掉落的過程,這多省流露出一些潛意識中對生的留戀。)③“我不愿再等。也不愿想什么。一切我都不要了,只愿像一片沒有了生命力的敗葉一樣,往下飄,飄。”(“不愿再等,不愿想什么”說明病更苦,堅持得更累;把死與飄落等同顯出浪漫,是畫家的特性還是對生的向往使然?)④“我還以為晚上它準會掉。我聽見了風聲。今天它會掉的,我的死期也就來了。”(對活無信心,對“它”很在意。)⑤“休易,我太不應該。不智能怎么鬼使神差的,那片葉老掉不下來,可見我原來心緒不好。想死是罪過。你這就給我盛點雞湯來,還有牛奶,牛奶里擱點葡萄酒——等等!先拿面小鏡子來,再把幾個枕頭墊到我身邊,讓我坐起來看你燒菜。”(生的信念終于戰勝了對死的等待,喬安西復活了!)表現休易的有關語句:①“醫生走了以后,休易到畫室里哭了一場,把一條日本餐巾全哭濕了。哭過以后她拿著畫板昂首闊步走進喬安西的房間,還一邊吹口哨。”(哭得厲害,朋友將逝之傷悲非同尋常。“昂首闊步”“吹口哨”大概是想給朋友生的鼓舞和勇氣吧?)②“今天上午醫生還對我說,你很快好起來的希望是——讓我想想他的原話來著——對啦,他說你的希望有九成!來,喝點兒湯,喝了我就再畫畫,賣給編輯,得了錢給你這病娃娃買名牌紫葡萄酒,再買點豬排,絕對值我自己解讒。”(善意的謊言,湯酒豬排的誘導,希望朋友向往生的美妙,重拾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