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教學案及答案
理想
課型: 講讀 課時: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
2. 聯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
教學重點:目標1、 2
教學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查字典,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并讀一讀。
寂寥( )詛咒( )扒竊( )玷污( )洗濯( )
綴連( )倔強( )蛻( ) 可望不可即( )
2.學生查字典或詞典,弄清楚“讀一讀,寫一寫”中詞語的含義。
請用這些詞各寫一句話。
寂寥 碌碌終生 絕處逢生 可望不可即
★學生用楷書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抄寫兩遍,要工整、規范、力求美觀。
3.學生查閱資料與工具書,了解作者一些知識,寫在下面。
4.用普通話朗讀課文二、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想一想,本詩講述了什么
哲理?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除此之外,你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弄懂?還有什么問題?
也一并寫在下面。
5.模仿第一段寫幾句話。
例如: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二.指導學習•研討
1.導入(由預習.導學導入 ),簡介作者有關知識(學生答,師做適當補充)。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⑴范讀、自讀、領讀、齊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讀,盡量讀出自己的理解。
⑵讀后討論:
★這首詩歌的主旨是什么?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試著分析詩歌的結構 。
3.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后,你對這首詩的內容、語句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請列出,
我們共同解決(生提問或師引導學生提問,培養其主動探究的習慣,生答或師點撥,
培養其合作學習能力)。
示例:⑴第l節,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它對于表現思想內容有什么作用?
它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⑵第3節是從什么角度談理想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⑶怎么理解“理想使你倔強地反抗著命運”?舉出1-2個這樣的例子。
⑷怎樣理解“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這兩句詩的含義?
⑸為什么“更多的是帶來被誤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歡笑?歡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⑹你能從現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
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么是“大寫的人”?
⑺第11節與上面有什么聯系?“夸耀著當年的功勛”,為什么說“可厭”?“詛咒著
眼前的環境”,為什么說“可笑”?
⑻第12節“理想開花”兩句比喻什么?結尾為什么不照應“照亮夜行的路”,而說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
小結:朗讀、研討和賞析這首詩歌,應掌握詩歌的基本結構,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
體會詩歌的形象化語言。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
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
4.回讀課文,根據你對詩歌的理解,選擇你最欣賞或喜歡的一段詩句來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