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人教七上9
13.《夏 感》
【教學目標】
1.感情飽滿地大聲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2.品味重點語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構思。
3.感受夏天的特點及文章的語言魅力。
4.學習對比、比較的寫法;學習課文抓住特征寫景的方法。
5.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像,感受作者情感,體味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文章的語言特點
2.作者觀察、描述景物的特點。
【教學設想】
1.感情飽滿地大聲朗讀課文。
2.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像。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1.古詩《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首詩描繪了情調清和的夏日圖畫,表現(xiàn)詩人悠閑自在的閑適情趣。今天學習的《夏》,表達的卻是一種緊張、急促的旋律,表現(xiàn)作者對這種充滿激情的火熱生活的向往之情。
2.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長期從事新聞寫作和新聞出版管理工作,創(chuàng)作了大量新聞作品和文學作品,主要有科學史章回小說《數(shù)理化通俗演義》,新聞三部曲《沒有新聞的角落》《新聞綠葉的脈絡》《新聞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與秋思》《只求新去處》《人杰鬼雄》《覓渡》《當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庫——梁衡卷》,作品大都收入9卷本《梁衡文集》中。
3.詞語積累
貯滿( zhù ) 澹澹( dàn ) 芊芊( qiān ) 磅礴( páng bo )
黛色( dài ) 匍匐( bú fú ) 春華秋實 閑情逸致
二、研讀課文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夏天景物?
①鄉(xiāng)野的景物 ②農民的勞動生活 ③夏天的旋律 ④夏天的色彩 ⑤古人對季節(jié)的描寫
2.作者梁衡筆下的夏具有哪些特點?(緊張、熱烈、急促)
3.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熱愛、贊美)
本文抓住夏天熱烈、緊張、急促,收獲已有而希望未盡的特點,描繪夏天金黃色的大地上暑氣蒸騰、麥浪翻滾、萬物蓬勃生長的景象,表達了對夏天的喜愛之情,深情贊美了辛勤勞作的農民。
4.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1)概述夏季總體特點。
首段是全文內容和情調的總概括,“旋律”前的三個修飾詞“緊張、熱烈、急促”,既表明作者意想中的夏天的特點,又對下文起著提領作用。
第二部分(2-4)具體描述夏季的自然風光和夏季里農民勞作的景象。
★★第二段寫夏季的自然景象,有實寫景象——山坡上密密的草,長墻般的黛色林帶,蜂蝶、蟬、火紅的太陽、麥浪、熱風、麥子的香味等;有虛寫景象——爐子上的一鍋水,海灣涌著一艘艘的艦船。實寫景象選取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既訴諸視覺,又訴諸聽覺(蟬兒長鳴)和訴諸嗅覺(麥子的香味);虛寫景象寫的是幻覺,屬于文學想像。這些描寫都顯出蓬勃的生命力。
★★第三段寫夏天的色彩。先以春天和秋天作比,襯出夏天的金黃色。作者給這里的金黃色下了個獨特的定義——象征著收獲已有而希望未盡,承前啟后,生命交替,這顯然是作者的個人感悟。這樣的描寫顯出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