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三峽(七年級上冊語文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積累文言詞語,掌握讀音和意義,領會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在反復朗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把握各段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感情及對珍貴自然遺產的欣賞、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反復朗讀課文,把握各段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妙,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語文真是一座包羅萬象的藝術殿堂,走進這座殿堂,我們去欣賞過古樸的趙州橋,參現過宏偉的故宮,游覽過如畫的蘇州園林,真是美不勝收。曾經有外國朋友問當代著名學者余秋雨:“中國最值得去的一個地方在哪?”他脫口而出——三峽。為什么三峽在余秋雨的眼中會有那么大的魅力呢?同學們,你們也想去山峽游覽一番嗎?現在就開始我們的三峽之旅吧!
二、整體感知:
1、聽解說詞,欣賞三峽風光,感受美。
2、談論觀感,說說三峽
3、了解作者及《水經注》
三、第一步:朗讀——讀準字音,朗讀指導;
提示:讀好文言文關鍵要把字音讀對,把停頓讀對。
1、讀出下列字的正確讀音
闕(que) 處疊嶂(zhàng) 乘奔御(yù)風
曦(xī) 月屬(zhǔ)引 素湍(tuān)綠潭
襄(xiāng)陵絕巘(yǎn) 林寒澗(jiàn)肅
沿溯(sù) 長 嘯(xiào) 飛漱(shù)其間
2、根據文意標出停頓
a、自三峽七百里中 b、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c、至于夏水襄陵 d、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
e、其間千二百里 f、雖乘奔御風
g、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h、絕巘多生怪柏
3、自讀課文,在書上劃出標記。
4、檢查一人朗讀,全班共同點評。
5、學生欣賞解朗讀視頻,感受美,學習朗讀技巧。
四、第二步:解讀——準確翻譯,理解內容
要求學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詞,先由各組學生討論解決,再由老師于疑難處點撥,疏通文意。
1、釋新詞。
2、譯美句。學生自讀自譯,將疑難處做好標記。
3、小組交流合作釋疑。
4、集中展示,分組對譯,自主評價,教師點拔。
五、鞏固。
1、試背課文。
2、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