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注重觀察事物的條理性(條分縷析)
2、2、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形象)
3、強調留心觀察的重要性(時時處處)
二、教學重點
在快速閱讀中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三、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云的名稱
四、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介紹云彩知識的科普文。學生經?吹枚,但仔細觀察研究少。設想應用多媒體手段,
通過學生的閱讀、研討和教師的釋疑解惑,來實現教學目標 。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步驟
㈠、 導入 新課
1、請一同學判斷當天的天氣,根據什么?
2、從天氣引伸到云彩,那么,如何根據云彩來判斷天氣呢?
3、出示有關云彩的課件,看云識天氣
㈡、 課題探究
——云和天氣、云的變化和天氣變化、看云和識天氣
㈢、 感知課文
1、天上的云是怎樣的呢?
姿態萬千(形態) 變化無窮(特征)
2、描繪云彩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天上掛什么樣的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招牌”、“標志”
3、討論:此段的結構形式怎樣?中心句是哪一句?
總——分——總 最后一句
4、本段說明的語言非常生動形象,表現在哪些地方?
不僅形象具體,而且有動態特點
用詞非常準確
5、學生仿說
天上的月亮像……像……像……
6、“招牌”昭示的是什么?或者“標志”了什么?
薄云——晴朗
低而厚密的云層——陰雨風雪
7、具體討論各種云同天氣的關系
特征 | 云的種類 | 云 的 形 狀 | 位置 | 天 氣 情 況 |
高 薄 | 卷云 | 像羽毛 綾紗 | 最高 | 陽光透過 晴朗 |
卷積云 | 粼波 | 很高 | 不會帶來雨雪 | |
積云 | 棉花團 | 2000米 | 映著溫和的陽光 | |
高積云 | 羊群 | 2000米 | 云塊間露出天空晴 | |
特征 | 云的種類 | 云 的 形 狀 | 位置 | 天 氣 情 況 |
低 而 厚 密 | 卷層云 | 白色綢幕 | 高 | 將轉陰 |
高層云 | 毛玻璃 | 低 | 將要下雨或雪 | |
雨層云 | 布滿天空 | 更低 | 雨雪就開始下 | |
積雨云 | 形成高大的云山 | 更低 | 馬上就下暴雨 |
討論:
8、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八種云的?
一是云的形狀,二是云的位置
9、看這八種云,識別的天氣是怎樣的呢?從中得出一個什么規律?
位置越高的云預示天氣越晴朗,位置越低的云預示天氣越將下雨
10、這部分的說明語言生動形象又表現在那些方面?
A、 貼切的比喻
B 、擬人的手法
C 、描寫的語句
11、還可以根據云上的光彩現象,推測天氣情況
光名 | 產 生 和 分 布 情 況 | 光彩 | 天 氣 征 兆 |
暈 | |||
華 | |||
虹 | |||
霞 |
討論:
12、這一部分的語言生動形象又表現在哪些地方?
主要引用了諺語,簡短、通俗、鮮明、生動
13、朗讀最后一段,概括主要意思
目的、方法、注意事項
14、全文的結構是如何的?
總——分——總
15、小結
課文采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借助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運用描寫等方式
說明了云和天氣的關系,云的光彩同天氣的關系。
16、作業
收集民間有關天氣的諺語
板書設計
卷云 卷積云
積云 高積云——輕 高 。ㄇ纾
看 形態 卷層云 高層云
云 怎樣看云識天氣 雨層云 積雨云——低 厚 密(雨 雪)分
識
天 光彩: 暈 華 虹 霞
氣
目的方法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