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底”號遇難記》教學設計3
第四課 “諾曼底”號遇難記
一、教學目的: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理解文章主題,通過故事情節去把握人物形象。
二、教學重點:
環境描寫及其作用。
議論句、段及其作用。
三、教學難點 :
人物形象的分析。
四、教學方法:
看《鐵塔尼克號》的節選部分。
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學生討論分析。
在復述故事的基礎上進行人物形象的討論分析。
抓住重點段落,分析,開放式討論。
五、教學課時:
如果學生預習好,可以二課時,最好是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因為,課文內容和故事片《鐵塔尼克號》的故事非常相似,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故事和人物,第一節課看《鐵塔尼克號》的節選部分,并且結合課文討論它們的異同。
第二課時
討論“諾曼底”號遇難記(雨果)
1、 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誰?請從文中選擇三個表現主要人物思想性格的句子,分析之。
2、 文章開頭的景物描寫“大海上夜色正濃,薄霧彌漫”,“霧愈來愈濃了……來到茫茫大海上”,“周圍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勉強可辨”這三句話有什么作用?
3、“它筆直地朝著‘諾曼底’逼了過來”,“在它的船身上剖開一個大窟窿”這兩句中的“逼”和“剖”字用得很好,請問好在何處?
4、“實際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給忘了”,為什么?
5、“事情總是這樣,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義,哪里也會有悲壯的舍己救人。”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
6、怎樣讀好課文16段后的朗讀?
7、摘抄描寫“霧”的句子,想想為什么這樣寫?
8、短句短段“哈爾威船長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的作用是什么?
9、“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利。”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他是如何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他的“做人之道”具體指什么?“又”字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船長
2、能見度越來越低, 環境越來越惡劣,這是“諾曼底”號遇難的主要原因。(為下文“諾曼底”號遇難作鋪墊)
3、(組詞答題)逼迫:有極大的威脅。逼近:無法躲避。
4、為下邊的船長的話做鋪墊“60人”“婦女先走……”人道主義。
5、“利己主義”總結上文的“15段的內容”。“可悲的”是照應“險些兒把小艇弄翻”。“悲壯的舍己救人”領起下文,船長的……
6、
7、課文開頭的寫霧是客觀介紹,沒有感情色彩。最后“陰慘慘的薄霧”是為悲壯犧牲的船長做背景 ,烘托了氣氛。
8、
第三課時
一.導入 :看課后練習三,進行討論。(教師點撥:這是最親的人同遇災難時表現出的人性之美。假如同遇災難的是一群互不相識的陌生人,他們又會表現出人性的哪一面呢?)
二.復述課文(講故事):
三.撞船之后,船上情形怎樣?(可用幾個詞概括。)
四.怎樣理解“他把自己給忘了?”
五.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學生分析討論對話的內容及特點。它對表現人物有什么作用。
六.怎樣理解:“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義,那里就有悲壯的舍己救人”?
七.“哈爾威船長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這樣”指代什么?哈爾威船長在沉船之前就沒有辦法救出自己了嗎?有些什么辦法呢?那他為什么還要選擇與船共沉呢?
八.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試做分析。
九.學生討論分析人物形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書面概括。不必求全求精。教師檢查小結。
作業 設置:
1. 給加點字注音:
猝然( ) 湍急( ) 須臾( ) 肇禍( )
屹立( ) 似乎( ) 調遣( ) 真諦( )
2. 做《一課一練》中P5頁的內容。
課后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