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自己干導學案
① 這告訴我們什么呢?
② 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培養自己的自理能力呢?
活動二:教材p36案例,有人認為父母應該支付子女上大學的費用,有人認為父母不應該支付子女上大學的費用。
你贊成哪一觀點?請說明你的理由。
三、鞏固與反思
(一)自我檢測
1、以下行為是自立表現的是( )
①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房間自己整理 ②自己的作業自己獨立完成
③自己去書店購買自己喜歡的書籍 ④父母不在,我能夠自己做飯吃
a.②③④ b.③④ c.④ d.①②③④
2、“靠山山會倒,靠水水會流,靠自己永遠不倒.所以18歲的我要自立要靠自己”。這段話說明( )
a.要自愛 b.要自立 c.要自尊 d.要自信
3、下列在日常生活中屬于缺乏自立的表現的是( )
a.每天打掃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b.當父母生病時,能自覺地體貼、照顧他們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個聽話的孩子 d.按時完成家庭作業,不需要父母的督促
4、下面是七年級(1)班蟲蟲同學一天的生活片斷:
今天是星期一,早上6:30,鬧鈴響了,蟲蟲一翻身關掉鬧鈴,又睡著了。媽媽見蟲蟲沒起床,趕緊叫蟲蟲,并為他準備好了早餐,收拾好了書包。蟲蟲匆忙吃了點兒面包,便急匆匆地向學校趕去。趕到學校,晨讀已經開始了。 蟲蟲偷偷從后門溜進去,但還是被班長發現了。班長要他交昨天的作業,蟲蟲打開書包,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因為聽音樂,作業沒有完成。蟲蟲向班長求情,班長讓他下午補上。蟲蟲想:“都怪媽媽沒有督促我!” 英語課上,老師讓蟲蟲和同桌表演口語對話,同桌表達非常流利,但是蟲蟲感到很難堪,心想:“都怪爸爸昨天晚上沒有教我讀單詞!”放學回到家中,蟲蟲開始抱怨爸爸、媽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問題,說出你的看法:
①請你指出蟲蟲同學這一天的生活片斷中缺乏自立的表現。
②培養自立能力對蟲蟲有什么好處?
(二)知識體系
新課標第一網
(三)交流收獲
1、通過學習我獲得了什么知識?
2、通過學習我增強了什么能力?
3、我對本節課的學習經歷有何感受?
3.1活動二:從培養自立能力和法律的角度來講,父母不應支付子女上大學的費用,從文化背景和社會道德的角度來講,絕大多數子女上大學還需要父母支付費用。
答案1、d 2、b 3、c4、①蟲蟲缺乏自立的表現:起床需要父母叫、生活不能自立、學習上需要父母的幫助等。
②自立作為成長的過程,是我們生活能力的鍛煉過程,也是我們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鍛煉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完善自己,學會自尊,增強自信,提高法律意識;逐步學會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與他人交往和溝通,和諧相處;積極融入社會,關愛社會,奉獻社會,成為一個對自己、對社會負責的能夠自立自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