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揚起自信的風帆 “我能行”導學案
同學們想到許多的“我能行”,你們現在自己的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呢?,歸納:自豪和開心.
這些感受我們以前學過,是一種積極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我在想,在大家的每一個“我能行”的后面應該都有一個小故事,大家能不能說說和同學一起來分享?(提示:比如說,當時你面對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結果怎樣,你的感受怎樣?)
什么是自信呢?
自信又有什么特點?
小故事: 一個同學叫小明,在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是名列前茅,進入中學后,發現同學們的分數沒有自己的高,就開始瞧不起別人,連老師上課,他都不聽。大家說,小明這時相信自己嗎?但他表現出的是自信嗎?為什么?
后來小明參加學生會主席的選舉,他覺得自己成績這么好,肯定當選,可是他落選了。期中,他的成績也很不理想,于是他開始悶悶不樂,成績也越來越下降了,他開始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如別人。大家說這回他還相信自己嗎?為什么?
學生活動:我為什么要自卑?
學生分組活動,每組抽出一名同學,談談自己在什么方面感到自卑,其他同學談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他的優點、特長。教師選取幾組進行全班匯報,尤其要鼓勵自卑心理比較嚴重的同學發言。通過此活動教育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項,也都有自己的強項,沒有必要自卑,而是應該努力去揚長避短,從而贏得別人的尊重。
朗讀:《給自卑者的詩》
也許生來缺乏磨練 \ 總感到自己心靈脆弱; 也許自己總不愿意撕下 \ 那點可憐的顏面 別人的成功 \ 是對尊嚴的挑戰, 可是在成功者面前 \ 總是難以 把希望之火點燃。
思想上的重擔 \ 使天空過于陰暗。 渴望陽光的溫暖\ 羨慕成功的樂園。
可是―― 這只能使自己 更加渺小; 難道―― 就沒有我們 前進的方向:
同別人無意義的比攀, 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生活中雖然有差距,但生命中沒有貴賤。
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不要管別人怎么去看!
大家觀察一下,自信,自負,自卑,在這三種心理中都有一個字:“自”,這里的“自”就是自己,是自己對自己的看法。那它們有沒有什么不同和區別呢?又有什么表現呢?(自負和自卑都是心理的誤區,課本p22)
歸納:這三種心理在不同的人身上都有體現,大家想想,在你身邊哪些同學是自信,或你認識的人中有哪些是自負的、自卑的?比如他們各是怎么說話、走路、怎么面對事情的?大家討論討論,然后我請幾個同學上來,任意表演一個心理,看同學們能不能猜到?
課堂小結:
大家都表演的很精彩。通過三種心理分析還有同學的表演,我們更加了解三種心理的體現。那同學們覺得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是自信、自負、還是自卑呢?在課后大家可以自己想想。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同時,也請大家記住:“我能行”這個神奇的咒語,當它成為一種信念,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時,我們就真正的成長了。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學們面對困難、挑戰時,都能念出我們的咒語“我能行”
二、達標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請在a、b、c、d選項中選擇一個答案填在括號內。若不同意給定的選項,請將你的答案寫在e項的橫線上。)
1.相信自己行,是一種信念,也是一種力量。一句( ),讓人們持有的是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