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待人接物須明理]單元教學要點
相互寬容 交往的基本美德 永存善良之心 第八課:與人為善 善良是人最可寶貴的品質之一 做一個友善的人〖課標依據〗 1.“我與他人關系”中“交往與溝通”部分:知道禮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與技能,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2.1.5) 2.“我與他人關系”中“交往與溝通”部分:養成樂于助人的品質。(2.1.6d) 3.“我與他人關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2.2.3) 4.“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不凌弱欺生。(2.2.4c) 5.“我與他人關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寬容和相互幫助。(2.2.6a) 6.“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2.2.5) 7.“我與他人的關系”中“交往的品德”部分:總體目標――懂得善良是人最可寶貴的品質之一!冀虒W評價建議〗 1.本單元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交往中的規則,重點在于測評學生是否懂得交往中的各種規則,能否認真遵守規則,或者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不足。建議本單元采用觀察和描述的方式進行評價。如觀察學生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些思想傾向,實際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并用描述性評語表述出來! 2.建議采用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方式。將學生活動的資料收集起來,作為學生成長記錄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以后評價的參考依據! 3.根據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對學生的評價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如情景測量法、觀察法、談話法、成長記錄袋評價法等,也可綜合采用,目的在于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的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