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教學設計
第一課 《珍惜無價的自尊》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自尊的含義和表現。
2、在掌握自尊含義的基礎上,理解自尊與尊重他人相互關聯,密不可分。
3、懂得知恥是自尊的表現。
(2)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全面分析自己,評價自己。
2、學會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待自身存在的缺點。
3、學會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不斷地嘗試體驗自尊帶來的快樂。
2、在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過程中體驗被尊重。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對自尊的理解,教會學生如何尊重他人。
教學難點:對尊重他人和人格概念的理解。
(三):教學內容:
第一框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導入:香港回歸的視頻
討論:回想起這些情景,你有怎樣的感受?
根據你的理解,解釋一下這種尊嚴和歡樂是怎么樣產生的?
目的:通過對系列歷史事件的回顧來體會自尊心的滿足帶給人的快樂感受。
引出:自尊的概念:自尊即自我尊重,它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自尊能使人體驗到快樂與感動。
通過生活學習中實際的例子,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自尊的存在,以及由自尊帶來的快樂。每個人都有不如別人的地方,只要自己尊重自己,就可以通過努力,贏得別人的尊重。
舉例子:“恥辱戒指”
議一議:“恥辱戒指”的故事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發?
引出:知恥和自尊兩者之間的關系:做人不能沒有自尊。真正有自尊的人,必定是知道羞恥的人。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唯有知恥,才有自尊。
結合課本“幫小明制定改造方案”指出:一個人有缺點并不可怕,關鍵是能夠正確的對待自己的缺點,將缺點轉化為優點。并通過書中8頁“自尊的煩惱”說明什么是虛榮?以及虛榮與自尊的關系?
第二框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導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所理解的自尊是什么?
引入:我們對自我的認識是根據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判斷而形成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自尊常常是在他人的鼓勵、認同中形成的。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活動:課本第九頁“給我自尊的那個他”。
活動開展時可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和他交往的故事”。你同樣會是別人的那個“他”。你的存在對他人有什么意義?
他人對我們的尊重與關愛,使我們充滿了自豪與快樂。那我們也有責任去維護他人的尊嚴,這是自尊的需要。
演一演:課本p10的情景:讓學生思考,有沒有類似的經歷,通過小組表演讓學生感同身受,明白你能怪別人不尊重你嗎?
說明: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活動:感動續寫,讓我們用自己的熱情、尊重、關愛去溫暖他人,讓我們共同回味那溫馨的一刻。
體會:同樣的自尊,同樣的快樂。
總結: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1.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
3.尊重他人就要意識到他人同我們一樣需要自尊。
第三框 “彼此尊重才能贏得尊重”
導入:演一演《晏子使楚》的故事
問:晏子為什么堅持從大門進?
說明: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決不做有損人格的事。維護人格對自己的意義,維護人格對自己所代表的國家、集體也有著重要意義。
引入一則故事:以前有一支旅行隊,當一切置辦齊全時,隊長發現還缺少兩樣東西,于是他大聲叫到:“我們還缺少一個猶太人和一條狗。”一個猶太人聽到了,便回敬道:“我和你一起,不就齊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