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堅強的表現教案
詳細介紹:意志堅強的表現教案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堅強意志的四種表現:遇事有主見、處事能果斷、勇于克服困難、善于約束自己。同時教育學生分析自己意志薄弱的表現,自覺地克服它們。
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培養學生對具有堅強意志的成功者的敬佩之情,使學生理解堅強的意志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對自身的弱點和缺點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教學激發學生意志,做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并從現在開始在日常生活中積極的、有目的的進行意志磨礪。
教學重難點
意志堅強的四個表現。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要求學生閱讀課文小前言——奧斯特洛夫斯基戰勝困難寫作的事例。
提問:是否只有像奧斯特洛夫斯基、張海迪這樣身體有殘疾的人,才需要堅強意志?是不是只有科學家、偉人才需要堅強意志?
(學生思考、歸納)
其實,每一個人都需要有堅強的意志。
教師:任何人、任何職業,包括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要想做成一件事,就離不開意志品質。比如:現在,同學們就要依靠你的毅力來專心上課,堅持一天的緊張學習。可見,意志品質也是和同學們息息相關的一個重要心理品質。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去了解意志品質的相關內容。
講授新課
第三課磨礪堅強意志拒絕不良誘惑(板書)
一、意志堅強的表現(板書)
先請同學看小品《放學后》
人物:王明、張強、李剛
主要情景:放學后,王明、張強、李剛一起走出學校門口。這時,李剛提議一起去打游戲機。王明馬上反對,表示要回家做作業。李剛見王明不同意,又游說張強,張強開始不同意,但禁不住李剛的誘惑,就跟張強一起去打游戲機了。后來,這兩個同學的行為被老師發現,都受到了批評。
問:這三個學生的意志水平如何?
三個同學中,李剛不能克制自己違反學校規定,意志最差;張強缺乏主見對違紀行為采取妥協態度,自己也違反了紀律,這是意志薄弱的表現;王明自覺地排除各種誘惑,嚴守紀律,是富有主見的表現。富有主見是意志堅強的第一個表現。
1、遇事有主見(板書)
什么是遇事有主見?遇事有主見的人,能自覺地排除各種干擾和誘惑,獨立地完成任務。
請同學們來判斷這是不是遇事有主見的表現:
李勇、陳東、黃軍三個同學商量去游泳。陳東、黃軍認為應先問準老師、家長,因為沒有老師、家長的同意不能隨便去游泳。可李勇認為不用多此一舉,自己決定了就去做。所以,他不聽陳東、黃軍的勸告,獨個兒去游泳了。
這不是遇事有主見的表現。這是主觀武斷、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的表現。這說明遇事有主見與主觀武斷、固執己見、一意孤行是有區別的。遇事有主見的人能夠堅持既定的目標,服從真理;也善于正確地看待自己,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當發現自己錯誤時能夠勇于改正錯誤。而主觀武斷、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的人則不能夠服從真理,即便自己犯了錯誤,也不愿意承認,不愿意改正錯誤。
講述戰斗英雄董存瑞和鐵人王進喜的故事,突出說明在情況緊急的時候。董存瑞果斷地決定舍身炸碉堡,用自己的生命贏得了戰斗的勝利。在有井噴現象發生的危急關頭,王進喜毫不猶豫地跳進冰冷的泥漿池里,制服了井噴,保護了國家財產。從而指出,董存瑞和王進喜都有一個共同的品質——處事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