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基石導學案
第二課第二框 自信是成功基石導學案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對自我的正確認識基礎上的自信的生活態度,在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增強自信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能力目標:能夠走出自信的誤區,不自負、不自卑,運用正確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三、知識目標:了解自信與自卑的區別,以及它們與成功的關系。
教學重點:自信有助于成功
教學難點:自信的重要性
知識鏈接: 課本第23頁小銘的故事。思考:他為什么未能當選?面對沮喪的他,你能給他提出一些忠告嗎?
大詩人李白有句詩說: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我國的乒壇名將鄧亞萍在一個廣告里說:我自信,我成功。而她也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在世界大賽中屢克強敵,即使在比分落后時也能鎮定自若,信心百倍,反敗為勝。此后更憑著這種沖勁,在沒有英語根基的前提下苦學英文,入圍國際奧委會委員。
你有何想法?談談。
自負——用自己的優點比別人的缺點——遠離成功
自卑——用自己的缺點比別人的優點——遠離成功
自信——既看到自己的優點,又看到自己的缺點——有助于成功
故事二: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霸王別姬”的故事,說的是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項羽,他自封西楚霸王,未坐定江山便大封諸侯,頗有秦始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氣概,忽視了漢王劉邦的力量,最終被劉邦擊敗,最后從垓下突圍到烏江,自刎江邊。然后,當時他是有機會渡江,回到故鄉,東山再起的。但是當時他自已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所以自刎在江邊。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項羽是個怎么樣的人呢?我們今天以古為鏡,又可以從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訓?
同學們自己動腦想一些相關的故事。【關羽失荊州,馬謖失街亭。】
案例一: 兩名學習相當的好朋友小芳和小力都想去參加競選活動。可是小力性格內向,總擔心自己不行,最終沒去報名;而小芳則是個性格外向,愛說愛笑的人,她踴躍地報了名。在班主任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小芳做為班內的代表參賽并一舉奪魁。這以后,小芳多次組織了校、班級活動。小芳不光組織能力強,而且在市、縣級作文、英語大賽中,她均獲得了可喜成績。初中畢業的時候,小芳被保送到重點高中學習。而小立呢,還是以前那樣,不敢參加各種活動。可以說至此,他們兩的人生道路已經出現的差距。那么,大家能不能說說他倆出現這樣的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這是因為自信者的心理品質有助于成功。那么自信者有哪些的心理品質是有助于成功的呢?
故事: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拿破侖?波拿巴:據說他在一次過阿爾卑斯山時說“我比阿爾卑斯山還要高,”傲氣十足何等英偉!的確,他帥兵一度降服大半個歐洲,使法國資本主義得到充分的發展,但他的自負使之對外侵略擴張的欲望日益強烈,終于發動了以爭霸,掠奪和奴役別國為目的的侵略戰爭,正是這分自負使他有了最后滑鐵盧戰役的失敗,被流放而死在了圣赫勒拿島。他曾經擁有許多最終卻失去了一切。
思考;你認為拿破侖屬于那種心理,而造成失敗?
看課本p26原一平的材料。在幾乎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原一平每天清晨從公園長椅上“起床”,就向每一個他所遇到的人微笑,并且這微笑永遠是那樣地由衷和真誠,充滿自信,思考;這是我們所說的哪一種的心理品質使他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