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人格不可辱》教學案
(二)喊姓名還是喊綽號(板書)
學生討論:(1)《水滸》中的英雄人物,幾乎人人都有綽號。請同學們來說一說,看誰說得多。
(2)我們熟悉的明星也有綽號。
足球明星如:“外星人”羅納爾多、“金色轟炸機”克林斯曼、“瘋子”伊基塔、“戰神”巴蒂斯圖塔。
籃球明星如:“大鯊魚”奧尼爾、“飛人”喬丹、“魔術師”馬吉克•約翰遜。
(3)這些綽號不但無損其形象,反而膾炙人口,留傳于世。這是為什么?喊綽號會侮辱他人人格嗎?
綽號古已有之,有些文學作品中英雄人物的綽號甚至膾炙人口,流傳于世,這主要是因為這些人物的綽號抓住了人的特征,詼諧、幽默,一語中的,觀點鮮明,便于記憶,富有創造性,顯示出人物鮮明的個性特征。綽號并非都具有侮辱性,有時還是民間文化的某種體現。
(4)喊綽號會侮辱他人人格嗎?
綽號并非都具有侮辱性,有時還是民間文化的某種體現。但如果在生活中故意給別人取不雅的綽號,甚至帶有侮辱性的綽號,不分場合隨意用綽號代替姓名,那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甚至是對別人人格尊嚴的侵犯。生活中關鍵是要培養自己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5)怎樣對待同學之間的起綽號問題?(起什么樣的綽號?在什么場合喊綽號?)
教師小結:綽號并非都具有侮辱性,但故意給別人取不雅的綽號,不分場合隨意喊別人的綽號,其實質是取笑別人,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侵犯了別人的人格尊嚴。起綽號不僅反映了一個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心理素質和倫理道德等問題。給人起綽號,應慎之又慎。
教學過渡:人除了姓名、綽號等符號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隱性標志--名譽。名譽就是一個人的名聲,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譽,把名譽看成是“人的第二生命”,而要獲得好的名聲,就要努力奮斗,為社會作出貢獻,不斷增強道德修養,自覺不做有損自己和他人名譽的事情,正如《墨子•修身》所言:“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一個人名譽的獲得是通過經過長期努力的,我們如何珍惜自己的名譽呢?
(三)如何珍惜名譽
案例分析1:教材p33-34“cd風波”
學生討論:(1)在這場cd風波中,你對小吳和小白的言行有什么看法?
(2)如果你是小吳,會選擇什么樣的方法要回自己的cd機?
(3)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名譽?
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學生針對故事揭示的問題進行分析,使學生明白,一個人的名譽是與他的所作所為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一個不注重自身修養,不講道德的人,自身的名譽就會受到損害。
問題提示:小白借別人的東西故意不還,有損自己的名譽,而小吳在小白故意不還自己東西的情況下,沒有采取正確的方法要回自己的物品,反而在網上侮辱小白,損害了他人的名譽,兩人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教師小結:珍惜名譽,首先自己要愛惜和尊重自己的名譽,還要學會尊重他人的名譽。(板書)
案例分析2:教材p34“虞孚造假”
學生討論:
(1)虞孚為什么會淪為乞丐?
問題提示:古代越國的虞孚在做生意的時候,因造假而名譽掃地,淪為乞丐,充分說明無“信”也就必然無“譽”,信譽與名譽密不可分。
(2)現實生活中有類似的例子嗎?請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