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自信》教學設計
生:(略)
師:大家的說的都很好,的確,劉翔正是憑借他的勇敢,他的自信最終不畏強手,獲得了金牌,從這里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成功需要勇敢,勇敢需要自信(多媒體出示)。接下來請同學們看書上的一段材料。
學生活動:閱讀書上有關數學家華羅庚的事例
提問:在困境面前,華羅庚是怎么做的?
生:不畏困難,自學成材……
師:大家的發言很精彩,在困境面前,華羅庚沒有屈服,反過來他最終克服并戰勝了困難。由此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自信使人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力量(多媒體出示)。
提問:在困難面前你會怎么做?
生:(略)
師:借此機會教育學生要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多媒體出示圖片:楊揚)
師:大家都認識她嗎?誰能對她做一個介紹?
生:回答
(多媒體出示有關楊揚比賽情況的材料,學生閱讀)
師:在1500米的比賽中,楊揚為什么只得到第三名?
生:因為壓力大,使得她很緊張,不自信。
師:在后來的比賽中,楊揚為什么會奪冠?
生:分組討論探究并交流
師:大家分析的很對,從大家的分析中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自信使人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板書)。有人說:“堅定的信心能使人拼命。”會與不會,成功與失敗,取決于信心,持久堅定的信心是成功的保證。有志者,事竟成,名家之所以能成為名家,必勝的信心是他主要的依靠。一旦有了堅定持久的信心,人就能爆發出巨大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教師創設情境,講述自身的經歷——參加演講比賽失敗的經過)
提問:現在老師面對這樣的狀態,請同學們做一回醫生,為老師開處方。
學生活動:講述自己的想法
二、揚起自信的風帆(板書)
1、要發現自我優勢,找到自信“支點”(板書)
師:根據同學們給老師開的處方,老師對自己的參賽態度做了調整,大家猜一下老師比賽的結果。
(學生都會說很好,老師的經過正好相反,運用這個反差很自然的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下一個內容上來。)
師:我已經按照大家說的去做了,為什么還是失敗呢?為什么只做到第一點還不夠呢?
學生再次分析原因:(略)
師:大家的見解很深刻啊,看來老師的確是做的不夠,從大家的分析中老師知道了,
2、要增強自信,還要改正克服自身的缺點(板書)
總結:由于大家給予老師的靈丹妙藥,老師在經歷第一次的失敗后,又一次參加了比賽,結果我采取了大家的建議,在后來的比賽中獲得了二等獎。
(創設情境,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有勇氣正視自己)
學生發言:(略)
師:看來大家都能對自己作全面的分析,老師希望大家對待自己的優點能保持,對自己的缺點能盡量改正,大家有沒有信心做到?
(多媒體出示材料:王立的事例)
師:大家看一下,王立因為口吃的毛病,在開始的時候處于一種什么狀態?
生:不自信、害怕……
師:如果王立就生活在你們中間,你會怎么樣去勸慰他?
生:分組探究并交流
師:看來大家都有一顆愛心,我們看王立是否真的象同學們所希望的那樣去做了呢?
(多媒體繼續出示王立的材料)
學生分析:王立為什么前后的表現大相徑庭?
3、 要感受成功的經歷(板書)
多媒體出示高三學生阿澤的故事:
學生討論:成功與自信的關系
師:從大家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你有了成功的體驗,那么你的自信心會不斷增強,可是如果你從來沒有成功過,那么你的自信心就有可能很難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