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考試的心情教案
第十二課 考試的心情
關于“從容應考” 主題教學案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說說考試的心情
1. 學生閱讀教科書第94頁的例子,了解其他同學面對考試時的心情,并以最近的一次考試為例,描述自己的心情。可以從考前、考中、考后等幾個方面描述。
2. 教師總結(jié):考試,是我們學生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們經(jīng)常要面對考試,我們從考試中體驗過成功的喜悅,也體驗過失意的沮喪。面對考試,我們經(jīng)常感到緊張、焦慮,這是很正常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響我們對考試的態(tài)度,影響考試時的心情呢?
注意: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敞開心扉,把自己真實的想法說出來。特別要鼓勵那些存在考試焦慮情緒和對自己缺乏信心的學生,把自己在考試時的情緒反應說出來。這樣,一方面對于學生克服考試焦慮有好處,另一方面也為以后的輔導做好鋪墊。
讓學生各抒己見,描述自己考試時的心情,為下一步教學活動做好準備。
一、對考試的期望
1. 學生交流對最近一次考試成績的滿意度。學生可以用相當理想 、比較理想、一般、不理想、很不理想5個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并說出自己滿意或不滿意的原因,可以具體地分析自己對哪幾門課滿意,對哪幾門課不滿意。
2. 學生說說在這次考試中 ,就成績最不滿意的這門課而言,具體原因是什么。要求至少說出3條原因,而且要說出自己的心理或其他主觀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注意: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幾個方面總結(jié)影響考試成績的因素:平時的成績、刻苦程度、對考試的準備、對考試的重視程度等。這樣就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準備。
讓學生分析考試情況,了解個人心理等主觀因素對考試心情的重要影響。為下一步“從容應考”做鋪墊。
二、適度緊張對學習和考試的好處
1. 教師:剛才,很多同學提到自己在考試之前、考試之中,甚至在考試之后心情有點緊張。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適度的緊張對于我們的學習和考試不但沒有壞處,而且是有好處的。相反,在學習和考試中既不用功又毫不緊張,對學習則是有害的。
2. 學生閱讀教科書第95頁的資料,從中體會“鯰魚效應”。學生交流閱讀后的感想。
3. 學生交流自己在學習、考試過程中心情的緊張程度對學習效果和成績的影響。通過交流引導學生明確,在學習和考試時應該保持怎樣的情緒。
了解學生的看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考試。
三、過度緊張對學習、考試的害處
1. 教師:適度的緊張對學習和考試有好處,那么是否情緒越緊張越好呢?顯然不是。過度緊張對學習和考試很不利。我們同學中是否有人在考試的時候過分緊張,以致影響考試成績的事?
2. 學生交流自己考試時的緊張程度,說說自己考試時出現(xiàn)的心理、生理癥狀,如焦慮、出汗、心跳加快、腦子一片空白等。
3. 學生閱讀教科書第 96 頁的資料,以及圖表“緊張程度與學習效率”,然后談感想。
4. 教師講解“考試焦慮”概念:考試焦慮是一種臨考前和考場上常見的內(nèi)心感到緊張的情緒反應,考試焦慮癥狀如下:
(1) 情緒方面 :擔憂、焦慮、煩躁不安;
(2) 認知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 看書效率低,思維僵化;
(3) 行為方面 :坐立不安,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