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上冊第二單元補充學案
教師講述:
活動四:出主意,想辦法:(p48頁)
想一想:◇ 這兩位同學的問題出在哪兒?
教材——(49頁)
學習方法要因人而異、因學科兒異。好的學習方法,應該符合認知規律,符合自己的個性特點。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我們應當從實際出發,根據自己的情況,摸索適合自己特點的有效的學習方法。
(知識點-4)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 請幫助兩位同學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兩名同學一個是學習方法不對路,一個是盲目學習他人的方法)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因學科而異,并說明好的學習
方法的標準:符合認識規律、符合自己個性特點。這兩
位同學要想解決問題,就必須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
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活動五: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學生閱讀情景材料,按要求討論回答)
要求:把自己的學習方法分學科進行總結,并征求一下同學和老師的意見。
教材——(49頁)
“書山有路勤為徑”。再聰明的人,再好的學習方法,也都需要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才能學有所成。學習不是應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和積累。成功,永遠屬于那些踏踏實實付出汗水的人。
(知識點-5)“書山有路勤為徑”說明了什么道理?
教師講述: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是不是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很容易
地搞好自己的學習呢?
(3)再好的方法也離不開勤奮和努力
有些學生總是想找一種一勞永逸的學習方法,
不愿付出自己的汗水。學習沒有真正的捷徑。
讀一讀:(教材p50頁材料)
想一想:這份材料告訴我們了什么?教師講述:教材提供了哈爾濱男孩董志成如何學習的案例,
這里面包含了好的學習態度、方式、方法和習慣等諸多方
面。在這里我們應該學習他的一些好的學習方式、方法和習慣等,并應用到自己的學習中去。
教材——(51頁)
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學習行為方式。勤學好問、專心致志、嚴格執行學習計劃、認真思考、勞逸結合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讓學習更有條理。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達到很好地學習效果。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回讓我們收益終身。 (知識點-6)
學習沒有捷徑,學習的奧秘就是:端正的學習態度,自強不息、刻苦好學的學習精神、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適合自己特點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板書: 態度 + 精神 + 習慣 + 方法 = 效果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活動六:比一比 說一說(教材p50頁)
◇ 以上哪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
◇ 自己養成了哪些好的學習習慣?它給自己
的學習帶來了什么好處?
教師講述:
三、課堂小結
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聯系緊密,可以說后兩者是前者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化。從學習方式的轉變到學習方法的選擇,再到學習習慣的養成,這是一個由一般到具體、由理論到實踐的過程,面對信息時代我們應該轉變學習方式,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