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上冊第二單元學案
第二單元 走進新的學習環境
內容標準
三 1.4 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體會“團結就是力量”,能夠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一 1.6 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二 3.2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三 1.2 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一 1.5 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二 3.1 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學會尊重他人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
教育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
1. 熱愛新的學習環境,自覺融入新的集體,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2. 能夠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形成比較清晰完整的自我形象。
3. 能夠正確行使受教育的權利,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4. 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終身學習的意識。
二、能力
1. 增強自我管理、自我調適、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生活適應能力。
2. 初步掌握自我評價的方法,提高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
3. 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
4. 轉變學習方式,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知 識
1. 了解自己學習環境的變化,認識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2. 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
3.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第三課 不一樣的環境 不一樣的“我”
本課教學內容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使學生了解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感受新生活的變化,從而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以科學的方法去適應,并學會融入新的班集體,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全面、迅速地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本課由導言和三個項目內容構成。
“導言”從剛上中學的學生的興奮心情入手,在憧憬美好未來的同時也提出現實性的問題,使學生在閱讀中思考和感悟,并激勵學生探求其中的答案,引起學生的興趣。
本課設置三個項目的內容———“新生活 新起點”、“新集體 新面貌”、“新自我 新認識”。這三個項目以引導學生提高生活的適應能力和自我調適能力,適應新的初中生活為主要目標,圍繞適應新的環境、盡快融入班集體、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等內容展開。
重點難點分析
1.“適應新的學習生活”、“融入新的班集體”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2.“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方法:分析、討論、辯論、講授法。
課時安排:計劃用3課時授完。
第一課時(總第5課時)
教學內容:講授第三課第一框課——“新生活 新起點”。
教學活動過程:
(一)情景預設
1、導入新課
想一想:(1)請同學們想一想,當你們開學第一天報到注冊后的第一感覺是什么?(我是一名中學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