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市場考察第十四課 品質:市場的通行證
練習:1、經濟活動中,人們普遍認同的最重要的商業道德是a謙虛 b誠信 c自律 d自尊2、------------是企業、企業家從事經濟活動的前提a取信于民 b取信于市 c產品質量 d服務態度3、每個成功企業發展的法寶,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堅持的做人原則是a敢于直言不諱 b重信守諾 c投機取巧 d道德高尚【課堂小結】畫思維導圖【四】鞏固提高1、品質就是物品的質量,它一般表現為①適用性 ② 好看性 ③經濟性 ④ 使用壽命a②③④ b①② ③④ c① ②④ d① ③④2、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立業之基,興業之本是a偷稅漏稅 b坑蒙拐騙 c誠信經營 d虛情假意 3、誠信對企業具有什么重要意義?4、如何理解“市無信不立,人無信不立?”【拓展延伸】道德是市場經濟的基石——“三鹿奶粉”事件警示之二 “三鹿奶粉”事件發生至今,從層層剝開的事實來看,令人震驚的是一些企業職業道德的淪喪。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本。食品行業事關生命安全,需要的不僅是技術和資本,更要講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覽“三鹿奶粉”事件中企業的表現,有見利忘義的沖動,有明知故犯的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沒有起碼的道德良知約束。為追求利潤,一些企業置嬰兒生命健康于不顧,做出了讓母親泣血、令社會蒙羞的行徑。這種行為重創了奶制品行業,更重創了社會的誠信機制。 我們痛心地看到,一些企業的“無德”行為,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后果,普通百姓對“問題奶粉”議論紛紛,不少消費者因此疑懼叢叢。連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有關部門雷厲風行深查原因、追究責任,正是因為這一事件損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挑戰了社會文明的底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道德經濟。一個以人為本的現代社會,絕不能放任見利忘義的行為,絕不允許基本道德的失守。 誠信是社會契約的前提,道德是商業文明的基石。作為人們共同的行為準則和規范,道德是構成社會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維系和諧人際關系、良好社會秩序的基本條件。我們放心走路,是因為我們相信車流會在紅燈前停下來;我們安心睡覺,是因為相信屋頂不會無緣無故塌下來。沒有這種基本的信任,社會就不可能正常運行;市場經濟的基本秩序,也就無從存在。如果誠信缺失、道德敗壞、是非不分、榮辱顛倒,文明底線失守,再好的制度也無法生效,再快的發展也會出問題。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受“問題奶粉”影響,消費者對奶粉質量安全的信任度驟降,不僅奶制品企業產品銷量大幅滑坡,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廣大奶農也因企業減少原奶收購面臨損失。沉痛的教訓告誡企業家們:在追逐利潤的同時,必須堅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以犧牲道德和消費者利益換取利潤,最終必然付出沉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