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新天地,新感覺
課題:重要的一跳我們常說鯉魚跳龍門,人才一生中有無數次的轉折,我們從小學升入中學也是人生的一大飛躍,“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怎樣盡快的適應新的中學生活。一、 感覺很不同(板書)我是中學生了!這個新的身份,一定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小學階段從未有過的新感覺新體驗。活動一:小學和中學有哪些地方不一樣?要求:四人一組,討論5分鐘,每組派代表回答活動二:動動手:寫出家人親戚朋友對你的看法,形式如課本p3頁學生可自由書寫,寫出自己親身體會或親身經歷的事。學生發言:略二、 你準備好了嗎?(板書)對我們來說初中生活是一種全新的生活,這種生活我們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新困難。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將會影響我們生活的質量。該如何解決這些困難呢?讓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可以依計行事。活動一:讓第一組、第三組的學生提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第二組、第四組的學生來解決。如果時間允許可以調過來。活動二|請去年初三畢業的學生介紹一下怎樣適應剛進初中這一段時期的小結:交給學生去小結作業:見練習冊
課題:我們是一個群體教學目標:教育學生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受教育機會,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教學重點:我國各地中學生學習條件的差異性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教學方法:表演式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當我們滿懷著長大的喜悅邁進中學大門的時候,你有沒有過,和我們相處了六年的小學同學怎樣了?他們都已經和我們一起走進中學校園了嗎?我是否知道。在我國,有多少人與我們同時獲得了中學生的稱號?又有多少人與我們同屬于初中生這個群體,在我們這個群體里,是不是每個人都享有同等的學習條件。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一課我們是一個群體(板書)一、 查一查1、 我國的初中學校有多少座?2、 我國的中學生有多少人?3、 你能用圖示的方法將各個不同階段的受教育的人的比例表示出來嗎?4、 我們團有多少名初一新生?是否有小學畢業輟學家的情況?要求:全班同分為四組,每一組一個問題。課后準備,上課出示結果。具體過程:略算一算我們現在的角色都有哪些?a、 家庭中b、 學校中c、 社會中其他 ……雖然同屬于初中生這個群體,但由于我們生活在不同地區,受經濟等因素的限制,我們的學習條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二、 討論:同學們回憶一下小學自己班中的情況,班里同學的凝聚力是怎樣的?要求:每組一人。共4名同學發言三、 舉例:例一:一個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靠靠報成團。例二:學生舉例作業:見練習冊
課題:誰都不能剝奪我們的受教育權教學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受教育法律觀念,增強維權意識教學重點: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權利,我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教學難點: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項權利,也是公民的一項義務。教學方法:討論、表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接受教育,不僅僅是我們的愿望和要求,更是憲法賦予每一位公民的權利.今天,我們在學校讀書,就是在享受法律賦予我們的受教育權.這一重要的權利,并不是每一個我們的同齡人都能享受到這一權力.讓我們去訪問家長或其他長輩,看看他們有沒有經歷過想上學卻沒有機會的痛苦,聽聽他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