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雅情趣
第六單元 第14課 品味美好生活
生活處處有情趣 教案
內容標準:
一1.5 主動鍛煉個性心理品質,磨礪意志,陶冶高雅情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熱愛生活、興趣廣泛、情趣高雅、全面發展,積極地追求美好生活;培養高雅情趣,摒棄庸俗情趣,杜絕不良嗜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能力:分清情趣的雅與俗,提高獨立思考、正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三)知識: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養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教學內容分析:
生活處處有情趣,主要引導學生認識和辨別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明確不同的情趣對個人和社會有不同的作用,體會高雅情趣在生活中的作用。由兩個層次的內容構成。
第一個層次“情趣有雅俗之分”,介紹了生活中的不同情趣——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情趣是多種多樣的,有高雅情趣,也有庸俗情趣。
分清情趣的雅與俗對初一的學生來說,理解難度較大,因此第一層次“情趣有雅俗之分”是教學難點。
第二個層次“要培養高雅情趣”,主要說明了高雅情趣的作用。學生只有明確了庸俗情趣的危害,高雅情趣的積極作用,才能為過富有情趣的生活奠定理論基礎,因此它是本課重點。
教學設想:
1.通過情景材料的設置引發學生思考,通過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合作探究,進行師生合作探究。
2.針對本框內容,設置四個環節,即:感知情趣——品味情趣——抉擇情趣——升華情趣。
第一環節:讓學生去感知情趣是多種多樣的,有雅俗之分。
第二環節:讓學生品味雅俗情趣的利弊,從而激發學生培雅拋俗決心。
第三環節:結合自身存在的不同情趣,培雅拋俗。
第四環節:為自己追求高雅情趣的同時,還應在回報他人奉獻社會中升華情趣。
通過以上環節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知、去品味、去抉擇、去升華情趣。
教學活動過程:
(一)自主感悟
多媒體課件展示:輕柔音樂下的自然風光圖片及人文圖片
通過觀看一幅幅畫面給你什么感受?引出情趣的定義以及情趣是多種多樣的,它不僅存在于自然風光,學習勞動、娛樂休閑中,還存在于無私奉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生活處處有情趣。
多媒體課件展示:本節課階梯式探究環節,即感知情趣——品味情趣——抉擇情趣——升華情趣。
(二)主題探究
第一環節:感知情趣——雅俗之分
多媒體課件展示:活動一 快樂拾貝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寫出:你及你周圍人有哪些生活情趣 ?
把小組成果貼在黑板上,并用紅筆把堅決摒棄的情趣圈出來,并說出區分的依據。又把難以區分的情趣列出讓學生探究,例:讀書和上網、搓麻將和打撲克、喝酒和去歌舞廳等。學生探究回答。
多媒體出示結論“情趣有雅俗之分”。
1.高雅情趣:是健康、科學、文明、向上的情趣。
庸俗情趣:是平庸鄙俗、不高尚的情趣。
2.平日對有些情趣不能簡單的區分為高雅或庸俗情趣,要一分為二的正確看待。
第二個環節:品味情趣——雅俗利弊
多媒體展示:活動二 請你關注《洞穴之光》
通過看視頻及聽錄音,從這些孩子的劣跡表現中,認清庸俗情趣危害,同時警示大家應遠離庸俗情趣,又從這些“問題孩子”后來的轉變中,認識到高雅情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