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說教學設計
建立教學設計的構想最初是由美國哲學家、教育學家杜威和美國心理學家、測量學家桑代克提出來的,他們設想建立一門"橋梁科學"(linking science),把學習理論和教育教學實踐連接起來。教學設計作為一門科學是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布魯納與奧蘇伯爾的認知學習理論對此有著重要影響。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開展教學設計的理論研究,并且在90年代末日益重視教學設計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
教學設計是以教學為其研究對象,用系統方法分析與參與教學過程的各個要素,尤其著重分析學習需要、學習內容的學習者的特征等方面的內容。教學設計是用最優化的教學思想和觀點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尤其著重設計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媒體、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方面的內容。教學設計將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活動實施方案。
一、"說教學設計"的意義1、"教學設計"是運用課程改革的新思想,設計和呈現課程實施方案的一種特殊認識活動,是說課的嶄新發展。
2、"教學設計"是以校為本的有效教研活動。它對于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促進各學科考研組考研能力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為教學實施的科學化奠定基礎。
3、"教學設計"是備課活動的高級階段。既是對備課質量的全面審視,又是修訂教學方案的有效途徑。
4、"教學設計"應該作為學校的一項基本考研制度進行管理,有章可循,且按照教學常規有的放矢。
二、"說教學設計"的特點1、簡易性與操作性。
說教學設計不受時間、空間、人數的限制,又不牽涉到學生,簡便易行。能很好地解決教學與教研,理論與實踐相脫 節的矛盾。
2、理論性與科學性。
在備課中,雖然教師對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處理,但這些分析和處理是淺顯的感性的。而通過說教學設計,從理性上審視教材,就有可能發現備課中的種種疏漏,再經過修改教案,疏漏就會得到彌補。從這個意義上說。它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吃透教材。
另外,說教學設計的準備過程是教師駕馭教材,優化教學設計的過程。尤其說教學設計不僅要說明怎么教。還要說明為什么這樣教。這就迫使教師去學習教學理論,認真思考問題。這是教師 從理論上去認識教學規律的過程。說教學設計還需要教師寫講稿和演講,這又是提高教師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
3、交流性與示范性。
說教學設計是一種集思廣益的活動,無論是同行,還是教研人員都會在評議說教學設計,切磋教藝,交流教學經驗中獲益,尤其對說教學設計者是最貼切的指導。
當然,說教學設計也有局限性。首先,看不到教師臨場發揮,處理和隨機應變的教學機智,看不到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實際效果。這自然在評議上就有局限性。其次,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有說得好,但教得不好,或者教得好而說得不好的現象。這就需要在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中,不能簡單和孤立地看待教師說教學設計的好與壞。要把說教學設計評價與課堂教學評價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