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享受學習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到學習苦中我樂,領悟學習帶來的快樂,從而能夠喜歡學習;懂得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之不易,從而學會感激家庭、感激學校,感激社會,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通過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從而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中苦與樂,學習是權利也是義務的分析,提高自主學習、克服困難和辯證思維的能力,并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權利。
知識目標:懂得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是苦與樂交融的一種認識自然、認識社會和認識自己的活動;認識到學習能不斷地認識、發現自己的活動;認識到學習能不斷地認識、發現自身的潛能,獲得一種不斷超越自己無窮快樂;認識到學習既是權利也是義務。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讓學生體驗學習中的樂趣。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庭、學校的教學設施和教學環境也越來越好,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難發現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卻有一批不求上進、厭學逃學的學生。尤其是進入人生的第二個關鍵期的中學生這種現象更為嚴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但學生內心對學習缺乏興趣,對知識缺乏一種強烈的好奇心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如何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就顯得尤其重要。無數事實證明,只有發自于內心的動力,學習才會持之以恒。
難點: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一種享受。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詩句。“頭懸梁”“錐刺股”的故事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優良美德而歌頌至今,因此,在人們的腦海中有一種深深的烙印,即學習是十分辛苦的,只有苦讀才有出息。再加上傳統應試教育的陰影,給原本快樂的學習套上更加沉重的枷鎖。對于學生來說,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更多艱辛和困苦,很難感受到學習自身帶來年快樂,如果說有,那也是來自于外在的某些獎勵,它很容易稍縱即逝,更何況這些獎勵又只是少數優秀箋專利,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享受不到的,他們感受到的只有冷嘲熱諷,甚至是皮肉之苦。由此可見,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學習是一種快樂就顯得十分困難。
六、教法及教具:
教法:活動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參觀訪問法。
教具:多媒體。
七、整體板書或課件流程設計
第二框享受學習
每一課時 學習中的苦與樂
(一)學習能超越自我,所以我快樂
1、尋找讀書的快樂
2、尋找讀書的困苦
3、比較學習的樂與苦
4、學習是一個探究和發現的過程
(二)學習是一種權利,所以我快樂
1、感受失學的痛苦
2、暢談我們現在的學習生活和學習環境
3、學習過程是我們享有一種權利的進程
第二課時 探索世界的奧妙
1、世界奧秘知多少
2、對這些奧秘已有的認識
3、我來探索奧秘
4、交流樂趣,體會樂趣
八、課時:2課時
九、具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習中的苦與樂
(一)齊唱兒歌,導入新課
聽、唱《讀書郎》的兒歌,提出兩個問題:讀書郎的心情是怎樣的?——樂觀、不怕困難的心情。這說明了什么道理?——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歌曲見備課資料)
(二)感受學習,激發興趣。
1、學習能超越自我,所以我快樂。
(1)尋找讀書的快樂活動。
① 尋找身邊讀書快樂的故事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