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下冊第五課導學案
第三單元 做意志堅強的人
第五課: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第五課第一框“人生難免有挫折”
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識到不畏挫折是可貴的心理品質的道理。樹立正確的生活目標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能力目標:提高認識、分析及正確對待挫折的能力。能夠做好接受挫折考驗的思想準備。
知識目標:了解挫折的含義、造成因素及與人生的關系。知道面對挫折的三種態度及結果。
1、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識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
2、教學難點:提高自己抗挫折的正確態度、能力
相關鏈接:
1、材料二書本59頁鄧亞萍,討論:①、遇到的挫折可能是什么? ②、她最終成功了嗎?如果她遇此巨大挫折放棄了的話,能有今天嗎?為什么?
2.書本60頁,討論: 對上述案例有何看法?
如果是“我”,會如何處理?
你還能例舉其他類似的事情嗎?
3、材料三,討論:
如果是“我”,會是怎樣的人生軌跡?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遇到過類似的挫折嗎?
《小明的一天》
小明早上到校上課,課上老師公布了考試的成績,小明看到了成績后留下了眼淚;課間小明與別的同學產生了矛盾,大家對他議論紛紛,小明在一邊顯出很孤獨的樣子;回家的路上,小名又遇到了倒霉的事情,他的自行車又壞了;回到家里,小明的父母在吵架,小明很無奈……
請同學們在講完故事后,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
1. 故事反映了小明的那些心理感受
2. 你認為他的反應正常嗎?
在新年的時候,大家都會相互祝福問候。 那你會給別人說一些什么恭喜的話啊?
例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一帆風順”等這些都是我們常用的祝福語。
你會說些什么?這些祝福語會不會全總部都轉化為事實呢?
(二)關注自身,加深體驗
1、交流:自己的一次挫折體驗、采取的態度,以及解決方法。
2、討論:“我”可有類似體驗,如何解決的?
3、互助:羅列“很受傷” 或容易“受傷”的事,小組討論如何解決。
4、歸納:“我”的啟發、面對挫折的常規做法例如心態、方法等等。
(三)、歸納總結,提高認識
1、歸納(二)中所提到的有效方法。
2、如何求助、求助途徑。
--要注意的是:對學生一些怯懦、消極的方法要予以理解,肯定“在某些時候”退卻并非壞事。對積極樂觀的同學,也不可一味鼓勵往前沖,其實很多時候明知不可為,還是該退且退。
3、造成挫折的原因: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個人因素
二、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結果
1、放棄者-一事無成; 2、半途而廢者-也不能成功;
3、挑戰者-獲得成功
中考連接:
1.小明在日記中寫道:“我升入中學快一年了,在班級中卻一個好朋友也沒有。”這種挫折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a.智力低下 b.教師教育方法不當 c.道德品質較差 d.天災人禍
2.某學校有個文學社,剛剛成立的時候,有三四十個寫作“高手”參加,但是,一兩年下來,只剩下了幾個人。大部分人是被一次次退稿嚇跑的,憑借一股韌勁,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態度堅持了下來,最終取得了勝利,原先的一次次退稿信變成了約稿通知。這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