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政治日新又新我常新3
課 題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學目標 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引導學生全面,客觀,發展地認識自己,從而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形象。
教材分析 重點 引導學生用發展的全面的眼光從內在和外在、優點與缺點兩個角度全面認識自己,樹立完善自己的信心,
難點 內在美與外在美的關系。
方法 討論法,活動法,講授法
一、導入:復習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發育特點——自我意識提高,成人感強烈。那么我們該如何認識自己呢?
二、講授新課:
1、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請同學們回憶入學以來自己的新變化。可依據書本的提示,從習慣,學識,性格,能力等方面思考。通過演說:初中的我,感悟出人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內在素質與外在形象:
承上啟下:我們每日在更新,我們的什么東西會在不斷更新呢?先請同學們分析以下判斷一個人美的標準是什么?學生討論發言:外貌、衣著、語言、行動、風度——外在美,心靈、學識、能力、道德————內在美。問:內在美與外在美究竟哪一個更能反映一個人本質呢?引導學生分析書本漂亮姑娘的事例,得出人的美應是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一,內在美對外在美起促進作用。所以我們在評價自己和別人時要全面看待。有些人外表長得很帥,卻華而不實。有些人長得花枝招展卻空有漂亮的外表而沒有內涵,我們要避免成為這樣的人。活動:自我優缺點大搜索。填好書本47——48的表格。學生反省自己后發言,師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優缺點,以狄西尼摩的事例讓學生明白自身的優缺點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樹立信心通過不斷的改正缺點來完善自己。
3、認識自我的途徑:
讓學生總結出三種途徑: 1、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2、通過他人了解自己。3、通過集體了解自己。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如何對待他人的態度與評價的問題。知道對于自己缺點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活動:你覺得自己的同桌是一個怎樣的人?自己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學生思考發言,師引導總結出集體往往對一個人的評價更全面、更客觀,在對待別人的態度與評價時,要學會冷靜地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
三、師生共同小結本課內容
相關資料:《孔雀和朱娜》:孔雀向天后訴苦,說夜鶯以她的歌取悅每個人的耳朵,而她的聲音非常難聽,別人都笑話她。朱娜安慰她,說她有美麗的羽毛是別的鳥兒所不能比的,但孔雀還是很傷心,最后在悲觀絕望中死去。 《橄欖樹和無花果》:橄欖樹笑無花果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換葉,一陣大雪下下來,無花果因為落盡了葉子,雪就無法落在它身上。而橄欖樹滿樹都是葉,雪就落到它的枝椏上,壓斷了它的枝椏,奪去了它的美麗和生命。 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因此,我們在全面認識自己的同時,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
課堂練習:填寫課本
布置作業:小作文:我的青春我的夢
教學小結:教學后記:本節課分兩個課時完成。因為本教案設計打亂了書本的知識結構,有些班學生沒有課前預習接受較慢。在自我優缺點大搜索時學生存在一種思想的誤差。即學生認為自己的缺點只有別人才能了解,或自己沒有優點。這些在課堂上必須引導學生認識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應該是自己。每一個人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并而這些優缺點是可以變化的。要正常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