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教案 > 七年級政治教案 > 培養愛國情操(通用12篇)

培養愛國情操

發布時間:2022-12-02

培養愛國情操(通用12篇)

培養愛國情操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情操的含義。

  (2)愛國情操的形成。

  (3)識記愛國情操的表現。

  (4)具有愛國情操對人有哪些作用。

  (5)的途徑有哪些。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具有愛國情操人言行的分析,提高理解高級情感的能力。

  (2)通過學習愛國情操對人的作用,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將個人理想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融為一體,提高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

  (3)通過學習的途徑,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創設和利用情境陶冶情操,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3.覺悟方面

  (1)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

  (2)幫助學生將個人命運前途與祖國命運聯系起來。確立正確的個人理想和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3)通過學習,使學生自覺培養愛國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其他素質。

  教學重點

  (1)愛國情操的形成。

  (2)愛國情操的作用。

  (3)的途徑。

  教學難點 

  (1)什么是情操。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操。

  課時安排

  5課時,原則上一框題一課時,機動一課時。讓學生將收集的體現愛國情操的典型詩句、事例在班會上進行交流。或根據本課內容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體會怎樣從中陶冶愛國情感。本教案是按一框題一課時闡述的。

  知識結構

  第一課時

  復習提問

  (1)高雅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2)庸俗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導入  新課

  通過第十課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人的精神生活有高尚、有益與庸俗、有害之別。我們懂得了人要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自覺地接著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使我們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個體發展原過程中,愛國情操萌芽童年時期,形成青少年時期。中小學階段是學生愛國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什么是愛國情操?愛國情操的作用有哪些?怎樣將是第十一課學習的內容。

  一、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1.道德情操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 (板書)

  (1)什么是情操 (板書)

  提問:同學們,“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是祖國更需要我!”這是我國哪一個科學家的豪言壯語?請講一講他的主要事跡。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講明茅以升的主要事跡,引導學生分析感情特點)

  這段話是“錢墉江之父”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講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雙層聯合大橋。茅以升為它獻出了一生中最閃光的年華。

  1916年夏天,年方20的茅以升,以5年學習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從當時著名工科大學——唐山鐵路學校(唐山交通大學前身)畢業了。為了改變中國造橋事業落后的狀況,他決心出國去學習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1916年9月茅以升來到美國東部紐約的康奈爾大學橋梁系學習。于1917年6月獲得了碩士學位。當時,他為了日后回國能腳踏實地地建造大橋,放棄了舒適的大學教師職務,進了匹茨堡一家有名的橋梁公司去實習。在極其緊張的狀態下,茅以升攻讀匹茲堡加里基理式大學土木工程系(夜校部)博士學位。23歲的茅以升成了加里刊登了這條新聞。人們向這位中國青年投來了尊敬、贊美的目光,一份份誘人的聘書向他飛來,榮譽、享受、金錢、地位……正向他招手。許多好心人勸他留在美國工作,可茅以升認為:“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1919年12月14日,他單身一人告別美國,踏上了回歸祖國的航船。

  1934年夏天,茅以升以升克服各種困難設計了建造錢塘江大橋的計劃書。在大橋正式施式的近千個日日夜夜里,茅以升遇到了千磨萬難。當時國民黨官僚機構的矛盾、扯皮;籌集經費的困難,迷信謠言的干擾;還有家里老父的病故,夫人的重病等,常使他焦頭爛額、眠食不安。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時,第一列火車從嶄新的錢塘江大橋上呼嘯而過。11月27日為了抗戰的需要,大橋公路也在隆隆的大炮聲中正式通車了。可是茅以升心里忐忑不安,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原業在公路通車的前一天下午,茅以升接到了密令:由他負責在短時間內炸毀大橋,因為日寇已經逼近杭州了。當夜他便強忍著內心的痛苦,親自指揮把炸藥放進了預先留好的橋墩空洞以及橋面上五孔鋼梁的爆炸點里。12月22日炮聲震天,依稀可見敵人的騎兵向橋頭沖來,在情況萬分危急時,導火錢點燃,錢塘江橋炸斷了。茅以升目睹斷橋殘臂,揮淚寫下了《別錢塘》詩一首,其中最后四句詩是:“斗地風云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錢塘江橋的資料共計14箱,8年抗戰之中,茅以升輾轉南北,冒著生命危險保護資料,而他在杭州的住宅、家具、衣物財產和許多珍貴的照片、信件、紀念品等等,卻全部在戰火中化灰燼。這些資料不僅在抗戰結束后,為修復錢塘江大橋提供了必要的依據,而且全國解放后,又在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重大橋梁工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16年后錢塘江大橋徹底修復。茅以升在回顧這一段艱難歷程時,不無感慨地說:“像我造錢塘江橋這樣艱辛曲折的經歷,在今天的中國是不會再出現了。社會主義祖國需要科學,科學也需要社會主義啊!”

  (活動)

  討論題目:

  ①茅以升為什么不惜獻出一生陽閃光的年華,回國建造錢塘江大橋?(即他的行為是建立在什么認識基礎之上,而這種認識又具有什么特點?)

  ②茅以升建橋、炸橋、復橋等一系列行為是偶然的嗎?為什么?

  (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茅以升建橋、復橋的壯舉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他是在強烈的愛國情感支持下做出來的。而愛國情感不是一般的情感。是一種建立在理性認識,符合社會道德信念基礎上的高級情感。茅以升愛自己的祖國,愛社會主義,他以這種熾烈的情感來主宰自己的行動,用科學為祖國、人民做出無私的奉獻,成為人們永遠尊敬、敬仰的偉大科學家。

  茅以升的行為是偶然的,他把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感付諸行動,事事處處以此為出發點。他的這種愛國情感已融化在生命中,成為一種持久、不輕易改變的心理。

  他把愛國情感與愛國行為統一在一起,升華為高尚的愛國情操。正是這強大的精神力量使茅以升做出了偉大的壯舉,成為“錢塘江之父”。

  什么是情操,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得出: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請學生畫書第73頁第1自然段黑體字)

  (投影)

  (2)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板書)

  ①道德情操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板書)

  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的情操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道德情操、理智情操、美的情操……其中道德情操是最重要的情操。道德情操是關于人的言論、行動、思想、意圖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南昌產生的情操。道德情操具有顯著的社會性。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情操、義務感、責任感、集體主義感等是人們公認的高尚道德情操。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

  ②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 (板書)

  請學生談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可舉實例,可談結論)

  請學生畫書第73頁第3自然段第3行,忠誠正直、堅強勇敢、自強進取、無私奉獻、愛國敬業等等都是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而愛國情操又是道德情操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重點了解有關愛國情操的知識。

  2.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每個人都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而同個人至關重要的大環境首先就是自己的祖國。每個人對祖國的態度不會完全一樣。有人愛國,有人賣國。但是絕大多數人把對祖國的熱愛的感情看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美德”。深刻的愛國主義情操是在愛故鄉、愛母校、愛祖國的地理歷史、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對祖國敵人的仇恨等多種情感基礎上形成的,它是一種道德情感。這種情感同清楚地意識到個人與祖國的關系,個人對祖國應盡的義務與忠誠的必要性等道德理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是一種比較持久而有強大動力作用的情感體驗,是高層次主水平的情感體驗。

  (1)愛國情操的形成。 (板書)

  愛國情操是道德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由深刻的愛國認識,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①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板書)

  (活動)請同學分析鄧小平、茅以升、魯迅的愛國情操源于何處?(教師可投影便于學生分析)

  (投影)

  鄧小平說:“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茅以升說:“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

  魯迅22歲在日本東京贈給友人許壽裳的詩云: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黯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他立下誓言,決心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他選擇了醫學作為自己從事革命、拯救祖國的職業。第二年僅又棄醫從文,以文藝為武器,喚醒沉睡而麻木和同胞。

  (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總結)

  A.他們三人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愛國情操。

  B.他們深刻認識到祖國與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認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獨立、富強富有歷史的責任和使命。這種對愛國意義的認識是形成他們高尚愛國情操的基礎。

  (接著教師再打投影,以此進一步說明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投影)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的一句名言:“愛國主義,形象地說是感情和思想結合的產物,它要求不僅用理智,而且首先用心靈來理解神圣的祖國”。

  (師生共同總結)

  人們正是在深刻的愛國認知基礎上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它主宰人的行為,為祖國奉獻一切,這就形成了人高尚的愛國情操。因此我們說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②強烈的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 (板書)

  請同學們回憶情操的含義: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愛國情感是建立在愛國認知的基礎上,愛國情感是愛國認知轉化為愛國行為的中介變量,愛國行為則是愛國情感的外部表現,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三者形成人的愛國情操。從三者的關系來看,愛國情感處于核心的地位。

  祖國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她以自己的土地,山川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兒女;她以自己的文化、歷史,熏陶著一代又一代兒女。人們在對祖國的感知中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培養著愛國的責任感、義務感、獻身感,形成了人們對祖國崇高的愛國情感,譜寫出一曲曲愛國行為的樂章。

  (活動)

  A.請聽歌曲:“歌唱祖國”、“我的祖國”。

  B.請同學聽后談感想。

  (同學發言后,教師歸納)

  無論是一首富有激情的樂曲,不覺 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都使我們再一次感受到祖國的可愛,感受到我是祖國一員的自豪感,激發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奮力拼搏的責任感,使我們的愛國情感越來越強烈,它將鼓舞我們去建設、去美化……自己偉大的祖國。這種愛國情感不僅能激勵我們積極地行動,并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使祖國的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向上,自立于世界之林。愛國情感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我們每個人要不斷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感,成為祖國忠實的兒女。

  ③堅定的愛國行為實踐,是愛國情操的歸宿。 (板書)

  請同學閱讀第75頁愛國教授朱自清不吃美國面粉的感人事跡,讀后談感受。(教師在學生討論發言時注意抓住關鍵啟發)

  提問:人在生死面前一般的態度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人們渴望生存,渴望生活幸福,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排斥死亡。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提問:朱自清面對吳晗的理解,在宣言上一絲不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他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領取這種侮辱性的施舍”表達了朱自清怎樣的情感?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在生死面前,朱自清選擇了死,這是他具有高尚愛國情感的具體表現,展示了中華民族4百萬人民的民族氣節,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提問:從朱自清的哪些具體行動中你體會到他是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可敬的愛國教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朱自清在宣言上一絲不茍簽名:他在日記上寫到“……自應直接由已做起”;臨終前叮囑家人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1948年8月初,年僅50歲的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冶療無效逝世。可見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具體表現,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的歸宿,我們評判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國情操,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而最重要的是觀其行,這是最真實可靠的證明。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情操,懂得了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聽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由深刻的愛國認知、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同學們在今后要注意從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等方面培養起高尚的愛國情操,成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課堂作業 

  請舉出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人的實例,并寫出體會。

培養愛國情操 篇2

  初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情操的含義。

  (2)愛國情操的形成。

  (3)識記愛國情操的表現。

  (4)具有愛國情操對人有哪些作用。

  (5)的途徑有哪些。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具有愛國情操人言行的分析,提高理解高級情感的能力。

  (2)通過學習愛國情操對人的作用,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將個人理想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融為一(3)通過學習的途徑,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創設和利用情境陶冶情操,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3.覺悟方面

  (1)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

  (2)幫助學生將個人命運前途與祖國命運聯系起來。確立正確的個人理想和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3)通過學習,使學生自覺培養愛國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其他素質。

  教學重點

  (1)愛國情操的形成。

  (2)愛國情操的作用。

  (3)的途徑。

  教學難點 

  (1)什么是情操。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操。

  課時安排

  讓學生將收集的體現愛國情操的典型詩句、事例在班會上進行交流。或根據本課內容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體會怎樣從中陶冶愛國情感。本教案是按一框題一課時闡述的。

  知識結構

  第一課時

  復習提問

  (1)高雅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2)庸俗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導入  新課

  通過以前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人的精神生活有高尚、有益與庸俗、有害之別。我們懂得了人要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自覺地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使我們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個體發展的過程中,愛國情操萌芽于童年時期,形成于青少年時期。中小學階段是學生愛國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什么是愛國情操?愛國情操的作用有哪些?怎樣將是本課學習的內容。

  一、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1.道德情操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 (板書)

  (1)什么是情操 (板書)

  提問:同學們,“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是祖國更需要我!”這是我國哪一個科學家的豪言壯語?請講一講他的主要事跡。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講明茅以升的主要事跡,引導學生分析感情特點)

  這段話是“錢塘江之父”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講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雙層聯合大橋。茅以升為它獻出了一生中最閃光的年華。

  1916年夏天,年方20的茅以升,以5年學習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從當時著名工科大學——唐山鐵路學校(唐山交通大學前身)畢業了。為了改變中國造橋事業落后的狀況,他決心出國去學習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1916年9月茅以升來到美國東部紐約的康奈爾大學橋梁系學習。于1917年6月獲得了碩士學位。當時,他為了日后回國能腳踏實地地建造大橋,放棄了舒適的大學教師職務,進了匹茨堡一家有名的橋梁公司去實習。在極其緊張的狀態下,茅以升攻讀匹茲堡加里基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夜校部)博士學位。23歲的茅以升成了加里基最年輕的外國博士,當地報刊刊登了這條頭條新聞。人們向這位中國青年投來了尊敬、贊美的目光,一份份誘人的聘書向他飛來,榮譽、享受、金錢、地位……正向他招手。許多好心人勸他留在美國工作,可茅以升認為:“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1919年12月14日,他單身一人告別美國,踏上了回歸祖國的航船。

  1934年夏天,茅以升克服各種困難設計了建造錢塘江大橋的計劃書。在大橋正式施工的近千個日日夜夜里,茅以升遇到了千磨萬難。當時國民黨官僚機構的矛盾、扯皮;籌集經費的困難,迷信謠言的干擾;還有家里老父的病故,夫人的重病等,常使他焦頭爛額、眠食不安。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時,第一列火車從嶄新的錢塘江大橋上呼嘯而過。11月27日為了抗戰的需要,大橋公路也在隆隆的大炮聲中正式通車了。可是茅以升心里忐忑不安,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原來在公路通車的前一天下午,茅以升接到了密令:由他負責在短時間內炸毀大橋,因為日寇已經逼近杭州了。當夜他便強忍著內心的痛苦,親自指揮把炸藥放進了預先留好的橋墩空洞以及橋面上五孔鋼梁的爆炸點里。12月22日炮聲震天,依稀可見敵人的騎兵向橋頭沖來,在情況萬分危急時,導火線點燃,錢塘江橋炸斷了。茅以升目睹斷橋殘臂,揮淚寫下了《別錢塘》詩一首,其中最后四句詩是:“斗地風云齊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錢塘江橋的資料共計14箱,8年抗戰之中,茅以升輾轉南北,冒著生命危險保護資料,而他在杭州的住宅、家具、衣物財產和許多珍貴的照片、信件、紀念品等等,卻全部在戰火中化為灰燼。這些資料不僅在抗戰結束后,為修復錢塘江大橋提供了必要的依據,而且在全國解放后,又在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重大橋梁工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16年后錢塘江大橋徹底修復。茅以升在回顧這一段艱難歷程時,不無感慨地說:“像我造錢塘江橋這樣艱辛曲折的經歷,在今天的中國是不會再出現了。社會主義祖國需要科學,科學也需要社會主義啊!”

  (活動)

  討論題目:

  ①茅以升為什么不惜獻出一生中閃光的年華,回國建造錢塘江大橋?(即他的行為是建立在什么認識基礎之上,而這種認識又具有什么特點?)

  ②茅以升建橋、炸橋、復橋等一系列行為是偶然的嗎?為什么?

  (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茅以升建橋、復橋的壯舉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他是在強烈的愛國情感支持下做出來的。而愛國情感不是一般的情感,是一種建立在理性認識,符合社會道德信念基礎上的高級情感。茅以升愛自己的祖國,愛社會主義,他以這種熾烈的情感來主宰自己的行動,用科學為祖國、人民做出無私的奉獻,成為人們永遠尊敬、敬仰的偉大科學家。

  茅以升的行為是偶然的,他把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感付諸行動,事事處處以此為出發點。他的這種愛國情感已融化在生命中,成為一種持久、不輕易改變的心理。

  他把愛國情感與愛國行為統一在一起,升華為高尚的愛國情操。正是這強大的精神力量使茅以升做出了偉大的壯舉,成為“錢塘江之父”。

  什么是情操,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得出: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

  (投影)

  (2)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板書)

  ①     道德情操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板書)

  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的情操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道德情操、理智情操、美的情操……其中道德情操是最重要的情操。道德情操是關于人的言論、行動、思想、意圖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產生的情操。道德情操具有顯著的社會性。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情操、義務感、責任感、集體主義感等是人們公認的高尚道德情操。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

  ②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 (板書)

  請學生談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可舉實例,可談結論)

  忠誠正直、堅強勇敢、自強進取、無私奉獻、愛國敬業等等都是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而愛國情操又是道德情操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重點了解有關愛國情操的知識。

  2.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每個人都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而同個人至關重要的大環境首先就是自己的祖國。每個人對祖國的態度不會完全一樣。有人愛國,有人賣國。但是絕大多數人把對祖國的熱愛的感情看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美德”。深刻的愛國主義情操是在愛故鄉、愛母校、愛祖國的地理歷史、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對祖國敵人的仇恨等多種情感基礎上形成的,它是一種道德情感。這種情感同清楚地意識到個人與祖國的關系,個人對祖國應盡的義務與忠誠的必要性等道德理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是一種比較持久而有強大動力作用的情感體驗,是高層次水平的情感體驗。

  (1)愛國情操的形成。 (板書)

  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由深刻的愛國認識,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①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板書)

  (活動)請同學分析鄧小平、茅以升、魯迅的愛國情操源于何處?(教師可投影便于學生分析)

  (投影)

  鄧小平說:“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茅以升說:“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

  魯迅22歲在日本東京贈給友人許壽裳的詩云: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黯故園。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他立下誓言,決心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他選擇了醫學作為自己從事革命、拯救祖國的職業。第二年他又棄醫從文,以文藝為武器,喚醒沉睡而麻木的同胞。

  (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總結)

  A.他們三人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愛國情操。

  B.他們深刻認識到祖國與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認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獨立、富強富有歷史的責任和使命。這種對愛國意義的認識是形成他們高尚愛國情操的基礎。

  (接著教師再打投影,以此進一步說明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投影)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的一句名言:“愛國主義,形象地說是感情和思想結合的產物,它要求不僅用理智,而且首先用心靈來理解神圣的祖國”。

  (師生共同總結)

  人們正是在深刻的愛國認知基礎上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它主宰人的行為,為祖國奉獻一切,這就形成了人高尚的愛國情操。因此我們說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②強烈的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 (板書)

  請同學們回憶情操的含義: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愛國情感是建立在愛國認知的基礎上,愛國情感是愛國認知轉化為愛國行為的中介變量,愛國行為則是愛國情感的外部表現,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三者形成人的愛國情操。從三者的關系來看,愛國情感處于核心的地位。

  祖國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她以自己的土地,山川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兒女;她以自己的文化、歷史,熏陶著一代又一代兒女。人們在對祖國的感知中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培養著愛國的責任感、義務感、獻身感,形成了人們對祖國崇高的愛國情感,譜寫出一曲曲愛國行為的樂章。

  (活動)

  A.請聽歌曲:“歌唱祖國”、“我的祖國”。

  B.請同學聽后談感想。

  (同學發言后,教師歸納)

  無論是一首富有激情的樂曲,還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都使我們再一次感受到祖國的可愛,感受到我是祖國一員的自豪感,激發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奮力拼搏的責任感,使我們的愛國情感越來越強烈,它將鼓舞我們去建設、去美化……自己偉大的祖國。這種愛國情感不僅能激勵我們積極地行動,并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使祖國的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向上,自立于世界之林。愛國情感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我們每個人要不斷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感,成為祖國忠實的兒女。

  ③堅定的愛國行為實踐,是愛國情操的歸宿。 (板書)

  請同學回憶愛國教授朱自清不吃美國面粉的感人事跡,然后談感受。(教師在學生討論發言時注意抓住關鍵啟發)

  提問:人在生死面前一般的態度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人們渴望生存,渴望生活幸福,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排斥死亡。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提問:朱自清面對吳晗的理解,在宣言上一絲不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他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領取這種侮辱性的施舍”表達了朱自清怎樣的情感?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在生死面前,朱自清選擇了死,這是他具有高尚愛國情感的具體表現,展示了中華民族4百萬人民的民族氣節,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提問:從朱自清的哪些具體行動中你體會到他是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可敬的愛國教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朱自清在宣言上一絲不茍簽名:他在日記上寫到“……自應直接由己做起”;臨終前叮囑家人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1948年8月初,年僅50歲的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逝世。可見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具體表現,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的歸宿,我們評判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國情操,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而最重要的是觀其行,這是最真實可靠的證明。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情操,懂得了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由深刻的愛國認知、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同學們在今后要注意從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等方面培養起高尚的愛國情操,成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課堂作業 :

  請舉出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人的實例,并寫出體會。

培養愛國情操 篇3

  第十一課培養愛國情操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情操的含義。

  (2)愛國情操的形成。

  (3)識記愛國情操的表現。

  (4)具有愛國情操對人有哪些作用。

  (5)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有哪些。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具有愛國情操人言行的分析,提高理解高級情感的能力。

  (2)通過學習愛國情操對人的作用,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將個人理想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融為一體,提高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

  (3)通過學習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創設和利用情境陶冶情操,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3.覺悟方面

  (1)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

  (2)幫助學生將個人命運前途與祖國命運聯系起來。確立正確的個人理想和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3)通過學習,使學生自覺培養愛國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其他素質。

  教學重點

  (1)愛國情操的形成。

  (2)愛國情操的作用。

  (3)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

  教學難點 

  (1)什么是情操。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操。

  課時安排

  5課時,原則上一框題一課時,機動一課時。讓學生將收集的體現愛國情操的典型詩句、事例在班會上進行交流。或根據本課內容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體會怎樣從中陶冶愛國情感。本教案是按一框題一課時闡述的。

  知識結構

  第一課時

  復習提問

  (1)高雅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2)庸俗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導入  新課

  通過第十課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人的精神生活有高尚、有益與庸俗、有害之別。我們懂得了人要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自覺地接著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使我們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個體發展原過程中,愛國情操萌芽童年時期,形成青少年時期。中小學階段是學生愛國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什么是愛國情操?愛國情操的作用有哪些?怎樣培養愛國情操將是第十一課學習的內容。

  一、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1.道德情操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 (板書)

  (1)什么是情操 (板書)

  提問:同學們,“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是祖國更需要我!”這是我國哪一個科學家的豪言壯語?請講一講他的主要事跡。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講明茅以升的主要事跡,引導學生分析感情特點)

  這段話是“錢墉江之父”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講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雙層聯合大橋。茅以升為它獻出了一生中最閃光的年華。

  1916年夏天,年方20的茅以升,以5年學習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從當時著名工科大學——唐山鐵路學校(唐山交通大學前身)畢業了。為了改變中國造橋事業落后的狀況,他決心出國去學習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1916年9月茅以升來到美國東部紐約的康奈爾大學橋梁系學習。于1917年6月獲得了碩士學位。當時,他為了日后回國能腳踏實地地建造大橋,放棄了舒適的大學教師職務,進了匹茨堡一家有名的橋梁公司去實習。在極其緊張的狀態下,茅以升攻讀匹茲堡加里基理式大學土木工程系(夜校部)博士學位。23歲的茅以升成了加里刊登了這條新聞。人們向這位中國青年投來了尊敬、贊美的目光,一份份誘人的聘書向他飛來,榮譽、享受、金錢、地位……正向他招手。許多好心人勸他留在美國工作,可茅以升認為:“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1919年12月14日,他單身一人告別美國,踏上了回歸祖國的航船。

  1934年夏天,茅以升以升克服各種困難設計了建造錢塘江大橋的計劃書。在大橋正式施式的近千個日日夜夜里,茅以升遇到了千磨萬難。當時國民黨官僚機構的矛盾、扯皮;籌集經費的困難,迷信謠言的干擾;還有家里老父的病故,夫人的重病等,常使他焦頭爛額、眠食不安。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時,第一列火車從嶄新的錢塘江大橋上呼嘯而過。11月27日為了抗戰的需要,大橋公路也在隆隆的大炮聲中正式通車了。可是茅以升心里忐忑不安,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原業在公路通車的前一天下午,茅以升接到了密令:由他負責在短時間內炸毀大橋,因為日寇已經逼近杭州了。當夜他便強忍著內心的痛苦,親自指揮把炸藥放進了預先留好的橋墩空洞以及橋面上五孔鋼梁的爆炸點里。12月22日炮聲震天,依稀可見敵人的騎兵向橋頭沖來,在情況萬分危急時,導火錢點燃,錢塘江橋炸斷了。茅以升目睹斷橋殘臂,揮淚寫下了《別錢塘》詩一首,其中最后四句詩是:“斗地風云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錢塘江橋的資料共計14箱,8年抗戰之中,茅以升輾轉南北,冒著生命危險保護資料,而他在杭州的住宅、家具、衣物財產和許多珍貴的照片、信件、紀念品等等,卻全部在戰火中化灰燼。這些資料不僅在抗戰結束后,為修復錢塘江大橋提供了必要的依據,而且全國解放后,又在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重大橋梁工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16年后錢塘江大橋徹底修復。茅以升在回顧這一段艱難歷程時,不無感慨地說:“像我造錢塘江橋這樣艱辛曲折的經歷,在今天的中國是不會再出現了。社會主義祖國需要科學,科學也需要社會主義啊!”

  (活動)

  討論題目:

  ①茅以升為什么不惜獻出一生陽閃光的年華,回國建造錢塘江大橋?(即他的行為是建立在什么認識基礎之上,而這種認識又具有什么特點?)

  ②茅以升建橋、炸橋、復橋等一系列行為是偶然的嗎?為什么?

  (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茅以升建橋、復橋的壯舉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他是在強烈的愛國情感支持下做出來的。而愛國情感不是一般的情感。是一種建立在理性認識,符合社會道德信念基礎上的高級情感。茅以升愛自己的祖國,愛社會主義,他以這種熾烈的情感來主宰自己的行動,用科學為祖國、人民做出無私的奉獻,成為人們永遠尊敬、敬仰的偉大科學家。

  茅以升的行為是偶然的,他把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感付諸行動,事事處處以此為出發點。他的這種愛國情感已融化在生命中,成為一種持久、不輕易改變的心理。

  他把愛國情感與愛國行為統一在一起,升華為高尚的愛國情操。正是這強大的精神力量使茅以升做出了偉大的壯舉,成為“錢塘江之父”。

  什么是情操,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得出: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請學生畫書第73頁第1自然段黑體字)

  (投影)

  (2)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板書)

  ①道德情操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板書)

  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的情操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道德情操、理智情操、美的情操……其中道德情操是最重要的情操。道德情操是關于人的言論、行動、思想、意圖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南昌產生的情操。道德情操具有顯著的社會性。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情操、義務感、責任感、集體主義感等是人們公認的高尚道德情操。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

  ②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 (板書)

  請學生談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可舉實例,可談結論)

  請學生畫書第73頁第3自然段第3行,忠誠正直、堅強勇敢、自強進取、無私奉獻、愛國敬業等等都是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而愛國情操又是道德情操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重點了解有關愛國情操的知識。

  2.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每個人都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而同個人至關重要的大環境首先就是自己的祖國。每個人對祖國的態度不會完全一樣。有人愛國,有人賣國。但是絕大多數人把對祖國的熱愛的感情看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美德”。深刻的愛國主義情操是在愛故鄉、愛母校、愛祖國的地理歷史、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對祖國敵人的仇恨等多種情感基礎上形成的,它是一種道德情感。這種情感同清楚地意識到個人與祖國的關系,個人對祖國應盡的義務與忠誠的必要性等道德理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是一種比較持久而有強大動力作用的情感體驗,是高層次主水平的情感體驗。

  (1)愛國情操的形成。 (板書)

  愛國情操是道德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由深刻的愛國認識,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①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板書)

  (活動)請同學分析鄧小平、茅以升、魯迅的愛國情操源于何處?(教師可投影便于學生分析)

  (投影)

  鄧小平說:“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茅以升說:“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

  魯迅22歲在日本東京贈給友人許壽裳的詩云: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黯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他立下誓言,決心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他選擇了醫學作為自己從事革命、拯救祖國的職業。第二年僅又棄醫從文,以文藝為武器,喚醒沉睡而麻木和同胞。

  (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總結)

  A.他們三人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愛國情操。

  B.他們深刻認識到祖國與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認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獨立、富強富有歷史的責任和使命。這種對愛國意義的認識是形成他們高尚愛國情操的基礎。

  (接著教師再打投影,以此進一步說明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投影)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的一句名言:“愛國主義,形象地說是感情和思想結合的產物,它要求不僅用理智,而且首先用心靈來理解神圣的祖國”。

  (師生共同總結)

  人們正是在深刻的愛國認知基礎上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它主宰人的行為,為祖國奉獻一切,這就形成了人高尚的愛國情操。因此我們說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②強烈的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 (板書)

  請同學們回憶情操的含義: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愛國情感是建立在愛國認知的基礎上,愛國情感是愛國認知轉化為愛國行為的中介變量,愛國行為則是愛國情感的外部表現,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三者形成人的愛國情操。從三者的關系來看,愛國情感處于核心的地位。

  祖國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她以自己的土地,山川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兒女;她以自己的文化、歷史,熏陶著一代又一代兒女。人們在對祖國的感知中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培養著愛國的責任感、義務感、獻身感,形成了人們對祖國崇高的愛國情感,譜寫出一曲曲愛國行為的樂章。

  (活動)

  A.請聽歌曲:“歌唱祖國”、“我的祖國”。

  B.請同學聽后談感想。

  (同學發言后,教師歸納)

  無論是一首富有激情的樂曲,不覺 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都使我們再一次感受到祖國的可愛,感受到我是祖國一員的自豪感,激發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奮力拼搏的責任感,使我們的愛國情感越來越強烈,它將鼓舞我們去建設、去美化……自己偉大的祖國。這種愛國情感不僅能激勵我們積極地行動,并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使祖國的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向上,自立于世界之林。愛國情感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我們每個人要不斷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感,成為祖國忠實的兒女。

  ③堅定的愛國行為實踐,是愛國情操的歸宿。 (板書)

  請同學閱讀第75頁愛國教授朱自清不吃美國面粉的感人事跡,讀后談感受。(教師在學生討論發言時注意抓住關鍵啟發)

  提問:人在生死面前一般的態度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人們渴望生存,渴望生活幸福,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排斥死亡。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提問:朱自清面對吳晗的理解,在宣言上一絲不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他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領取這種侮辱性的施舍”表達了朱自清怎樣的情感?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在生死面前,朱自清選擇了死,這是他具有高尚愛國情感的具體表現,展示了中華民族4百萬人民的民族氣節,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提問:從朱自清的哪些具體行動中你體會到他是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可敬的愛國教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朱自清在宣言上一絲不茍簽名:他在日記上寫到“……自應直接由已做起”;臨終前叮囑家人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1948年8月初,年僅50歲的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冶療無效逝世。可見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具體表現,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的歸宿,我們評判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國情操,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而最重要的是觀其行,這是最真實可靠的證明。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情操,懂得了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聽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由深刻的愛國認知、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同學們在今后要注意從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等方面培養起高尚的愛國情操,成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課堂作業 

  請舉出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人的實例,并寫出體會。

培養愛國情操 篇4

  第十一課培養愛國情操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情操的含義。

  (2)愛國情操的形成。

  (3)識記愛國情操的表現。

  (4)具有愛國情操對人有哪些作用。

  (5)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有哪些。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具有愛國情操人言行的分析,提高理解高級情感的能力。

  (2)通過學習愛國情操對人的作用,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將個人理想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融為一體,提高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

  (3)通過學習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創設和利用情境陶冶情操,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3.覺悟方面

  (1)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

  (2)幫助學生將個人命運前途與祖國命運聯系起來。確立正確的個人理想和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3)通過學習,使學生自覺培養愛國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其他素質。

  教學重點

  (1)愛國情操的形成。

  (2)愛國情操的作用。

  (3)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

  教學難點 

  (1)什么是情操。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操。

  課時安排

  5課時,原則上一框題一課時,機動一課時。讓學生將收集的體現愛國情操的典型詩句、事例在班會上進行交流。或根據本課內容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體會怎樣從中陶冶愛國情感。本教案是按一框題一課時闡述的。

  知識結構

  第一課時

  復習提問

  (1)高雅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2)庸俗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導入  新課

  通過第十課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人的精神生活有高尚、有益與庸俗、有害之別。我們懂得了人要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自覺地接著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使我們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個體發展原過程中,愛國情操萌芽童年時期,形成青少年時期。中小學階段是學生愛國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什么是愛國情操?愛國情操的作用有哪些?怎樣培養愛國情操將是第十一課學習的內容。

  一、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1.道德情操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 (板書)

  (1)什么是情操 (板書)

  提問:同學們,“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是祖國更需要我!”這是我國哪一個科學家的豪言壯語?請講一講他的主要事跡。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講明茅以升的主要事跡,引導學生分析感情特點)

  這段話是“錢墉江之父”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講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雙層聯合大橋。茅以升為它獻出了一生中最閃光的年華。

  1916年夏天,年方20的茅以升,以5年學習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從當時著名工科大學——唐山鐵路學校(唐山交通大學前身)畢業了。為了改變中國造橋事業落后的狀況,他決心出國去學習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1916年9月茅以升來到美國東部紐約的康奈爾大學橋梁系學習。于1917年6月獲得了碩士學位。當時,他為了日后回國能腳踏實地地建造大橋,放棄了舒適的大學教師職務,進了匹茨堡一家有名的橋梁公司去實習。在極其緊張的狀態下,茅以升攻讀匹茲堡加里基理式大學土木工程系(夜校部)博士學位。23歲的茅以升成了加里刊登了這條新聞。人們向這位中國青年投來了尊敬、贊美的目光,一份份誘人的聘書向他飛來,榮譽、享受、金錢、地位……正向他招手。許多好心人勸他留在美國工作,可茅以升認為:“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1919年12月14日,他單身一人告別美國,踏上了回歸祖國的航船。

  1934年夏天,茅以升以升克服各種困難設計了建造錢塘江大橋的計劃書。在大橋正式施式的近千個日日夜夜里,茅以升遇到了千磨萬難。當時國民黨官僚機構的矛盾、扯皮;籌集經費的困難,迷信謠言的干擾;還有家里老父的病故,夫人的重病等,常使他焦頭爛額、眠食不安。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時,第一列火車從嶄新的錢塘江大橋上呼嘯而過。11月27日為了抗戰的需要,大橋公路也在隆隆的大炮聲中正式通車了。可是茅以升心里忐忑不安,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原業在公路通車的前一天下午,茅以升接到了密令:由他負責在短時間內炸毀大橋,因為日寇已經逼近杭州了。當夜他便強忍著內心的痛苦,親自指揮把炸藥放進了預先留好的橋墩空洞以及橋面上五孔鋼梁的爆炸點里。12月22日炮聲震天,依稀可見敵人的騎兵向橋頭沖來,在情況萬分危急時,導火錢點燃,錢塘江橋炸斷了。茅以升目睹斷橋殘臂,揮淚寫下了《別錢塘》詩一首,其中最后四句詩是:“斗地風云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錢塘江橋的資料共計14箱,8年抗戰之中,茅以升輾轉南北,冒著生命危險保護資料,而他在杭州的住宅、家具、衣物財產和許多珍貴的照片、信件、紀念品等等,卻全部在戰火中化灰燼。這些資料不僅在抗戰結束后,為修復錢塘江大橋提供了必要的依據,而且全國解放后,又在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重大橋梁工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16年后錢塘江大橋徹底修復。茅以升在回顧這一段艱難歷程時,不無感慨地說:“像我造錢塘江橋這樣艱辛曲折的經歷,在今天的中國是不會再出現了。社會主義祖國需要科學,科學也需要社會主義啊!”

  (活動)

  討論題目:

  ①茅以升為什么不惜獻出一生陽閃光的年華,回國建造錢塘江大橋?(即他的行為是建立在什么認識基礎之上,而這種認識又具有什么特點?)

  ②茅以升建橋、炸橋、復橋等一系列行為是偶然的嗎?為什么?

  (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茅以升建橋、復橋的壯舉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他是在強烈的愛國情感支持下做出來的。而愛國情感不是一般的情感。是一種建立在理性認識,符合社會道德信念基礎上的高級情感。茅以升愛自己的祖國,愛社會主義,他以這種熾烈的情感來主宰自己的行動,用科學為祖國、人民做出無私的奉獻,成為人們永遠尊敬、敬仰的偉大科學家。

  茅以升的行為是偶然的,他把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感付諸行動,事事處處以此為出發點。他的這種愛國情感已融化在生命中,成為一種持久、不輕易改變的心理。

  他把愛國情感與愛國行為統一在一起,升華為高尚的愛國情操。正是這強大的精神力量使茅以升做出了偉大的壯舉,成為“錢塘江之父”。

  什么是情操,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得出: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請學生畫書第73頁第1自然段黑體字)

  (2)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板書)

  ①道德情操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板書)

  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的情操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道德情操、理智情操、美的情操……其中道德情操是最重要的情操。道德情操是關于人的言論、行動、思想、意圖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南昌產生的情操。道德情操具有顯著的社會性。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情操、義務感、責任感、集體主義感等是人們公認的高尚道德情操。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

  ②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 (板書)

  請學生談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可舉實例,可談結論)

  請學生畫書第73頁第3自然段第3行,忠誠正直、堅強勇敢、自強進取、無私奉獻、愛國敬業等等都是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而愛國情操又是道德情操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重點了解有關愛國情操的知識。

  2.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每個人都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而同個人至關重要的大環境首先就是自己的祖國。每個人對祖國的態度不會完全一樣。有人愛國,有人賣國。但是絕大多數人把對祖國的熱愛的感情看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美德”。深刻的愛國主義情操是在愛故鄉、愛母校、愛祖國的地理歷史、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對祖國敵人的仇恨等多種情感基礎上形成的,它是一種道德情感。這種情感同清楚地意識到個人與祖國的關系,個人對祖國應盡的義務與忠誠的必要性等道德理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是一種比較持久而有強大動力作用的情感體驗,是高層次主水平的情感體驗。

  (1)愛國情操的形成。 (板書)

  愛國情操是道德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由深刻的愛國認識,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①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板書)

  (活動)請同學分析鄧小平、茅以升、魯迅的愛國情操源于何處?(教師可投影便于學生分析)

  (投影)

  鄧小平說:“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茅以升說:“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

  魯迅22歲在日本東京贈給友人許壽裳的詩云: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黯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他立下誓言,決心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他選擇了醫學作為自己從事革命、拯救祖國的職業。第二年僅又棄醫從文,以文藝為武器,喚醒沉睡而麻木和同胞。

  (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總結)

  A.他們三人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愛國情操。

  B.他們深刻認識到祖國與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認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獨立、富強富有歷史的責任和使命。這種對愛國意義的認識是形成他們高尚愛國情操的基礎。

  (接著教師再打投影,以此進一步說明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投影)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的一句名言:“愛國主義,形象地說是感情和思想結合的產物,它要求不僅用理智,而且首先用心靈來理解神圣的祖國”。

  (師生共同總結)

  人們正是在深刻的愛國認知基礎上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它主宰人的行為,為祖國奉獻一切,這就形成了人高尚的愛國情操。因此我們說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②強烈的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 (板書)

  請同學們回憶情操的含義: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愛國情感是建立在愛國認知的基礎上,愛國情感是愛國認知轉化為愛國行為的中介變量,愛國行為則是愛國情感的外部表現,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三者形成人的愛國情操。從三者的關系來看,愛國情感處于核心的地位。

  祖國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她以自己的土地,山川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兒女;她以自己的文化、歷史,熏陶著一代又一代兒女。人們在對祖國的感知中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培養著愛國的責任感、義務感、獻身感,形成了人們對祖國崇高的愛國情感,譜寫出一曲曲愛國行為的樂章。

  (活動)

  A.請聽歌曲:“歌唱祖國”、“我的祖國”。

  B.請同學聽后談感想。

  (同學發言后,教師歸納)

  無論是一首富有激情的樂曲,不覺 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都使我們再一次感受到祖國的可愛,感受到我是祖國一員的自豪感,激發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奮力拼搏的責任感,使我們的愛國情感越來越強烈,它將鼓舞我們去建設、去美化……自己偉大的祖國。這種愛國情感不僅能激勵我們積極地行動,并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使祖國的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向上,自立于世界之林。愛國情感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我們每個人要不斷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感,成為祖國忠實的兒女。

  ③堅定的愛國行為實踐,是愛國情操的歸宿。 (板書)

  請同學閱讀第75頁愛國教授朱自清不吃美國面粉的感人事跡,讀后談感受。(教師在學生討論發言時注意抓住關鍵啟發)

  提問:人在生死面前一般的態度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人們渴望生存,渴望生活幸福,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排斥死亡。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提問:朱自清面對吳晗的理解,在宣言上一絲不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他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領取這種侮辱性的施舍”表達了朱自清怎樣的情感?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在生死面前,朱自清選擇了死,這是他具有高尚愛國情感的具體表現,展示了中華民族4百萬人民的民族氣節,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提問:從朱自清的哪些具體行動中你體會到他是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可敬的愛國教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朱自清在宣言上一絲不茍簽名:他在日記上寫到“……自應直接由已做起”;臨終前叮囑家人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1948年8月初,年僅50歲的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冶療無效逝世。可見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具體表現,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的歸宿,我們評判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國情操,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而最重要的是觀其行,這是最真實可靠的證明。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情操,懂得了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聽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由深刻的愛國認知、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同學們在今后要注意從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等方面培養起高尚的愛國情操,成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課堂作業 

  請舉出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人的實例,并寫出體會。

培養愛國情操 篇5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有關祖國的知識,如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等。

  2、準備相關的畫像、圖片、錄音磁帶及錄像資料。

  3、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入  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愛國情操的重要意義,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愛國情操有哪些重要意義呢?

  學生:有三點。第一,愛國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崇高情感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美德和高尚品格;第二,愛國情操使人精神高尚;第三,愛國情操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

  教師:對。這三點意義說明,培養愛國情操對于我們青少年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在生活實踐中應該怎樣來培養自己具有愛國情操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

  2、怎樣培養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教材內容。哪位同學能說一說,關于培養愛國情操,教材上給我們介紹了哪些途徑與方法?

  學生:教材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一是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二是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三是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回答得很正確。

  (多媒體顯示板書)

  (1)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

  (3)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三種方法,看看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正確地掌握它。

  (多媒體顯示學生活動內容)

  趣味競賽:四人小組合作,請每個小組列舉出我國的5個中國之最。

  準備時間:2分鐘。列舉不出為輸。

  (教師可讓學生當堂列舉,也可事先準備搶答題目,題目可以是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內容,形式可靈活多樣。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小組1: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都是中國的世界之最:(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國家;(2)我國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關于流星雨的記載;(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了北宋,我國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針;〈4)我國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把圓周率準確計算到小數點后7位數字的第一人;(5)我國東漢時期的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一一地動儀。

  小組2: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有:(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2)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例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3)我國不僅最早發明了指南針,而且印刷術、火藥、造紙術都是我國人民最早發明的,它們被稱為古代的“四大發明”;(4)我國古代的建筑技術也十分發達。萬里長城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5)我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

  小組3:我們小組列舉的中國之最是:(1)中國的蠶絲織品,長期令西方人羨慕不已;(2)中國的瓷器早就名揚天下,在中世紀的西方比黃金還貴;(3)中國鐵器在世界上領先了兩千年之久,其產量和質量都令西方望塵莫及;(4)中國的醫藥學自成一家,為世人所矚目;(5)中國的農學著作發表之早,數量之多為世界之最。

  小組4:我們組準備了10道競賽題,想與其他組展開擂臺賽,不知你們敢不敢應戰。下面五道題請第五組回答:(1)我們常用的陰歷,也叫農歷起源于哪個朝代?(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何時開始?(3)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哪些?(4)誰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人人豐衣足食的理想社會?(5)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是從什么演變而來的?

  小組5:農歷起源于夏朝;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四大名著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小組4:回答完全正確。下面5道題請第六組回答:(6)2∞2年我國男子足球沖出亞洲,全中國為之歡欣鼓舞,爾知道足球起源于我國的什么活動?(7)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是我國的哪一部史書?(8)請列舉出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9)請說出《離騷》、《天問》的作者是誰?(10)請舉出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

  小組6: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活動;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書指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離騷》與《天問》的作者是屈原;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是商周時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小組4:回答正確。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我們祖國的知識了解得真是不少。通過剛才有關祖國之最知識的競賽活動,以及同學們對問題的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我覺得我們祖國真是太偉大了,我愛我的祖國。

  學生2:我認為古代的中國確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我們落后了,有很多方面不如世界上發達的國家,我們應該勤奮刻苦地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教師:說得真好。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們的愛國情感是在對祖國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并隨著對祖國的認識了解,情感也越深厚。這就是“有所知,方能有所感”,“知之深,才能愛之切”的道理。而要想做到深刻地認識祖國,就必須努力學習。因此,努力學習是豐富愛國情感的重要途徑。那么,我們要學習哪些知識呢?

  學生1:要學習有關祖國的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識。

  學生2:要了解祖國在改革開放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學生3:也要了解跨入21世紀后我國建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

  學生4:黨的xx大剛剛召開,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因此我們還應好好學習黨的xx大精神。

  教師:對。那么我們怎樣進行學習呢?

  學生1:通過在學校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

  學生2:還可以通過看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學生3: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

  教師:當我們對祖國知識的了解積累得越來越多,并在我們頭腦中經過認真思考后,就會上升為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穩定而持久的愛國情操。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一種方法和途徑。

  形成 豐富 培養

  努力學習 愛國認知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體會:快樂的情境,能使人產生偷悅感;而悲哀的氣氛,會讓人產生悲痛感。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呢?

  學生1:當我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參加學校組織的迎新春聯歡活動時,心情就很愉快。

  學生2:清明節掃墓,當我置身于烈士陵園時則會產生悲壯的肅穆感。

  學生3:當我置身于考場時,就會產生一種緊張感。

  教師:這就說明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的產生也同樣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它是愛國情操形成、發展的外部條件。所以,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也是培養愛國情操的有效方法。利用情境又分為利用自然情境和利用創設的情境兩種,它們都可以陶冶愛國情感。例如,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許多名山大川、風景名勝,你去過哪些地萬呢?

  當你在欣賞這些美好的風光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學生:(略)

  (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兩名中學生在觀賞了自然風景后的感想)

  教師:祖國的風光是秀麗美好的,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可以培養我們對祖國的依戀之情、熱愛之情。同時,利用創設的情境對我們愛國情感的形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可展示學校開展過的活動的圖片,如歌頌祖國的演講會、詩歌朗誦會,莊嚴的升旗儀式、活躍的主題班會等)

  教師:當我們置身于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升旗儀式、主題班會、詩歌朗誦會等情境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1:每當我參加升國旗儀式,耳畔響起《義勇軍進行曲》、注目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時,我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學生2:上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愛國、頌黨、勤學”詩歌朗誦會、,還獲得第二名。在整個朗誦會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感受到一種民族的自豪感,都很激動。

  教師:所以,我們在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時,還應該善于和利用創設的情境,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受到更多的愛國情感的陶冶和教育。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二種方法與途徑。

  陶冶 培養

  利用情境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什么,它們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

  學生: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三者是緊密相聯、缺一不可的。愛國認知和愛國情感,只有化為實際行動時,才能真正顯示出它們感人的力量。

  教師:說得很好!這就是說,我們培養愛國情操不僅要在認識、了解祖國的基礎上,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而且還要拿出自己切切實實的愛國行動。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這就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三種方法與途徑。

  增進 培養

  愛國行動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拿出自己的愛國行動呢?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愛國行動就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些大的貢獻,取得一些大的成就才能算得上是愛國行動。這種認識對嗎? 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則小故事:

  (多媒體顯示材料)

  聞名中外的盧溝橋,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中外游客來這里游覽。盧溝橋上有許多石獅子,形象別致,栩栩如生,是雕刻藝術中的精品。游客們出于好奇,常常用手去撫摸石獅子,天長日久,石獅子臟了。附近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為了保護文物,使這些石獅子重放光彩,定期給石獅子洗澡。他們帶著水壺、臉盆、洗衣粉、抹布和刷子,把一尊尊石獅子洗干凈。中外游客看到紅領巾的行動,贊不絕口,少先隊員們也感到無比驕傲。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勞動,使石獅子恢復了往日的風采,為祖國做了一件好事。

  教師:可見,愛國行動也可以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小事里。實際上,愛國與否并不在于行為的輕重、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否把祖國放在首位。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介紹的兩則材料)

  教師:通過這兩則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愛國行動可以體現在各個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祖國建設的推進,將為我們青少年提供更廣闊的施展愛國行為的舞臺。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勤奮學習,增強本領,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為祖國大廈添磚加瓦。最后,讓我們記住一句名言:

  (多媒體顯示名言)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一一高爾基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這些方法,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課堂練習]

  最佳選擇題

  1、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的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這句話說明培養愛國情操需要( )。

  A、努力學習,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豐富愛國情感

  B、利用自然情境,升騰起對祖國的依戀之情

  C、利用創設的情境,產生愛國情感的體驗

  D、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2、下列活動,屬于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的是( )。

  ①看了《改革開放20年》的電視片后增進了對祖國的了解,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②學校每周一上午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③參加慶祝申奧成功的游行 ④星期天,參加美化母親河的義務勞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1、A 2、B

培養愛國情操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愛國情操筑成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愛國情操是強大的精神力量;知道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列舉實例、針對相關問題的討論、辯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了解愛國情操的精神力量,掌握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立志培養愛國情操,正確處理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的關系,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教學重點

  培養愛國情操的方法、意義。

  教學難點 

  培養愛國情操的意義。

  教學方法

  活動法、事例法、發現法。

  教學手段

  計算機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愛國情操主要表現是什么?

  導入  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使我們解了愛國情操是一種世界性的情感,愛國情操的主要表現是第一,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第二,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強烈企望。第三,對祖國繁榮昌盛抱有堅定信念。第四,對祖國的尊嚴要時刻捍衛。當我們具有了強烈的愛國情操,會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呢?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成長進步有哪些積極作用呢?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培養?這節課我們來探討這個問題。

  講授新課

  第三框 立志培養愛國情操(板書)

  (一)愛國情操的作用(板書)

  1.愛國情操使人的精神高尚(板書)

  圖片對比:

  (1)中國足球出線、申奧成功人們狂歡的場面

  (2)美國轟炸中國駐南使館后人們的反映

  學生活動:討論為什么人們會有不同的反映?

  總結:是因為他們對祖國的熱愛。這種熱愛表現在對于祖國取得的進步和勝利,無不感到愉快、欣喜和鼓舞,無不為之自豪;而對于祖國利益受到的傷害,無不感到憤怒、憎恨甚至痛心疾首。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愛國情操的形成,需要以對愛國意義的認識為基礎。一個只有深刻認識到祖國與個人的前途、命運之間的關系,認識自己對祖國的獨立、富強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熱愛祖國的情感才會是深刻的、持久的,才會形成愛國情操。反過來說,一個具有了愛國情操的人對周圍事情的態度的出發點必然從祖國的立場出發。祖國好似母親,人們像熱愛母親一樣熱愛祖國、愛憎分明。

  (1)愛國情操決定了人們對周圍事物的態度,一定是愛憎分明的。(板書)

  舉例:

  學生思考:是什么決定著他們的行為?

  梅蘭芳:我國現代杰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在日寇侵華期間,他身陷敵占區,閉門謝客,毅然蓄須明志,不再登臺演出,誓不為敵偽統治歌舞升平。華北駐屯軍報道部部長勒令梅蘭芳去東京參加慶祝活動,不必演出,露露面,講幾句話即可。為免糾纏,梅蘭芳在身上連打三針傷寒預防針,致使自己高燒,臥床不起,經日方軍醫檢查確屬無法遠行,只好作罷。由于拒絕演出,沒有收入,梅蘭芳一家人生活困難,他只得靠賣字畫和典當維持生計。梅蘭芳的愛國壯舉,誠如大畫家豐子悒先生所說:"此心可與日月爭光!此人真乃愛國英雄!“

  (投影)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這首詩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寫的。這是1917年6月,周恩來同志在南開中學畢業了,他為了尋求真理,決心到日本去求學。臨行的時候,他寫下一首氣勢磅礴的詩篇,表明自己遠大的志向。

  學生討論:(略)

  教師:

  是他們對自己的祖國產生的強烈責任感決定了他們的行為。我們知道:堅定的愛國行為實踐,是愛國情操的歸宿。行為是建立在愛國認知基礎之上,由愛國情感支配的。因此這個行為就必須是以國家利益為準則的。具有愛國情操的人,他們的行為必定是:凡是利國利民之事,就會見義勇為,就會勇于承擔;凡是不利于或有損于祖國利益的事,就不做,就拒絕,就進行斗爭。由此可以看出愛國情操決定著人們對自己行為的取舍,標準必是以國家利益為準則的。愛國情操使人們產生對祖國強烈的責任感,將個人理想融入到祖國的需要和發展中,在為祖國服務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體現個人生存的價值。因此:

  (2)愛國情操使個人理想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融為一體(板書)

  結合事例談談愛國情操的形成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

  徐楨,初二時,因患病毒性感冒,高燒不退而住院,經反復治療無效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面對這一殘酷的現實她絕望過、彷徨過,但她憑著自己的信念、對生活執著的追求,以頑強的毅力同疾病做斗爭。她說“生命的寶貴,在于它有價值,價值的標志就在于它對社會的貢獻。”正是這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她自強不息、勤奮學習、關心集體、助人為樂,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譜寫了一曲青春的樂章。由于她的出色表現被評選為“十一”學校“十佳中學生”,被北京市授予中學生的最高獎項——“金帆獎”。

  學生討論:(略)

  教師:愛國,不僅僅是對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它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一種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當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這種責任并自覺去把它承擔起來,他的愛國責任感就形成了。

  (3)愛國情操促使人們產生對祖國強烈的責任感(板書)

  2.愛國情操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板書)

  思考題: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認為應該如何更好地實現你的個人理想?

  要更好地實現個人理想,就應培養愛國情操,尋找個人理想、興趣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間的結合點,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具有社會價值的人。青少年怎樣培養愛國情操?

  (二)怎樣培養自己具有愛國情操(板書)

  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心也。——秋瑾

  1.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板書)

  學生活動:選擇題:(最少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D)

  A.鄱陽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2)最大的沙漠(A)

  A.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B.撒哈拉大沙漠

  C.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D.毛烏素沙漠

  (3)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C)

  A.沱沱河 B.長江

  C.雅魯藏布江 D.葉尼塞河

  (4)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A)

  A.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B.北京城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C.海爾集團

  D.TCL集團

  (5)中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B)

  A.西雙版納 B.海南島

  C.云南大理 D.廣西桂林

  (6)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是(D)

  A.劉家峽水電站 B.小浪底水利工程

  C.豐滿水電站 D.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7)最早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愛國志士(B)

  A.屈原 B.范仲淹 C.岳飛

  D.陸游 E.龔自珍

  (8)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的第一條鐵路的工程師(C)

  A.茅以升 B.李四光

  C.詹天佑 D.馮如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名(D)

  A.東方紅 B.歌唱祖國 C.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D.義勇軍進行曲 E.國際歌

  (10)我國最先成為經濟特區的地方是(B)

  A.上海 B.深圳 C.浦東

  D.煙臺 E.大連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回答,更加激發了我們熱愛祖國的情感。所謂“有所知,才有所感”,“知之深,愛之切”正說明了這個問題。人的愛國情感是在認識自己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物產資源豐富,光輝的歷史,以及錦繡前程等基礎上產生的。人的愛國情感又隨著對祖國對中華民族知識了解的增多,理解得深刻而越深切。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每一門功課,特別是非典時期,一定要自覺的學習,將學習的損失降低到最小。不要貪于幾個小時的懶覺,不要盲目的沉迷于網上的游戲,不要大把的荒廢寶貴的時間。通過學習更多地了解祖國在改革開放中所走過的艱難歷程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了解跨入21世紀后我國建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當這些知識積累得越來越多并在我們的頭腦中經過思考后,會自然而然地上升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強心。

  電影欣賞:《火燒圓明園》看到這一內容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調查:

  (1)列舉你知道的愛國歌曲

  (2)列舉你熟悉的愛國影片

  (3)列舉你能背誦的愛國詩歌

  (4)列舉你做過的對祖國有益的事情

  學生討論:

  教師: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的情感離不開外界客觀情境,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外界客觀情境會影響人的情緒,它是人愛國情感形成、發展的外部條件。當我們置身于祖國壯觀或優美的自然風景中,當我們置身于學校和班級所組織的主題班會、團隊活動、故事會、先進人物報告會、音樂會、繪畫展覽會、升旗儀式、看抗洪救災等感人肺腑的錄像片等等情境中,常會在情感上激起強烈的共鳴、產生愛國情感的體驗。可見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也是培養愛國情操的有效方法。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板書)

  事例:自1964年美國總統獎設立以來,全美每年200多萬高中畢業生中,最多只有141人獲得該獎項,其中只有少數人由于音樂、體育、繪畫等特殊才能入選外,大部分是高考成績優異并具有領袖能力才被選拔上的。我國中學生就讀于麻省安多弗真菲利浦高中的王淵1999年被評為總統學者獎候選人,這一非同尋常的喜訊著實讓王淵高興了一陣子,但當她細讀申請表后,發現獲獎人必須是美國公民,當即決定放棄申請。該校的升學輔導員魯賓遜不僅十分熟悉王淵的情況,還是總統獎評選委員會的委員之一。她認為王淵的條件很好,評上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極力規勸王淵入籍,然后提出申請總統獎,但是遭到王淵的拒絕。有人勸她:“中國像你這樣的人才有千千萬萬,又不少你一個王淵!”王淵回答道:“我知道中國有千千萬萬像我這樣的人,但是我王淵只有一個中國!”又補充道:“我覺得當中國人沒有什么不好。我不想為了拿一個獎而放棄中國國籍。”如果你有這樣的機會,你怎樣選擇?

  3.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板書)

  教師: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只有通過愛國的實際行動才能體現責任感的存在。愛國情操是人社會化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現。任何人一生下來都會本能地喜歡自我,維護自我的利益。人是社會的人,他首先接觸到的是養育他的母親,個體要適應社會,他把對自己的愛擴大到母親,形成對母親的依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他把對自己的愛進一步擴大到生養自己的一方熱土、家鄉和祖國這一對象上,逐漸形成愛國情操。我們愛國行動要從愛母親、愛集體、愛同學、愛母校做起,這樣我們才能逐步做到愛祖國。以此增進我們的愛國情感。

  改革開放,打開國門,使中學生與國際交往的機會增多了。在交流中你的才能越高,素質越高,越能為中國人爭光,此時你就越能體會到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從而更加對祖國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思考題:如果你有機會出國,你認為什么樣的行為才是愛國行為?

  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使我們懂得了愛國情操的作用,它使人的精神高尚;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了解了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豐富愛國情感,我們可以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操,我們一定要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同學們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成為一個有追求高目標,道德高尚的人,努力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培養愛國情操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情操的含義。

  (2)愛國情操的形成。

  (3)識記愛國情操的表現。

  (4)具有愛國情操對人有哪些作用。

  (5)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有哪些。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具有愛國情操人言行的分析,提高理解高級情感的能力。

  (2)通過學習愛國情操對人的作用,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將個人理想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融為一體,提高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

  (3)通過學習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使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創設和利用情境陶冶情操,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

  3.覺悟方面

  (1)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增強社會責任感。

  (2)幫助學生將個人命運前途與祖國命運聯系起來。確立正確的個人理想和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3)通過學習,使學生自覺培養愛國情感,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其他素質。

  教學重點

  (1)愛國情操的形成。

  (2)愛國情操的作用。

  (3)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

  教學難點 

  (1)什么是情操。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操。

  課時安排

  5課時,原則上一框題一課時,機動一課時。讓學生將收集的體現愛國情操的典型詩句、事例在班會上進行交流。或根據本課內容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體會怎樣從中陶冶愛國情感。本教案是按一框題一課時闡述的。

  知識結構

  第一課時

  復習提問

  (1)高雅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2)庸俗的生活情趣對人有什么作用?

  導入  新課

  通過第十課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人的精神生活有高尚、有益與庸俗、有害之別。我們懂得了人要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自覺地接著高雅的生活情趣。只有培養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使我們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個體發展原過程中,愛國情操萌芽童年時期,形成青少年時期。中小學階段是學生愛國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什么是愛國情操?愛國情操的作用有哪些?怎樣培養愛國情操將是第十一課學習的內容。

  一、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1.道德情操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 (板書)

  (1)什么是情操 (板書)

  提問:同學們,“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是祖國更需要我!”這是我國哪一個科學家的豪言壯語?請講一講他的主要事跡。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一步講明茅以升的主要事跡,引導學生分析感情特點)

  這段話是“錢墉江之父”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講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設計建造的鐵路、公路雙層聯合大橋。茅以升為它獻出了一生中最閃光的年華。

  1916年夏天,年方20的茅以升,以5年學習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從當時著名工科大學——唐山鐵路學校(唐山交通大學前身)畢業了。為了改變中國造橋事業落后的狀況,他決心出國去學習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1916年9月茅以升來到美國東部紐約的康奈爾大學橋梁系學習。于1917年6月獲得了碩士學位。當時,他為了日后回國能腳踏實地地建造大橋,放棄了舒適的大學教師職務,進了匹茨堡一家有名的橋梁公司去實習。在極其緊張的狀態下,茅以升攻讀匹茲堡加里基理式大學土木工程系(夜校部)博士學位。23歲的茅以升成了加里刊登了這條新聞。人們向這位中國青年投來了尊敬、贊美的目光,一份份誘人的聘書向他飛來,榮譽、享受、金錢、地位……正向他招手。許多好心人勸他留在美國工作,可茅以升認為:“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1919年12月14日,他單身一人告別美國,踏上了回歸祖國的航船。

  1934年夏天,茅以升以升克服各種困難設計了建造錢塘江大橋的計劃書。在大橋正式施式的近千個日日夜夜里,茅以升遇到了千磨萬難。當時國民黨官僚機構的矛盾、扯皮;籌集經費的困難,迷信謠言的干擾;還有家里老父的病故,夫人的重病等,常使他焦頭爛額、眠食不安。

  1937年9月26日清晨4時,第一列火車從嶄新的錢塘江大橋上呼嘯而過。11月27日為了抗戰的需要,大橋公路也在隆隆的大炮聲中正式通車了。可是茅以升心里忐忑不安,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原業在公路通車的前一天下午,茅以升接到了密令:由他負責在短時間內炸毀大橋,因為日寇已經逼近杭州了。當夜他便強忍著內心的痛苦,親自指揮把炸藥放進了預先留好的橋墩空洞以及橋面上五孔鋼梁的爆炸點里。12月22日炮聲震天,依稀可見敵人的騎兵向橋頭沖來,在情況萬分危急時,導火錢點燃,錢塘江橋炸斷了。茅以升目睹斷橋殘臂,揮淚寫下了《別錢塘》詩一首,其中最后四句詩是:“斗地風云變色,炸橋揮淚斷通途,‘五行缺火’真來火,不復原橋不丈夫!”

  錢塘江橋的資料共計14箱,8年抗戰之中,茅以升輾轉南北,冒著生命危險保護資料,而他在杭州的住宅、家具、衣物財產和許多珍貴的照片、信件、紀念品等等,卻全部在戰火中化灰燼。這些資料不僅在抗戰結束后,為修復錢塘江大橋提供了必要的依據,而且全國解放后,又在建造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等重大橋梁工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16年后錢塘江大橋徹底修復。茅以升在回顧這一段艱難歷程時,不無感慨地說:“像我造錢塘江橋這樣艱辛曲折的經歷,在今天的中國是不會再出現了。社會主義祖國需要科學,科學也需要社會主義啊!”

  (活動)

  討論題目:

  ①茅以升為什么不惜獻出一生陽閃光的年華,回國建造錢塘江大橋?(即他的行為是建立在什么認識基礎之上,而這種認識又具有什么特點?)

  ②茅以升建橋、炸橋、復橋等一系列行為是偶然的嗎?為什么?

  (在師生共同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茅以升建橋、復橋的壯舉是愛國主義的表現,他是在強烈的愛國情感支持下做出來的。而愛國情感不是一般的情感。是一種建立在理性認識,符合社會道德信念基礎上的高級情感。茅以升愛自己的祖國,愛社會主義,他以這種熾烈的情感來主宰自己的行動,用科學為祖國、人民做出無私的奉獻,成為人們永遠尊敬、敬仰的偉大科學家。

  茅以升的行為是偶然的,他把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感付諸行動,事事處處以此為出發點。他的這種愛國情感已融化在生命中,成為一種持久、不輕易改變的心理。

  他把愛國情感與愛國行為統一在一起,升華為高尚的愛國情操。正是這強大的精神力量使茅以升做出了偉大的壯舉,成為“錢塘江之父”。

  什么是情操,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得出: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請學生畫書第73頁第1自然段黑體字)

  (投影)

  (2)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板書)

  ①道德情操是人類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情操。(板書)

  人是社會的人,人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的情操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道德情操、理智情操、美的情操……其中道德情操是最重要的情操。道德情操是關于人的言論、行動、思想、意圖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南昌產生的情操。道德情操具有顯著的社會性。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情操、義務感、責任感、集體主義感等是人們公認的高尚道德情操。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培養高尚情操,主要就是指培養道德情操。

  ②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 (板書)

  請學生談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可舉實例,可談結論)

  請學生畫書第73頁第3自然段第3行,忠誠正直、堅強勇敢、自強進取、無私奉獻、愛國敬業等等都是道德情操的具體表現。而愛國情操又是道德情操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重點了解有關愛國情操的知識。

  2.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板書)

  每個人都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而同個人至關重要的大環境首先就是自己的祖國。每個人對祖國的態度不會完全一樣。有人愛國,有人賣國。但是絕大多數人把對祖國的熱愛的感情看作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美德”。深刻的愛國主義情操是在愛故鄉、愛母校、愛祖國的地理歷史、愛人民、愛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對祖國敵人的仇恨等多種情感基礎上形成的,它是一種道德情感。這種情感同清楚地意識到個人與祖國的關系,個人對祖國應盡的義務與忠誠的必要性等道德理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是一種比較持久而有強大動力作用的情感體驗,是高層次主水平的情感體驗。

  (1)愛國情操的形成。 (板書)

  愛國情操是道德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它是由深刻的愛國認識,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①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板書)

  (活動)請同學分析鄧小平、茅以升、魯迅的愛國情操源于何處?(教師可投影便于學生分析)

  (投影)

  鄧小平說:“我榮幸地以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茅以升說:“雖然科學沒有祖國,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我是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

  魯迅22歲在日本東京贈給友人許壽裳的詩云: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黯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他立下誓言,決心為祖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正是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上,他選擇了醫學作為自己從事革命、拯救祖國的職業。第二年僅又棄醫從文,以文藝為武器,喚醒沉睡而麻木和同胞。

  (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歸納總結)

  A.他們三人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感和愛國情操。

  B.他們深刻認識到祖國與個人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認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獨立、富強富有歷史的責任和使命。這種對愛國意義的認識是形成他們高尚愛國情操的基礎。

  (接著教師再打投影,以此進一步說明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投影)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的一句名言:“愛國主義,形象地說是感情和思想結合的產物,它要求不僅用理智,而且首先用心靈來理解神圣的祖國”。

  (師生共同總結)

  人們正是在深刻的愛國認知基礎上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它主宰人的行為,為祖國奉獻一切,這就形成了人高尚的愛國情操。因此我們說深刻的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

  ②強烈的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 (板書)

  請同學們回憶情操的含義:情操屬于人的高級情感,是一種持久的、不輕易改變的心理,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質。愛國情感是建立在愛國認知的基礎上,愛國情感是愛國認知轉化為愛國行為的中介變量,愛國行為則是愛國情感的外部表現,三者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不可分割的。三者形成人的愛國情操。從三者的關系來看,愛國情感處于核心的地位。

  祖國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她以自己的土地,山川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兒女;她以自己的文化、歷史,熏陶著一代又一代兒女。人們在對祖國的感知中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具有民族的自尊心與自豪感,培養著愛國的責任感、義務感、獻身感,形成了人們對祖國崇高的愛國情感,譜寫出一曲曲愛國行為的樂章。

  (活動)

  A.請聽歌曲:“歌唱祖國”、“我的祖國”。

  B.請同學聽后談感想。

  (同學發言后,教師歸納)

  無論是一首富有激情的樂曲,不覺 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都使我們再一次感受到祖國的可愛,感受到我是祖國一員的自豪感,激發我們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奮力拼搏的責任感,使我們的愛國情感越來越強烈,它將鼓舞我們去建設、去美化……自己偉大的祖國。這種愛國情感不僅能激勵我們積極地行動,并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使祖國的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向上,自立于世界之林。愛國情感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我們每個人要不斷培養高尚的愛國情感,成為祖國忠實的兒女。

  ③堅定的愛國行為實踐,是愛國情操的歸宿。 (板書)

  請同學閱讀第75頁愛國教授朱自清不吃美國面粉的感人事跡,讀后談感受。(教師在學生討論發言時注意抓住關鍵啟發)

  提問:人在生死面前一般的態度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人們渴望生存,渴望生活幸福,人們會毫不猶豫地排斥死亡。這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要。

  提問:朱自清面對吳晗的理解,在宣言上一絲不茍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他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領取這種侮辱性的施舍”表達了朱自清怎樣的情感?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在生死面前,朱自清選擇了死,這是他具有高尚愛國情感的具體表現,展示了中華民族4百萬人民的民族氣節,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提問:從朱自清的哪些具體行動中你體會到他是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可敬的愛國教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朱自清在宣言上一絲不茍簽名:他在日記上寫到“……自應直接由已做起”;臨終前叮囑家人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1948年8月初,年僅50歲的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冶療無效逝世。可見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具體表現,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的歸宿,我們評判一個人是否具有愛國情操,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而最重要的是觀其行,這是最真實可靠的證明。

  小結:這節課我們了解了什么是情操,懂得了愛國情操是道德情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尚聽道德情操,愛國情操是由深刻的愛國認知、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愛國行為緊密結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三者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同學們在今后要注意從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等方面培養起高尚的愛國情操,成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課堂作業 

  請舉出一個具有愛國情操的人的實例,并寫出體會。

培養愛國情操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愛國情操筑成了中華民族寶貴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情感,愛國情操是強大的精神力量;知道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列舉實例、針對相關問題的討論、辯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了解愛國情操的精神力量,掌握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立志培養愛國情操,正確處理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的關系,把愛國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教學重點

  培養愛國情操的方法、意義。

  教學難點 

  培養愛國情操的意義。

  教學方法

  活動法、事例法、發現法。

  教學手段

  計算機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愛國情操主要表現是什么?

  導入  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使我們解了愛國情操是一種世界性的情感,愛國情操的主要表現是第一,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第二,對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強烈企望。第三,對祖國繁榮昌盛抱有堅定信念。第四,對祖國的尊嚴要時刻捍衛。當我們具有了強烈的愛國情操,會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呢?尤其是對青少年的成長進步有哪些積極作用呢?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培養?這節課我們來探討這個問題。

  講授新課

  第三框 立志培養愛國情操(板書)

  (一)愛國情操的作用(板書)

  1.愛國情操使人的精神高尚(板書)

  圖片對比:

  (1)中國足球出線、申奧成功人們狂歡的場面

  (2)美國轟炸中國駐南使館后人們的反映

  學生活動:討論為什么人們會有不同的反映?

  總結:是因為他們對祖國的熱愛。這種熱愛表現在對于祖國取得的進步和勝利,無不感到愉快、欣喜和鼓舞,無不為之自豪;而對于祖國利益受到的傷害,無不感到憤怒、憎恨甚至痛心疾首。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愛國情操的形成,需要以對愛國意義的認識為基礎。一個只有深刻認識到祖國與個人的前途、命運之間的關系,認識自己對祖國的獨立、富強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熱愛祖國的情感才會是深刻的、持久的,才會形成愛國情操。反過來說,一個具有了愛國情操的人對周圍事情的態度的出發點必然從祖國的立場出發。祖國好似母親,人們像熱愛母親一樣熱愛祖國、愛憎分明。

  (1)愛國情操決定了人們對周圍事物的態度,一定是愛憎分明的。(板書)

  舉例:

  學生思考:是什么決定著他們的行為?

  梅蘭芳:我國現代杰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在日寇侵華期間,他身陷敵占區,閉門謝客,毅然蓄須明志,不再登臺演出,誓不為敵偽統治歌舞升平。華北駐屯軍報道部部長勒令梅蘭芳去東京參加慶祝活動,不必演出,露露面,講幾句話即可。為免糾纏,梅蘭芳在身上連打三針傷寒預防針,致使自己高燒,臥床不起,經日方軍醫檢查確屬無法遠行,只好作罷。由于拒絕演出,沒有收入,梅蘭芳一家人生活困難,他只得靠賣字畫和典當維持生計。梅蘭芳的愛國壯舉,誠如大畫家豐子悒先生所說:"此心可與日月爭光!此人真乃愛國英雄!“

  (投影)

  大江歌罷掉頭東,

  邃密群科濟世窮。

  面壁十年圖破壁,

  難酬蹈海亦英雄。

  這首詩是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寫的。這是1917年6月,周恩來同志在南開中學畢業了,他為了尋求真理,決心到日本去求學。臨行的時候,他寫下一首氣勢磅礴的詩篇,表明自己遠大的志向。

  學生討論:(略)

  教師:

  是他們對自己的祖國產生的強烈責任感決定了他們的行為。我們知道:堅定的愛國行為實踐,是愛國情操的歸宿。行為是建立在愛國認知基礎之上,由愛國情感支配的。因此這個行為就必須是以國家利益為準則的。具有愛國情操的人,他們的行為必定是:凡是利國利民之事,就會見義勇為,就會勇于承擔;凡是不利于或有損于祖國利益的事,就不做,就拒絕,就進行斗爭。由此可以看出愛國情操決定著人們對自己行為的取舍,標準必是以國家利益為準則的。愛國情操使人們產生對祖國強烈的責任感,將個人理想融入到祖國的需要和發展中,在為祖國服務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體現個人生存的價值。因此:

  (2)愛國情操使個人理想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融為一體(板書)

  結合事例談談愛國情操的形成對青少年成長的意義。

  徐楨,初二時,因患病毒性感冒,高燒不退而住院,經反復治療無效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面對這一殘酷的現實她絕望過、彷徨過,但她憑著自己的信念、對生活執著的追求,以頑強的毅力同疾病做斗爭。她說“生命的寶貴,在于它有價值,價值的標志就在于它對社會的貢獻。”正是這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她自強不息、勤奮學習、關心集體、助人為樂,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譜寫了一曲青春的樂章。由于她的出色表現被評選為“十一”學校“十佳中學生”,被北京市授予中學生的最高獎項——“金帆獎”。

  學生討論:(略)

  教師:愛國,不僅僅是對祖國的一種深厚的感情,它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一種對家庭、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當一個人認識到自己的這種責任并自覺去把它承擔起來,他的愛國責任感就形成了。

  (3)愛國情操促使人們產生對祖國強烈的責任感(板書)

  2.愛國情操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板書)

  思考題:你的理想是什么?你認為應該如何更好地實現你的個人理想?

  要更好地實現個人理想,就應培養愛國情操,尋找個人理想、興趣與祖國的需要和發展間的結合點,將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具有社會價值的人。青少年怎樣培養愛國情操?

  (二)怎樣培養自己具有愛國情操(板書)

  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心也。——秋瑾

  1.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板書)

  學生活動:選擇題:(最少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D)

  A.鄱陽湖 B.洞庭湖

  C.太湖 D.青海湖

  (2)最大的沙漠(A)

  A.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B.撒哈拉大沙漠

  C.古爾班通古特沙漠 D.毛烏素沙漠

  (3)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河(C)

  A.沱沱河 B.長江

  C.雅魯藏布江 D.葉尼塞河

  (4)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A)

  A.北京天橋百貨股份有限公司

  B.北京城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C.海爾集團

  D.TCL集團

  (5)中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B)

  A.西雙版納 B.海南島

  C.云南大理 D.廣西桂林

  (6)我國最大的水利工程是(D)

  A.劉家峽水電站 B.小浪底水利工程

  C.豐滿水電站 D.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7)最早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愛國志士(B)

  A.屈原 B.范仲淹 C.岳飛

  D.陸游 E.龔自珍

  (8)中國人自己設計制造的第一條鐵路的工程師(C)

  A.茅以升 B.李四光

  C.詹天佑 D.馮如

  (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名(D)

  A.東方紅 B.歌唱祖國 C.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D.義勇軍進行曲 E.國際歌

  (10)我國最先成為經濟特區的地方是(B)

  A.上海 B.深圳 C.浦東

  D.煙臺 E.大連

  通過對以上問題的回答,更加激發了我們熱愛祖國的情感。所謂“有所知,才有所感”,“知之深,愛之切”正說明了這個問題。人的愛國情感是在認識自己祖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物產資源豐富,光輝的歷史,以及錦繡前程等基礎上產生的。人的愛國情感又隨著對祖國對中華民族知識了解的增多,理解得深刻而越深切。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每一門功課,特別是非典時期,一定要自覺的學習,將學習的損失降低到最小。不要貪于幾個小時的懶覺,不要盲目的沉迷于網上的游戲,不要大把的荒廢寶貴的時間。通過學習更多地了解祖國在改革開放中所走過的艱難歷程和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了解跨入21世紀后我國建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當這些知識積累得越來越多并在我們的頭腦中經過思考后,會自然而然地上升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強心。

  電影欣賞:《火燒圓明園》看到這一內容你的感受是什么?

  小調查:

  (1)列舉你知道的愛國歌曲

  (2)列舉你熟悉的愛國影片

  (3)列舉你能背誦的愛國詩歌

  (4)列舉你做過的對祖國有益的事情

  學生討論:

  教師: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的情感離不開外界客觀情境,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外界客觀情境會影響人的情緒,它是人愛國情感形成、發展的外部條件。當我們置身于祖國壯觀或優美的自然風景中,當我們置身于學校和班級所組織的主題班會、團隊活動、故事會、先進人物報告會、音樂會、繪畫展覽會、升旗儀式、看抗洪救災等感人肺腑的錄像片等等情境中,常會在情感上激起強烈的共鳴、產生愛國情感的體驗。可見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也是培養愛國情操的有效方法。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板書)

  事例:自1964年美國總統獎設立以來,全美每年200多萬高中畢業生中,最多只有141人獲得該獎項,其中只有少數人由于音樂、體育、繪畫等特殊才能入選外,大部分是高考成績優異并具有領袖能力才被選拔上的。我國中學生就讀于麻省安多弗真菲利浦高中的王淵1999年被評為總統學者獎候選人,這一非同尋常的喜訊著實讓王淵高興了一陣子,但當她細讀申請表后,發現獲獎人必須是美國公民,當即決定放棄申請。該校的升學輔導員魯賓遜不僅十分熟悉王淵的情況,還是總統獎評選委員會的委員之一。她認為王淵的條件很好,評上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極力規勸王淵入籍,然后提出申請總統獎,但是遭到王淵的拒絕。有人勸她:“中國像你這樣的人才有千千萬萬,又不少你一個王淵!”王淵回答道:“我知道中國有千千萬萬像我這樣的人,但是我王淵只有一個中國!”又補充道:“我覺得當中國人沒有什么不好。我不想為了拿一個獎而放棄中國國籍。”如果你有這樣的機會,你怎樣選擇?

  3.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板書)

  教師: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只有通過愛國的實際行動才能體現責任感的存在。愛國情操是人社會化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現。任何人一生下來都會本能地喜歡自我,維護自我的利益。人是社會的人,他首先接觸到的是養育他的母親,個體要適應社會,他把對自己的愛擴大到母親,形成對母親的依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他把對自己的愛進一步擴大到生養自己的一方熱土、家鄉和祖國這一對象上,逐漸形成愛國情操。我們愛國行動要從愛母親、愛集體、愛同學、愛母校做起,這樣我們才能逐步做到愛祖國。以此增進我們的愛國情感。

  改革開放,打開國門,使中學生與國際交往的機會增多了。在交流中你的才能越高,素質越高,越能為中國人爭光,此時你就越能體會到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從而更加對祖國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思考題:如果你有機會出國,你認為什么樣的行為才是愛國行為?

  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使我們懂得了愛國情操的作用,它使人的精神高尚;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了解了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我們可以通過學習,豐富愛國情感,我們可以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操,我們一定要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同學們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從不同角度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成為一個有追求高目標,道德高尚的人,努力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培養愛國情操 篇9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有關祖國的知識,如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等。

  2、準備相關的畫像、圖片、錄音磁帶及錄像資料。

  3、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入  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愛國情操的重要意義,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愛國情操有哪些重要意義呢?

  學生:有三點。第一,愛國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崇高情感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美德和高尚品格;第二,愛國情操使人精神高尚;第三,愛國情操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

  教師:對。這三點意義說明,培養愛國情操對于我們青少年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在生活實踐中應該怎樣來培養自己具有愛國情操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

  2、怎樣培養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教材內容。哪位同學能說一說,關于培養愛國情操,教材上給我們介紹了哪些途徑與方法?

  學生:教材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一是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二是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三是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回答得很正確。

  (多媒體顯示板書)

  (1)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

  (3)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三種方法,看看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正確地掌握它。

  (多媒體顯示學生活動內容)

  趣味競賽:四人小組合作,請每個小組列舉出我國的5個中國之最。

  準備時間:2分鐘。列舉不出為輸。

  (教師可讓學生當堂列舉,也可事先準備搶答題目,題目可以是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內容,形式可靈活多樣。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小組1: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都是中國的世界之最:(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國家;(2)我國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關于流星雨的記載;(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了北宋,我國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針;〈4)我國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把圓周率準確計算到小數點后7位數字的第一人;(5)我國東漢時期的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一一地動儀。

  小組2: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有:(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2)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例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3)我國不僅最早發明了指南針,而且印刷術、火藥、造紙術都是我國人民最早發明的,它們被稱為古代的“四大發明”;(4)我國古代的建筑技術也十分發達。萬里長城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5)我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

  小組3:我們小組列舉的中國之最是:(1)中國的蠶絲織品,長期令西方人羨慕不已;(2)中國的瓷器早就名揚天下,在中世紀的西方比黃金還貴;(3)中國鐵器在世界上領先了兩千年之久,其產量和質量都令西方望塵莫及;(4)中國的醫藥學自成一家,為世人所矚目;(5)中國的農學著作發表之早,數量之多為世界之最。

  小組4:我們組準備了10道競賽題,想與其他組展開擂臺賽,不知你們敢不敢應戰。下面五道題請第五組回答:(1)我們常用的陰歷,也叫農歷起源于哪個朝代?(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何時開始?(3)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哪些?(4)誰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人人豐衣足食的理想社會?(5)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是從什么演變而來的?

  小組5:農歷起源于夏朝;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四大名著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小組4:回答完全正確。下面5道題請第六組回答:(6)2∞2年我國男子足球沖出亞洲,全中國為之歡欣鼓舞,爾知道足球起源于我國的什么活動?(7)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是我國的哪一部史書?(8)請列舉出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9)請說出《離騷》、《天問》的作者是誰?(10)請舉出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

  小組6: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活動;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書指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離騷》與《天問》的作者是屈原;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是商周時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小組4:回答正確。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我們祖國的知識了解得真是不少。通過剛才有關祖國之最知識的競賽活動,以及同學們對問題的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我覺得我們祖國真是太偉大了,我愛我的祖國。

  學生2:我認為古代的中國確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我們落后了,有很多方面不如世界上發達的國家,我們應該勤奮刻苦地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教師:說得真好。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們的愛國情感是在對祖國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并隨著對祖國的認識了解,情感也越深厚。這就是“有所知,方能有所感”,“知之深,才能愛之切”的道理。而要想做到深刻地認識祖國,就必須努力學習。因此,努力學習是豐富愛國情感的重要途徑。那么,我們要學習哪些知識呢?

  學生1:要學習有關祖國的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識。

  學生2:要了解祖國在改革開放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學生3:也要了解跨入21世紀后我國建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

  學生4:黨的xx大剛剛召開,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因此我們還應好好學習黨的xx大精神。

  教師:對。那么我們怎樣進行學習呢?

  學生1:通過在學校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

  學生2:還可以通過看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學生3: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

  教師:當我們對祖國知識的了解積累得越來越多,并在我們頭腦中經過認真思考后,就會上升為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穩定而持久的愛國情操。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一種方法和途徑。

  形成 豐富 培養

  努力學習 愛國認知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體會:快樂的情境,能使人產生偷悅感;而悲哀的氣氛,會讓人產生悲痛感。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呢?

  學生1:當我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參加學校組織的迎新春聯歡活動時,心情就很愉快。

  學生2:清明節掃墓,當我置身于烈士陵園時則會產生悲壯的肅穆感。

  學生3:當我置身于考場時,就會產生一種緊張感。

  教師:這就說明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的產生也同樣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它是愛國情操形成、發展的外部條件。所以,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也是培養愛國情操的有效方法。利用情境又分為利用自然情境和利用創設的情境兩種,它們都可以陶冶愛國情感。例如,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許多名山大川、風景名勝,你去過哪些地萬呢?

  當你在欣賞這些美好的風光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學生:(略)

  (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兩名中學生在觀賞了自然風景后的感想)

  教師:祖國的風光是秀麗美好的,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可以培養我們對祖國的依戀之情、熱愛之情。同時,利用創設的情境對我們愛國情感的形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可展示學校開展過的活動的圖片,如歌頌祖國的演講會、詩歌朗誦會,莊嚴的升旗儀式、活躍的主題班會等)

  教師:當我們置身于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升旗儀式、主題班會、詩歌朗誦會等情境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1:每當我參加升國旗儀式,耳畔響起《義勇軍進行曲》、注目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時,我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學生2:上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愛國、頌黨、勤學”詩歌朗誦會、,還獲得第二名。在整個朗誦會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感受到一種民族的自豪感,都很激動。

  教師:所以,我們在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時,還應該善于和利用創設的情境,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受到更多的愛國情感的陶冶和教育。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二種方法與途徑。

  陶冶 培養

  利用情境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什么,它們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

  學生: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三者是緊密相聯、缺一不可的。愛國認知和愛國情感,只有化為實際行動時,才能真正顯示出它們感人的力量。

  教師:說得很好!這就是說,我們培養愛國情操不僅要在認識、了解祖國的基礎上,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而且還要拿出自己切切實實的愛國行動。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這就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三種方法與途徑。

  增進 培養

  愛國行動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拿出自己的愛國行動呢?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愛國行動就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些大的貢獻,取得一些大的成就才能算得上是愛國行動。這種認識對嗎? 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則小故事:

  (多媒體顯示材料)

  聞名中外的盧溝橋,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中外游客來這里游覽。盧溝橋上有許多石獅子,形象別致,栩栩如生,是雕刻藝術中的精品。游客們出于好奇,常常用手去撫摸石獅子,天長日久,石獅子臟了。附近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為了保護文物,使這些石獅子重放光彩,定期給石獅子洗澡。他們帶著水壺、臉盆、洗衣粉、抹布和刷子,把一尊尊石獅子洗干凈。中外游客看到紅領巾的行動,贊不絕口,少先隊員們也感到無比驕傲。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勞動,使石獅子恢復了往日的風采,為祖國做了一件好事。

  教師:可見,愛國行動也可以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小事里。實際上,愛國與否并不在于行為的輕重、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否把祖國放在首位。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介紹的兩則材料)

  教師:通過這兩則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愛國行動可以體現在各個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祖國建設的推進,將為我們青少年提供更廣闊的施展愛國行為的舞臺。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勤奮學習,增強本領,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為祖國大廈添磚加瓦。最后,讓我們記住一句名言:

  (多媒體顯示名言)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一一高爾基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這些方法,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課堂練習]

  最佳選擇題

  1、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的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這句話說明培養愛國情操需要( )。

  A、努力學習,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豐富愛國情感

  B、利用自然情境,升騰起對祖國的依戀之情

  C、利用創設的情境,產生愛國情感的體驗

  D、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2、下列活動,屬于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的是( )。

  ①看了《改革開放20年》的電視片后增進了對祖國的了解,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②學校每周一上午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③參加慶祝申奧成功的游行 ④星期天,參加美化母親河的義務勞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1、A 2、B

培養愛國情操 篇10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有關祖國的知識,如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等。

  2、準備相關的畫像、圖片、錄音磁帶及錄像資料。

  3、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入  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愛國情操的重要意義,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愛國情操有哪些重要意義呢?

  學生:有三點。第一,愛國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崇高情感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美德和高尚品格;第二,愛國情操使人精神高尚;第三,愛國情操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

  教師:對。這三點意義說明,培養愛國情操對于我們青少年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在生活實踐中應該怎樣來培養自己具有愛國情操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

  2、怎樣培養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教材內容。哪位同學能說一說,關于培養愛國情操,教材上給我們介紹了哪些途徑與方法?

  學生:教材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一是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二是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三是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回答得很正確。

  (多媒體顯示板書)

  (1)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

  (3)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三種方法,看看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正確地掌握它。

  (多媒體顯示學生活動內容)

  趣味競賽:四人小組合作,請每個小組列舉出我國的5個中國之最。

  準備時間:2分鐘。列舉不出為輸。

  (教師可讓學生當堂列舉,也可事先準備搶答題目,題目可以是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內容,形式可靈活多樣。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小組1: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都是中國的世界之最:(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國家;(2)我國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關于流星雨的記載;(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了北宋,我國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針;〈4)我國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把圓周率準確計算到小數點后7位數字的第一人;(5)我國東漢時期的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一一地動儀。

  小組2: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有:(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2)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例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3)我國不僅最早發明了指南針,而且印刷術、火藥、造紙術都是我國人民最早發明的,它們被稱為古代的“四大發明”;(4)我國古代的建筑技術也十分發達。萬里長城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5)我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

  小組3:我們小組列舉的中國之最是:(1)中國的蠶絲織品,長期令西方人羨慕不已;(2)中國的瓷器早就名揚天下,在中世紀的西方比黃金還貴;(3)中國鐵器在世界上領先了兩千年之久,其產量和質量都令西方望塵莫及;(4)中國的醫藥學自成一家,為世人所矚目;(5)中國的農學著作發表之早,數量之多為世界之最。

  小組4:我們組準備了10道競賽題,想與其他組展開擂臺賽,不知你們敢不敢應戰。下面五道題請第五組回答:(1)我們常用的陰歷,也叫農歷起源于哪個朝代?(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何時開始?(3)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哪些?(4)誰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人人豐衣足食的理想社會?(5)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是從什么演變而來的?

  小組5:農歷起源于夏朝;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四大名著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小組4:回答完全正確。下面5道題請第六組回答:(6)2∞2年我國男子足球沖出亞洲,全中國為之歡欣鼓舞,爾知道足球起源于我國的什么活動?(7)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是我國的哪一部史書?(8)請列舉出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9)請說出《離騷》、《天問》的作者是誰?(10)請舉出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

  小組6: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活動;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書指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離騷》與《天問》的作者是屈原;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是商周時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小組4:回答正確。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我們祖國的知識了解得真是不少。通過剛才有關祖國之最知識的競賽活動,以及同學們對問題的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我覺得我們祖國真是太偉大了,我愛我的祖國。

  學生2:我認為古代的中國確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我們落后了,有很多方面不如世界上發達的國家,我們應該勤奮刻苦地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教師:說得真好。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們的愛國情感是在對祖國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并隨著對祖國的認識了解,情感也越深厚。這就是“有所知,方能有所感”,“知之深,才能愛之切”的道理。而要想做到深刻地認識祖國,就必須努力學習。因此,努力學習是豐富愛國情感的重要途徑。那么,我們要學習哪些知識呢?

  學生1:要學習有關祖國的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識。

  學生2:要了解祖國在改革開放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學生3:也要了解跨入21世紀后我國建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

  學生4:黨的xx大剛剛召開,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因此我們還應好好學習黨的xx大精神。

  教師:對。那么我們怎樣進行學習呢?

  學生1:通過在學校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

  學生2:還可以通過看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學生3: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

  教師:當我們對祖國知識的了解積累得越來越多,并在我們頭腦中經過認真思考后,就會上升為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穩定而持久的愛國情操。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一種方法和途徑。

  形成 豐富 培養

  努力學習 愛國認知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體會:快樂的情境,能使人產生偷悅感;而悲哀的氣氛,會讓人產生悲痛感。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呢?

  學生1:當我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參加學校組織的迎新春聯歡活動時,心情就很愉快。

  學生2:清明節掃墓,當我置身于烈士陵園時則會產生悲壯的肅穆感。

  學生3:當我置身于考場時,就會產生一種緊張感。

  教師:這就說明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的產生也同樣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它是愛國情操形成、發展的外部條件。所以,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也是培養愛國情操的有效方法。利用情境又分為利用自然情境和利用創設的情境兩種,它們都可以陶冶愛國情感。例如,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許多名山大川、風景名勝,你去過哪些地萬呢?

  當你在欣賞這些美好的風光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學生:(略)

  (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兩名中學生在觀賞了自然風景后的感想)

  教師:祖國的風光是秀麗美好的,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可以培養我們對祖國的依戀之情、熱愛之情。同時,利用創設的情境對我們愛國情感的形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可展示學校開展過的活動的圖片,如歌頌祖國的演講會、詩歌朗誦會,莊嚴的升旗儀式、活躍的主題班會等)

  教師:當我們置身于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升旗儀式、主題班會、詩歌朗誦會等情境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1:每當我參加升國旗儀式,耳畔響起《義勇軍進行曲》、注目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時,我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學生2:上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愛國、頌黨、勤學”詩歌朗誦會、,還獲得第二名。在整個朗誦會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感受到一種民族的自豪感,都很激動。

  教師:所以,我們在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時,還應該善于和利用創設的情境,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受到更多的愛國情感的陶冶和教育。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二種方法與途徑。

  陶冶 培養

  利用情境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什么,它們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

  學生: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三者是緊密相聯、缺一不可的。愛國認知和愛國情感,只有化為實際行動時,才能真正顯示出它們感人的力量。

  教師:說得很好!這就是說,我們培養愛國情操不僅要在認識、了解祖國的基礎上,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而且還要拿出自己切切實實的愛國行動。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這就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三種方法與途徑。

  增進 培養

  愛國行動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拿出自己的愛國行動呢?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愛國行動就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些大的貢獻,取得一些大的成就才能算得上是愛國行動。這種認識對嗎? 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則小故事:

  (多媒體顯示材料)

  聞名中外的盧溝橋,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中外游客來這里游覽。盧溝橋上有許多石獅子,形象別致,栩栩如生,是雕刻藝術中的精品。游客們出于好奇,常常用手去撫摸石獅子,天長日久,石獅子臟了。附近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為了保護文物,使這些石獅子重放光彩,定期給石獅子洗澡。他們帶著水壺、臉盆、洗衣粉、抹布和刷子,把一尊尊石獅子洗干凈。中外游客看到紅領巾的行動,贊不絕口,少先隊員們也感到無比驕傲。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勞動,使石獅子恢復了往日的風采,為祖國做了一件好事。

  教師:可見,愛國行動也可以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小事里。實際上,愛國與否并不在于行為的輕重、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否把祖國放在首位。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介紹的兩則材料)

  教師:通過這兩則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愛國行動可以體現在各個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祖國建設的推進,將為我們青少年提供更廣闊的施展愛國行為的舞臺。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勤奮學習,增強本領,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為祖國大廈添磚加瓦。最后,讓我們記住一句名言:

  (多媒體顯示名言)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一一高爾基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這些方法,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課堂練習]

  最佳選擇題

  1、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的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這句話說明培養愛國情操需要( )。

  A、努力學習,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豐富愛國情感

  B、利用自然情境,升騰起對祖國的依戀之情

  C、利用創設的情境,產生愛國情感的體驗

  D、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2、下列活動,屬于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的是( )。

  ①看了《改革開放20年》的電視片后增進了對祖國的了解,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②學校每周一上午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③參加慶祝申奧成功的游行 ④星期天,參加美化母親河的義務勞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1、A 2、B

培養愛國情操 篇11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有關祖國的知識,如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等。

  2、準備相關的畫像、圖片、錄音磁帶及錄像資料。

  3、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入  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愛國情操的重要意義,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愛國情操有哪些重要意義呢?

  學生:有三點。第一,愛國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崇高情感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美德和高尚品格;第二,愛國情操使人精神高尚;第三,愛國情操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

  教師:對。這三點意義說明,培養愛國情操對于我們青少年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在生活實踐中應該怎樣來培養自己具有愛國情操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

  2、怎樣培養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教材內容。哪位同學能說一說,關于培養愛國情操,教材上給我們介紹了哪些途徑與方法?

  學生:教材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一是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二是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三是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回答得很正確。

  (多媒體顯示板書)

  (1)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

  (3)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三種方法,看看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正確地掌握它。

  (多媒體顯示學生活動內容)

  趣味競賽:四人小組合作,請每個小組列舉出我國的5個中國之最。

  準備時間:2分鐘。列舉不出為輸。

  (教師可讓學生當堂列舉,也可事先準備搶答題目,題目可以是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內容,形式可靈活多樣。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小組1: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都是中國的世界之最:(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國家;(2)我國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關于流星雨的記載;(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了北宋,我國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針;〈4)我國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把圓周率準確計算到小數點后7位數字的第一人;(5)我國東漢時期的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一一地動儀。

  小組2: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有:(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2)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例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3)我國不僅最早發明了指南針,而且印刷術、火藥、造紙術都是我國人民最早發明的,它們被稱為古代的“四大發明”;(4)我國古代的建筑技術也十分發達。萬里長城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5)我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

  小組3:我們小組列舉的中國之最是:(1)中國的蠶絲織品,長期令西方人羨慕不已;(2)中國的瓷器早就名揚天下,在中世紀的西方比黃金還貴;(3)中國鐵器在世界上領先了兩千年之久,其產量和質量都令西方望塵莫及;(4)中國的醫藥學自成一家,為世人所矚目;(5)中國的農學著作發表之早,數量之多為世界之最。

  小組4:我們組準備了10道競賽題,想與其他組展開擂臺賽,不知你們敢不敢應戰。下面五道題請第五組回答:(1)我們常用的陰歷,也叫農歷起源于哪個朝代?(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何時開始?(3)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哪些?(4)誰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人人豐衣足食的理想社會?(5)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是從什么演變而來的?

  小組5:農歷起源于夏朝;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四大名著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小組4:回答完全正確。下面5道題請第六組回答:(6)2∞2年我國男子足球沖出亞洲,全中國為之歡欣鼓舞,爾知道足球起源于我國的什么活動?(7)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是我國的哪一部史書?(8)請列舉出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9)請說出《離騷》、《天問》的作者是誰?(10)請舉出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

  小組6: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活動;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書指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離騷》與《天問》的作者是屈原;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是商周時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小組4:回答正確。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我們祖國的知識了解得真是不少。通過剛才有關祖國之最知識的競賽活動,以及同學們對問題的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我覺得我們祖國真是太偉大了,我愛我的祖國。

  學生2:我認為古代的中國確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我們落后了,有很多方面不如世界上發達的國家,我們應該勤奮刻苦地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教師:說得真好。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們的愛國情感是在對祖國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并隨著對祖國的認識了解,情感也越深厚。這就是“有所知,方能有所感”,“知之深,才能愛之切”的道理。而要想做到深刻地認識祖國,就必須努力學習。因此,努力學習是豐富愛國情感的重要途徑。那么,我們要學習哪些知識呢?

  學生1:要學習有關祖國的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識。

  學生2:要了解祖國在改革開放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學生3:也要了解跨入21世紀后我國建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

  學生4:黨的xx大剛剛召開,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因此我們還應好好學習黨的xx大精神。

  教師:對。那么我們怎樣進行學習呢?

  學生1:通過在學校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

  學生2:還可以通過看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學生3: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

  教師:當我們對祖國知識的了解積累得越來越多,并在我們頭腦中經過認真思考后,就會上升為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穩定而持久的愛國情操。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一種方法和途徑。

  形成 豐富 培養

  努力學習 愛國認知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體會:快樂的情境,能使人產生偷悅感;而悲哀的氣氛,會讓人產生悲痛感。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呢?

  學生1:當我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參加學校組織的迎新春聯歡活動時,心情就很愉快。

  學生2:清明節掃墓,當我置身于烈士陵園時則會產生悲壯的肅穆感。

  學生3:當我置身于考場時,就會產生一種緊張感。

  教師:這就說明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的產生也同樣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它是愛國情操形成、發展的外部條件。所以,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也是培養愛國情操的有效方法。利用情境又分為利用自然情境和利用創設的情境兩種,它們都可以陶冶愛國情感。例如,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許多名山大川、風景名勝,你去過哪些地萬呢?

  當你在欣賞這些美好的風光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學生:(略)

  (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兩名中學生在觀賞了自然風景后的感想)

  教師:祖國的風光是秀麗美好的,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可以培養我們對祖國的依戀之情、熱愛之情。同時,利用創設的情境對我們愛國情感的形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可展示學校開展過的活動的圖片,如歌頌祖國的演講會、詩歌朗誦會,莊嚴的升旗儀式、活躍的主題班會等)

  教師:當我們置身于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升旗儀式、主題班會、詩歌朗誦會等情境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1:每當我參加升國旗儀式,耳畔響起《義勇軍進行曲》、注目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時,我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學生2:上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愛國、頌黨、勤學”詩歌朗誦會、,還獲得第二名。在整個朗誦會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感受到一種民族的自豪感,都很激動。

  教師:所以,我們在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時,還應該善于和利用創設的情境,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受到更多的愛國情感的陶冶和教育。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二種方法與途徑。

  陶冶 培養

  利用情境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什么,它們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

  學生: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三者是緊密相聯、缺一不可的。愛國認知和愛國情感,只有化為實際行動時,才能真正顯示出它們感人的力量。

  教師:說得很好!這就是說,我們培養愛國情操不僅要在認識、了解祖國的基礎上,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而且還要拿出自己切切實實的愛國行動。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這就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三種方法與途徑。

  增進 培養

  愛國行動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拿出自己的愛國行動呢?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愛國行動就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些大的貢獻,取得一些大的成就才能算得上是愛國行動。這種認識對嗎? 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則小故事:

  (多媒體顯示材料)

  聞名中外的盧溝橋,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中外游客來這里游覽。盧溝橋上有許多石獅子,形象別致,栩栩如生,是雕刻藝術中的精品。游客們出于好奇,常常用手去撫摸石獅子,天長日久,石獅子臟了。附近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為了保護文物,使這些石獅子重放光彩,定期給石獅子洗澡。他們帶著水壺、臉盆、洗衣粉、抹布和刷子,把一尊尊石獅子洗干凈。中外游客看到紅領巾的行動,贊不絕口,少先隊員們也感到無比驕傲。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勞動,使石獅子恢復了往日的風采,為祖國做了一件好事。

  教師:可見,愛國行動也可以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小事里。實際上,愛國與否并不在于行為的輕重、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否把祖國放在首位。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介紹的兩則材料)

  教師:通過這兩則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愛國行動可以體現在各個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祖國建設的推進,將為我們青少年提供更廣闊的施展愛國行為的舞臺。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勤奮學習,增強本領,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為祖國大廈添磚加瓦。最后,讓我們記住一句名言:

  (多媒體顯示名言)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一一高爾基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這些方法,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課堂練習]

  最佳選擇題

  1、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的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這句話說明培養愛國情操需要( )。

  A、努力學習,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豐富愛國情感

  B、利用自然情境,升騰起對祖國的依戀之情

  C、利用創設的情境,產生愛國情感的體驗

  D、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2、下列活動,屬于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的是( )。

  ①看了《改革開放20年》的電視片后增進了對祖國的了解,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②學校每周一上午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③參加慶祝申奧成功的游行 ④星期天,參加美化母親河的義務勞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1、A 2、B

培養愛國情操 篇12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有關祖國的知識,如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等。

  2、準備相關的畫像、圖片、錄音磁帶及錄像資料。

  3、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愛國情操的重要意義,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愛國情操有哪些重要意義呢?

  學生:有三點。第一,愛國情操是中華民族的崇高情感和寶貴精神財富,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美德和高尚品格;第二,愛國情操使人精神高尚;第三,愛國情操促進青少年奮發向上.

  教師:對。這三點意義說明,培養愛國情操對于我們青少年的成長和進步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在生活實踐中應該怎樣來培養自己具有愛國情操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學習新課]

  2、怎樣培養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教材內容。哪位同學能說一說,關于培養愛國情操,教材上給我們介紹了哪些途徑與方法?

  學生:教材給我們介紹了三種方法。一是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二是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三是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回答得很正確。

  (多媒體顯示板書)

  (1)努力學習,豐富愛國情感。

  (2)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

  (3)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教師: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三種方法,看看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正確地掌握它。

  (多媒體顯示學生活動內容)

  趣味競賽:四人小組合作,請每個小組列舉出我國的5個中國之最。

  準備時間:2分鐘。列舉不出為輸。

  (教師可讓學生當堂列舉,也可事先準備搶答題目,題目可以是中國的歷史、地理、文學等方面的內容,形式可靈活多樣。目的在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

  小組1: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都是中國的世界之最:(1)我國是世界上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國家;(2)我國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關于流星雨的記載;(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的國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到了北宋,我國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針;〈4)我國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把圓周率準確計算到小數點后7位數字的第一人;(5)我國東漢時期的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一一地動儀。

  小組2:我們列舉的五個中國之最有:(1)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2)我國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例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等;(3)我國不僅最早發明了指南針,而且印刷術、火藥、造紙術都是我國人民最早發明的,它們被稱為古代的“四大發明”;(4)我國古代的建筑技術也十分發達。萬里長城是古代世界最偉大的工程之一,趙州橋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5)我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孫子兵法》。

  小組3:我們小組列舉的中國之最是:(1)中國的蠶絲織品,長期令西方人羨慕不已;(2)中國的瓷器早就名揚天下,在中世紀的西方比黃金還貴;(3)中國鐵器在世界上領先了兩千年之久,其產量和質量都令西方望塵莫及;(4)中國的醫藥學自成一家,為世人所矚目;(5)中國的農學著作發表之早,數量之多為世界之最。

  小組4:我們組準備了10道競賽題,想與其他組展開擂臺賽,不知你們敢不敢應戰。下面五道題請第五組回答:(1)我們常用的陰歷,也叫農歷起源于哪個朝代?(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何時開始?(3)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哪些?(4)誰在《桃花源記》中虛構了一個人人豐衣足食的理想社會?(5)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是從什么演變而來的?

  小組5:農歷起源于夏朝;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商朝;四大名著包括《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了《桃花源記》;漢字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的。

  小組4:回答完全正確。下面5道題請第六組回答:(6)2∞2年我國男子足球沖出亞洲,全中國為之歡欣鼓舞,爾知道足球起源于我國的什么活動?(7)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是我國的哪一部史書?(8)請列舉出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創始人?(9)請說出《離騷》、《天問》的作者是誰?(10)請舉出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

  小組6: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活動;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稱的史書指的是司馬遷的《史記》;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離騷》與《天問》的作者是屈原;我國古代有名的青銅器是商周時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小組4:回答正確。

  教師:看來同學們對我們祖國的知識了解得真是不少。通過剛才有關祖國之最知識的競賽活動,以及同學們對問題的回答,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1:我覺得我們祖國真是太偉大了,我愛我的祖國。

  學生2:我認為古代的中國確實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現在我們落后了,有很多方面不如世界上發達的國家,我們應該勤奮刻苦地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教師:說得真好。正所謂“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們的愛國情感是在對祖國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并隨著對祖國的認識了解,情感也越深厚。這就是“有所知,方能有所感”,“知之深,才能愛之切”的道理。而要想做到深刻地認識祖國,就必須努力學習。因此,努力學習是豐富愛國情感的重要途徑。那么,我們要學習哪些知識呢?

  學生1:要學習有關祖國的歷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識。

  學生2:要了解祖國在改革開放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學生3:也要了解跨入21世紀后我國建設和發展的宏偉藍圖。

  學生4:黨的xx大剛剛召開,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因此我們還應好好學習黨的xx大精神。

  教師:對。那么我們怎樣進行學習呢?

  學生1:通過在學校進行系統的知識學習。

  學生2:還可以通過看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來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學生3:還可以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

  教師:當我們對祖國知識的了解積累得越來越多,并在我們頭腦中經過認真思考后,就會上升為對國家和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穩定而持久的愛國情操。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一種方法和途徑。

  形成      豐富      培養

  努力學習    愛國認知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我們都會有這樣的一種體會:快樂的情境,能使人產生偷悅感;而悲哀的氣氛,會讓人產生悲痛感。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呢?

  學生1:當我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參加學校組織的迎新春聯歡活動時,心情就很愉快。

  學生2:清明節掃墓,當我置身于烈士陵園時則會產生悲壯的肅穆感。

  學生3:當我置身于考場時,就會產生一種緊張感。

  教師:這就說明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的產生也同樣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它是愛國情操形成、發展的外部條件。所以,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也是培養愛國情操的有效方法。利用情境又分為利用自然情境和利用創設的情境兩種,它們都可以陶冶愛國情感。例如,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許多名山大川、風景名勝,你去過哪些地萬呢?

  當你在欣賞這些美好的風光時,你有什么感受呢?

  學生:(略)

  (全班同學進行交流。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兩名中學生在觀賞了自然風景后的感想)

  教師:祖國的風光是秀麗美好的,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可以培養我們對祖國的依戀之情、熱愛之情。同時,利用創設的情境對我們愛國情感的形成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可展示學校開展過的活動的圖片,如歌頌祖國的演講會、詩歌朗誦會,莊嚴的升旗儀式、活躍的主題班會等)

  教師:當我們置身于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升旗儀式、主題班會、詩歌朗誦會等情境中,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1:每當我參加升國旗儀式,耳畔響起《義勇軍進行曲》、注目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時,我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學生2:上學期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愛國、頌黨、勤學”詩歌朗誦會、,還獲得第二名。在整個朗誦會的過程中,我一直都感受到一種民族的自豪感,都很激動。

  教師:所以,我們在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時,還應該善于和利用創設的情境,積極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受到更多的愛國情感的陶冶和教育。這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二種方法與途徑。

  陶冶      培養

  利用情境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什么,它們之間是怎樣一種關系?

  學生: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個要素是:愛國認知、愛國情感、愛國行為。愛國認知是愛國情操的基點,愛國情感是愛國情操的核心,愛國行為是愛國情操的歸宿。三者是緊密相聯、缺一不可的。愛國認知和愛國情感,只有化為實際行動時,才能真正顯示出它們感人的力量。

  教師:說得很好!這就是說,我們培養愛國情操不僅要在認識、了解祖國的基礎上,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而且還要拿出自己切切實實的愛國行動。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這就是我們培養愛國情操的第三種方法與途徑。

  增進      培養

  愛國行動    愛國情感    愛國情操(板書)

  教師: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拿出自己的愛國行動呢?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愛國行動就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些大的貢獻,取得一些大的成就才能算得上是愛國行動。這種認識對嗎? 下面請同學們看一則小故事:

  (多媒體顯示材料)

  聞名中外的盧溝橋,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中外游客來這里游覽。盧溝橋上有許多石獅子,形象別致,栩栩如生,是雕刻藝術中的精品。游客們出于好奇,常常用手去撫摸石獅子,天長日久,石獅子臟了。附近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為了保護文物,使這些石獅子重放光彩,定期給石獅子洗澡。他們帶著水壺、臉盆、洗衣粉、抹布和刷子,把一尊尊石獅子洗干凈。中外游客看到紅領巾的行動,贊不絕口,少先隊員們也感到無比驕傲。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勞動,使石獅子恢復了往日的風采,為祖國做了一件好事。

  教師:可見,愛國行動也可以體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小事里。實際上,愛國與否并不在于行為的輕重、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我們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否把祖國放在首位。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中介紹的兩則材料)

  教師:通過這兩則材料,我們可以看出,愛國行動可以體現在各個方面,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祖國建設的推進,將為我們青少年提供更廣闊的施展愛國行為的舞臺。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勤奮學習,增強本領,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為祖國大廈添磚加瓦。最后,讓我們記住一句名言:

  (多媒體顯示名言)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

  一一高爾基

  [課堂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培養愛國情操的途徑和方法。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這些方法,努力培養自己的愛國情操,肩負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

  [課堂練習]

  最佳選擇題

  1、秋瑾說:“但凡愛國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國的文字、歷史即不能生愛國之心。”這句話說明培養愛國情操需要(   )。

  a、努力學習,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豐富愛國情感

  b、利用自然情境,升騰起對祖國的依戀之情

  c、利用創設的情境,產生愛國情感的體驗

  d、在報國的實際行動中,增進愛國情感

  2、下列活動,屬于利用情境陶冶愛國情感的是(   )。

  ①看了《改革開放20年》的電視片后增進了對祖國的了解,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②學校每周一上午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  ③參加慶祝申奧成功的游行   ④星期天,參加美化母親河的義務勞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參考答案:1、a   2、b

培養愛國情操(通用12篇) 相關內容:
  • 我們愛國旗(通用4篇)

    [教學目標]1.通過欣賞《國歌》和學唱《我們愛國旗》,培養學生尊敬國旗和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思想感情。2.讓學生在《聽聽走走》游戲中,復習鞏固四分音符的節奏。3.學會用拍腿、拍肩的動作表現四分音符。[課時安排]本課用3教時完成。...

  •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精選7篇)

    學習目標:1、記住五四愛國運動的導火線、時間、地點、領導人、口號、主力軍的變化、運動中心的變化、結果、意義。中共一大的內容、意義。2、通過五四愛國運動的口號,理解五四愛國運動的性質 。...

  • 愛國的絕唱——談陸游的《示兒》詩(精選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轉載點擊數:64愛國的絕唱——談陸游的《示兒》詩 作者:齊治平 陸游(1125-12XX年),字務觀,號放翁,是我國杰出的愛國詩人。...

  • 愛國情操的表現 教學設計(精選6篇)

    教學目的:了解愛國情操是一種世界性的情感,知道愛國情操的多種表現。培養學生分析與評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提高對愛國情操的認識和評價能力。教學重點:愛國情操的主要表現。教學難點:對自己祖國尊嚴的捍衛。...

  • 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精選4篇)

    愛國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學目標認知目標知道情操是情感的升華,知道愛國情操是高尚的道德情操,識記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過程與方法通過列舉事例,認識構成愛國情操的三大要素。...

  • 愛國小英雄(通用4篇)

    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王樸的故事。2.知道王樸是為祖國、為人民而英勇獻身的。情感:敬佩,愿意向學習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精神。教學建議教材分析: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一、二年級“熱愛祖國”德目中的“知道的故事,并愿意向他們學習”是...

  • 立志培養愛國情操(精選7篇)

    [課前準備]1、讓學生收集有關祖國的知識,如祖國之最、祖國的世界之最等。2、準備相關的畫像、圖片、錄音磁帶及錄像資料。3、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 第十八課 五四愛國運動

    第十八課 五四愛國運動基礎知識:“二十一條”;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五四運動;五四精神。重點難點:1.重點分析:對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的理解是本課的重點。...

  • 第四單元第18課五四愛國運動教學設計

    第四單元內憂外患與中華民族的奮起第16課五四愛國運動教學目標:一、基本知識熟悉五四運動的背景、過程和影響,理解五四精神的實質。二、能力和方法1、通過分析五四運動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認識民族精神對國家命運和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

  • 少年愛國者閱讀練習答案

    閱讀能力是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考察,做好閱讀題的練習對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少年愛國者閱讀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少年愛國者》閱讀原文①一艘法蘭西輪船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駛往意大利的熱那亞。...

  • 五四愛國運動說課稿

    《五四愛國運動》是岳麓版高一歷史17課的內容。現就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幾個部分加以說明。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上承辛亥革命即舊民主主義革命,下啟五四運動以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中國新民...

  • 第11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第11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單項選擇1.五四運動爆發的時間是( )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2.五四運動的導火線是( )a、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b 、簽定“二十一條” c、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d、新文...

  • 2020年建國70周年弘揚愛國主義的優秀作文素材精選

    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是鄧小平爺爺說的話,也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信仰。...

  • 第18課 五四愛國運動

    第16課 五四愛國運動 【課程標準】概述五四運動的史實,認識其對中國社會變革的影響。【課標解讀】應掌握五四運動的原因、過程、意義。重點掌握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臺。...

  •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學案

    第10課 五四愛國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五四運動的背景、內容(時、地、人、口號等)、結果及其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意義;掌握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概況。...

  • 七年級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真人毛毛片毛片 | 93在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男女做爰高清全过小说 | 国产系列精品av | www.精品国产 | 国产剧情息子绝伦中文字幕 | 精品久久日本影视一区 | 日欧137片内射在线视频播放 | 91高跟黑色丝袜呻吟在线观看 |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 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 |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岛国av | 久久99热人妻偷产国产 | 九九天堂 | 最近在线更新中文字幕3 | 免费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91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做暖暖小视频免费xo | 免费的成年私人影院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 国产超碰久久av青草 | 粉嫩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天堂网久久 | 国内少妇毛片视频 | av免费看在线 | 伊人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 强行征服邻居人妻 | 亚洲成AV人在线视达达兔 | 好紧好湿好爽免费视频 | 一女4黑人囗交 |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美国 | 老司机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 |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 | 97伦片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 欧洲成在人线视频免费 |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