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敢問家長做好準備了嗎
又到了一批新的小寶寶入園的年齡了,敢問一下這些寶寶的家長孩子入園你做好準備了嗎?對于這些有問題有一些是由家長來完成的,讓我們來學習一下到底有哪些是需要家長們來完成的。
心理準備
1.帶孩子參觀幼兒園
入園前,您應該帶孩子去幼兒園,觀看小朋友們活動、玩耍,使孩子逐漸有“幼兒園”的概念,熟悉幼兒園的環境。為孩子報名后,應該帶孩子去看他的班組、屋里的玩具、睡的小床、洗手和小便的地方……再帶孩子去院子里看看花草、木馬、滑梯等等。這樣,孩子會對幼兒園有直觀的美好感受,有助于在心理上向往幼兒園生活。幼兒教育
但是,注意不要直接而過分地夸大幼兒園生活的美好,以免給孩子造成錯覺。
2.幫孩子認識小伙伴
在孩子正式入園前,家長應該幫助孩子認識同一個班級的伙伴,只要認識一兩個就可以。這樣,孩子在進入幼兒園時,班級里熟悉的伙伴會減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讓孩子容易適應群體生活。
1. 孩子能獨立吃飯嗎?
孩子不能獨立吃飯并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而往往是家長沒有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造成的。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孩子會把飯灑得到處都是,也不必由于孩子會吃得臉上、手上、衣服上都是油漬而嫌麻煩或者不衛生,可以事先準備一些物品從而避免事后遺留很多家務。如果,在孩子飯桌周圍鋪一些廢紙接灑出的飯粒,使用打不破的碗,給孩子穿上易清洗的“吃飯服”。
如果孩子不能自己吃飯,可按下面的步驟來指導孩子。
◆教孩子使用勺子的方法。幼兒教育
◆教孩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用勺子盛飯,放到嘴里。
◆教孩子吃一口飯,再吃一口菜。
◆教孩子咀嚼的方法。學會細嚼慢咽,吃完一口,再吃一口,速度要適當,咀嚼時不發出響聲。
◆教孩子咽下最后一口飯菜后,將勺子放在碗里。
孩子剛開始自己吃飯時,可以由家長端著碗,孩子自己用勺子吃。當孩子初步學會自己吃飯后,成人就應該在一旁指導,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幼兒教育
2. 孩子會自己大小便嗎?
新入園的孩子常把褲子尿濕了或把大便弄到褲子里。這主要是由于大多數孩子不會獨立上廁所。
要孩子學會上廁所,首先要解除他的緊張心理,告訴孩子,你已經長大了,能自己上廁所了。
◆模擬練習:在平地上擺兩塊磚,它們中間離開一定距離。家長和孩子比賽上、下、蹲下、起來的動作,并逐漸加寬兩塊磚中間的距離和高度。孩子照著做了,家長要表揚。
◆告訴孩子,蹲坑比便盆更方便、干凈。幼兒教育
◆告訴孩子憋便的害處,注意觀察孩子大便的規律,讓孩子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只要孩子能夠把手洗干凈(包括手心、手背、指頭、指縫、手腕等)則說明孩子已經學會洗手,不必過分關注洗手的先后步驟。如果您不知道怎么辦,下面提出的方法可供參考。
◆成人幫助挽好袖口。
◆打開水龍頭,把兩手沖濕,擦上肥皂。開始可由成人給擦肥皂,逐漸教會孩子擦肥皂的方法。
◆洗手:兩只手心相對搓,搓出肥皂泡后,右手搓左手背,左手搓右手背。左手握住右手手腕轉圈,從手腕轉到手掌再到手指尖,右手同左手動作一樣。兩手五指分開,手指交叉洗手指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