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服裝”說課稿(通用2篇)
“設計服裝”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做一回服裝設計師》是江西版八年級新教材第7章的內容,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材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服裝整體風格的認識以及對著裝美的鑒賞,進行服裝設計。它將美術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
2、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中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出發,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
⑴、了解基本的服裝文化。
⑵、了解服裝設計的基本知識。
能力目標:
⑴、提高學生對著裝美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⑵、運用所學知識嘗試進行服裝設計練習。
發展目標:
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⑵、培養學生的團體精神及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
⑴、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心態、生活信息和審美情趣。
⑵、在欣賞與實踐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教學重點和難點:
八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造型能力和色彩的基礎知識,形成了自己基本的審美傾向,所以確定本課的重點是:服裝文化的基本知識和設計思路。難點是:運用所學知識嘗試進行服裝設計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因而采用制作的輔助教學,在教法上主要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體驗法:
教師和學生分別展示服裝的影視或圖片資料,體驗不同職業、款式、造型、色彩等服裝因素及文化意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服裝設計的興趣。
2、演示法:
教師或學生對服裝設計的表現形式進行演示,可以讓學生比較直觀的學習用不同材料表現服裝設計制作的方法和效果。
(二)學法
主要是利用展示服裝設計相關的知識內容、圖片資料以及設計的過程,對學生進行“觀察、繪畫、剪帖”的方法給予指導。
三、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首先利用視頻展示時裝秀片段,讓學生直觀感受服裝帶來的美感,讓學生發現美。接著過度談話:(服裝,最初是為御寒而出現的,它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個人的審美和素質的體現。服裝通過款式、圖案、色彩、面料和配飾等因素,反映出著裝者的時代、地域、民族、職業、生活信念和審美趨向。那么,大家想知道怎樣合理的設計制作服裝,才能穿出自己的品位來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做一回服裝設計師吧。)
板書課題:做一回服裝設計師
(二)新課教學
1、感知課文,結合同學們收集的資料,并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問題:你喜歡怎樣的.服裝?你還了解哪些職業服裝?)
2、教師利用簡單介紹服裝設計過程的幾個環節:
⑴、服裝的款式造型設計
⑵、服裝的色彩搭配設計:(同類色、對比色、近似色)
⑶、服裝面料的選擇:(如:棉質、柔軟等)
3、教師利用展示用各種材料、形式所表現的服裝效果的圖片,引導學生對本校設計服裝的課堂實踐:
⑴、效果圖的繪畫:
⑵、用簡練的線條勾畫人體的輪廓,用碎布或彩紙剪貼服裝。
⑶、根據自己的設計稿,利用手中的廢舊才材料進行裁剪制作。
(三)評價與欣賞
收集學生作品,讓學生把設計好的作品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
1、在這次服裝設計制作中,你主要側重哪部分的設計?(款式、圖案、色彩、面料和配飾)
2、在這次服裝設計制作中,你與同學的交流和協作方面有什么感受?
(四)課后延伸
1、辦一個服裝設計作品展或以班為單位進行服裝發布展示表演。
2、能留心觀察周圍人們的著裝,感受服裝的美感。
3、運用所學的知識購買和定做衣服。
四、教學反思
課外我要求學生在對學生裝特色認識的基礎上,為我校設計校服,使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更加熟悉掌握本課內容,使他們留意并感受生活中的美感。
五、板書設計
做一回服裝設計師
一、服裝設計過程的幾個環節:
⑴、服裝的款式造型設計
⑵、服裝的色彩搭配設計:(同類色、對比色、近似色)
⑶、服裝面料的選擇:
二、服裝設計的表現形式、方法
⑴、效果圖的繪畫:
⑵、用簡練的線條勾畫人體的輪廓,用碎布或彩紙剪貼服裝。
⑶、根據自己的設計稿,利用手中的廢舊才材料進行裁剪制作。
“設計服裝”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我今天說的內容是人教版十二冊美術課本第5課——《我設計的服裝》,教材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學習設計制作服裝,這篇課文屬于“設計和應用”領域。
服裝的樣式千姿百態,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五彩繽紛。服裝設計更是一門藝術,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學習設計、制作服裝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課程評價的主要依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包括認知領域、技能領域和情感領域三個方面。具體內容為:
1、認知目標:了解服裝設計的基本知識,掌握最基本的款式設計、色彩設計以及整體搭配能力。
2、技能目標:運用所學知識,通過合作,用準備的材料設計制作一款美觀、新穎、獨特的個性服裝。
3、情感目標:欣賞服飾作品,體驗服裝款式、色彩的藝術美,理解服裝在生活中不同場合的審美與運用,同時,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意識。
關于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認為最能體現課題目標的部分就是課堂教學的重點部分,因此我根據本課教學內容,制定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服裝的設計和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個性服裝的設計和制作,尤其是服裝設計中的款式、色彩及搭配的能力。
我之所以把這個作為重點,是因為我覺得既然是服裝設計,那么設計的方法和步驟是重要的、該掌握的。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富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服裝來。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教學方法的優化原則和本課內容特點,我主要采取了多媒體演示、啟發引導和示范指導。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只要能夠達到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我認為并無一定之規,根據教和學需要,還交替綜合運用局部探求法、范例教學法、觀賞法等常用教學方法。
2、學法
著重指導學生通過討論交流,互助合作,自己動手實踐以“畫、剪、貼、拼、卷”等方法,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制作富有創意的個性服裝。
本節課需要準備電腦多媒體課件、彩紙和幾個布娃娃。學生準備的材料有各種廢舊塑料、報紙、彩紙、膠水、剪刀等。
三、說教學流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簡述如下:
(一)、引導階段
1、欣賞周圍同學的服裝。你最喜歡班上哪個同學的服裝,你對哪一部分特別感興趣?
2、欣賞中國古代的服飾,介紹古代服飾的面料及特點。
總結: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服裝不僅可以防寒,而且可以美化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
欣賞布娃娃,學生交流討論布娃娃服飾的特點,研究制作方法,并想一想,如果讓你來做,你還能想出哪些方法。
4、欣賞學生制作的服裝作品。多媒體展示學生制作的服裝作品。并總結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
(二)、發展階段
動手做一做,為組內一模特設計一款別致新穎的服裝。
1、討論技法,掌握技能。
提示:1、你想為他設計什么樣款式的服裝?2、準備用什么樣的材料,用什么方法來制作?3、用什么樣的紋樣來裝飾點綴服裝?
2、動手嘗試,小組合作完成作品。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互評。
4、作品展示。
5、教師小結。
(三)、課后拓展。
女同學可為自己心愛的布娃娃縫制衣服。
四、說教學理念
1、以學生發展為根本,使學生形成基本美術素養。本課通過欣賞及動手實踐,既使學生了解了服裝的基本常識,又增進了學生對服裝藝術美的感知力。
2、關注學生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課堂上從學生的衣著打扮說起,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美,只要我們有善于觀察的眼睛,一定能發現生活中的美,也一定能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把生活打扮得更精彩。
3、加強綜合性學習,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認識美術。通過多媒體展示,欣賞了中國古代的服飾,對服飾文化有所了解,感知服飾文化的發展變化。
4、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作品設計和展評活動中,通過小組合作、師生討論和學生互評,創設良好的情感交流氛圍,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