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課例
美術教案-服裝設計課例《自己設計時尚的服裝》
教學理念:
現代基礎教育以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為目標,在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中,我們不難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偏向學科知識的機械記憶、淺層次理解和簡單應用層面上開展教學活動,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他們很少有機會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學生的學習如何提高?素質教育如何進課堂? 美術學科是一個綜合類學科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中,我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使之成為學生開放性學習活動的 一個新的空間。
《自己設計時尚的服裝》是根據最新的新課程標準自編的一堂課,在編制過程中,
我有意識的降低教材的難度,盡可能的避免專業化,教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深入淺出,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來啟發學生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堂課我以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審美活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開發創新潛力。作業的練習中,學生可以毫無顧慮、自由自在的進行設計、表演,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在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掌握知識與技能。
服裝與人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被稱為人的“第二皮膚”。服裝的產生,首先是為了御寒、遮體的實用需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對服裝的審美要求不斷的加深。中學生正處于蓬勃的青春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現在的中學生對“美”的認識逐漸提高,他們不但懂得美,更懂得怎樣通過服飾來表達自己的美,表達自己的個性。這節課中,我作為教師,當作為學生學習知識的指導者,引導他們以探究的方式去發現各種關于服裝的問題,研究解決自己發現的問題。我不再局限于課本,更多的是讓學生與現實生活、社會背景相聯系,通過服裝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生親身體驗設計服裝的樂趣,豐富他們的校園生活,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這堂課中我采用的是綜合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學習方法。綜合性表現在將服裝與社會學科、音樂表演、現實生活、歷史背景等相聯系;探究性學習是學生自己根據資料對我國歷代服裝和各民族服裝進行探究,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運用合作性學習在于學生以六人小組合作,共同學習知識,共同完成作業。
教學方案:
[課 時]
1課時
[課 型]
綜合課 (知識、欣賞、實踐)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歷代服裝和我國各民族服裝的發展,培養學生對服裝設計的興趣及對“美”的感悟。
2、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自己家鄉的服裝特色來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
3、 技能目標:讓學生通過練習來表達自己的個性,讓他們體會到親手設計服裝的樂趣。
[教學內容和重點難點]
1、 教學內容:學習服裝知識,設計制作服裝。
2、 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 難點:引導學生對服裝進行大膽的設計、制作。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學)
1、為學生準備手頭資料。
2、為學生準備布、剪刀等工具。(或學生自己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將同學進行分組,六人一組并選出組長和模特
二、導入新課:
1、播放服裝大賽表演vcd,讓學生感受時尚生活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