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美術教案第8課 生活中的圖表
第8課 生活中的圖表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是統計表和示意圖的結合。人類在沒有語言、文字之前就會結繩記事,從原始圖表到文字語言再到現代圖表,圖表和文字共同創造了人類燦爛的文明。在信息高速傳播的今天,生活中處處可見豐富多彩、形態各異的圖表,大到地圖、路標、站牌,小到公式、鐘表,圖表已成為現代社會幾與人之間相互交流與溝通的重要視覺語言形式,與文字語言相比,圖表更形象、更直觀、更具體,同時也更富有世界性意義。圖表設計要具備準確性、可讀性和藝術性三個基本特征。圖表的設計制作包含很多知識,既有理性的數據統計分析,又有感性的視覺審美,學生通過課前收集各種圖表,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結合運用數學學科的一些知識做數據統計,利用天然貝殼、各種色彩紙畫、剪、貼,設計制作的圖表既美觀又實用,不僅美化了生活,而且提高了審美能力。
1、教學目標
體驗與發現:深人生活,在收集統計數據、觀察記錄事物變化的過程中養成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
實踐與創造:采用一種新穎的方法設計課程表、日歷、鐘表等,表現獨特的創意。
欣賞與評價:學會從實用、美觀的角度來評價設計,體現出設計形式美。
2、學習內容
本課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見課本34~35頁。
(1)欣賞各式各樣的圖表:貝殼日歷、路牌標識、課程表、公園游覽圖表等,體悟圖表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2)理解圖表的三個特性:準確性、可讀性、藝術性。
第二部分:見課本36~37頁。
學習圖表設計的各種方法,圍繞一個主題,小組合作設計圖表。
3教學重點
圖表設計方法。
4教學難點
圖表數據統計、創意制作。
5、建議課時:1課時
二、教學過程設計與案例
案例(一)適用于農村學校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
觀察、記錄事物的變化,制作圖表。
1、課前準備
教具:各種圖表范例。
學具:課前根據選定的圖表主題,收集信息樣本,如小蝌蚪、蠶紙、豆子等實物,記錄其變化;各種制作材料。
2教學思路
(1)事先布置學習任務。
教師:把學生分成4人一組,各組自行選定圖表的課題。
學生:可以請教生物、勞技老師或者家長,尋求技術指導。
(2)數據統計途徑。
a到家鄉個體專業戶的養殖場、手工作坊(不要去鞭炮作坊)
觀察記錄,或者自己創造條件,到自然中尋找。
b、留心記錄每天的天氣變化。
(3)課堂點撥知識點。
a欣賞課本上的圖表。思考:圖表設計要具備哪些要求?
漂亮實用的圖表是用什么方法做出來的?
你準備采用哪種方法設計?
b實用——要求數據科學、易于認讀。美觀——要求材料新穎,方法獨特。
c除了課本上的7種方法以外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
(4)用手繪或紙貼的方式設計圖表。
a、小組集體制作一份圖表,要有創意:注意色彩的對比與協調。
b、教師巡視指導。
(5)展示、評議作業。
從圖表的功能、創意、工藝、裝飾等幾個方面來評價同學的制作。
(6)課后拓展。
根據最近一周的天氣變化情
況制作一份圖表。
案例(二)適用于城市學校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方法
小組合作,教師引導。
1、課前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事先調查全班學生的色彩愛好或近一段時期彩票的中獎號碼,鉛筆、水粉工具、彩卡、剪刀,雙面膠。
2、教學思路
(1)導人新課:播放天氣預報的片段。
教師:我們可以很準確、迅速地了解各地的天氣狀況,這就是阻表的功勞。圖表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你能舉出一些實際的例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