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美術教案第3課 情感的記錄
第3課 情感的記錄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繼第二課《身邊的物品》之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第二塊面,用鉛筆淡彩的方式去表現靜物。提高學生在用單色表現身邊物品的同時,用色彩去豐富畫面的效果,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其靜物的內容則還是以學生經常能接觸到的,易于表現的,并具有一定情趣的物品,如花卉、水果、餐具等.色彩作為情感的記錄。教材啟示學生在表現靜物時可以看到什么色彩就用什么色彩,也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和需要改變物體的色彩,如用暖色系列去表現,它會使人聯想到太陽、火焰、熱血等,作品給人以一種溫暖、熱烈、活躍的情感,如用冷色系列去表現,它會使人聯想海洋,藍天、冰雪、月夜等,給人以一種陰冷、寧靜、深遠的感覺;如用對比的顏色去表現,會使人感到強烈、豐富、飽滿的感覺;和諧的色彩會有一種協調平靜的美感。對色彩的喜愛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心情而異的,所以說,對色彩的表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是自由的。該課的主旨是在鉛筆素描的基礎上,學生可自主選擇工具材料、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自主選擇喜歡的表現方法,淡淡地記錄物體的色彩,并能給予作品某種感情色彩。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分析教材的各種圖片,解讀每一張圖片呈現的色彩感覺、主體色調、各種工具材料運用產生的不同畫面效果,不同的表現方法和構圖產生的各種不同含義,有的明快、有的清靜、有的灑脫、有的嚴謹、有的朦朧。有勾線填色、有水粉、水彩畫法、有色彩協調的、有用對比色表現的等等。在室內寫生的基礎上,教材更關注的是讓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里選擇感興趣的花草進行寫生,他不在于畫的本身,而在于培養學生對一草一木細致的觀察分析,可以用自己喜歡的色彩去表現。教材精選了國外大師的作品、學生的作品和國內畫家的作品,在欣賞的同時,主要幫助學生理解在表現色彩靜物時,可以不局限于對象的客觀描寫,更注重畫面所要傾訴的情感、注重個人的體驗和感受的表達;二是在運用工具材料的選擇上可多樣性,三是在構圖上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構圖形式,可適當考慮物體的搭配和組合,四是在色彩的運用上適當考慮畫面的色調。為幫助學習,教材中設計了兩個活動,一個是讓學生分組擺放靜物、用鉛筆構圖,練習淡彩表現。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繪畫工具,走出教室,表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教學中建議教師在欣賞圖片時進行師生之間的交流、評述、了解色彩在畫面中所起的作用,滲透色彩知識與表現方法,從而進一步理解藝術作品能夠較好地表現生活、表達情感。
教學目標
①懂得色彩的協調與對比關系對表現人的情緒、情感中所起的作用。
②能嘗試用自己喜歡的色彩繪畫工具,來表現自己感興趣的物品,培養學生大膽嘗試、勇于創新的品質。
教學重點
①色彩與情感的關系。
②學習色彩在素描作品上的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
在實物面前如何運用主觀色彩,恰當地搭配以傳達個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兩課時)
(第一課時)
1、課前準備
教師:
收集凡高的《向日葵》、《星月夜》等代表作以及多幅以淡彩手法表現的繪畫作品;收集若干表現人的喜、憂、哀、樂等情緒的音樂片段;準備一張表現“書桌一角”的鉛筆素描稿;實物投影儀或多媒體課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