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美術向日葵
課題
向日葵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課時
11-12
教
學
目
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色彩及色調給人的感受。
讓學生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讓學生學會多角度的欣賞美術作品,能夠分析美術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義。
重
點
突破學科本位,建立美術、音樂、文學問的彼此聯系,實行跨學科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
難
點
發展學生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并把所學色彩知識大膽運用到實踐當中去。
教
具
多媒體電腦、不同風格的音樂片段、描繪不同季節的文學作品片段凡·高的代表作等。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1 .復習上節課所講的部分內容。
2 .播放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文學作品片段。投影儀分別打出四季景色圖片。
4 .學生練習,老師巡回輔導,多媒體電腦連續播放四季的景色,給學生提供參考。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提示學生在練習過程中, (1) 既抓住四季色彩的共性,同時也要有個性的發揮。如秋天,有的關注的是晴朗的天空、金色的大地、豐收的果實,畫面呈現明朗歡快的色調。有的則關注秋風、秋雨、落葉,畫面呈現出寂寥、悲涼的色調。 (2) 注意畫面筆觸的變化,筆觸與色彩的結合。
作業完成,通過實物投影儀,請兩三位同學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分析:說明四季給自己怎樣的感受,為什么采用這些顏色、筆觸來表現。
3 .用色彩和筆觸表現自己對四季的感受。提示:無需具體形象,用單純的色彩組合,大膽嘗試色彩的混合使用。感受。
5 .學生自評作業并進行課堂總結。
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評價。評價目的:鼓勵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
引導學生表述對四季變化的情緒.
在多媒體的作用下,學生的視、聽、想等立體感官同時產生作用,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評價是要關注學生的個性、感受,鼓勵學生,使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機會和希望。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加深學生對色彩的心理效應的認識。并通過色彩、筆觸去體會中外優秀美術作品豐富的精神內涵。
課后總結:
通過兩課時的學習、欣賞、練習,學生大都能體會到不同的色彩筆、觸能表達不同的情感。但不足之處是在學習、練習過程中發現: (1) 學生腦海中形成的概念化的東西太多,如:春就是一片綠,夏就是一片紅,秋就是一片黃等。缺乏創造性。 (2) 練習過程中發現學生駕馭色彩的能力不強,因此不能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畫面色彩、筆觸都比較單調,缺少變化。針對以上情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將進一步鼓勵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多欣賞一些中外繪畫名作,從中汲取營養,拓寬視野,增長見識。
學生自己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小結。
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小結,加深對色彩的認識。
課后反思
畫面色彩、筆觸都比較單調,缺少變化。針對以上情況,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將進一步鼓勵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多欣賞一些中外繪畫名作,從中汲取營養,拓寬視野,增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