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七年級美術教案第3課 情感的記錄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自己喜歡的色彩靜物作品數張;毛筆、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彩色鉛筆等。
2、教學策略
引導階段:
(1)請學生就自己平時的感受,談一談自己在情緒處理方面的經驗。
(2)播放音樂片段,請學生通過欣賞來時論音樂家是用怎樣的樂曲來打動人的情感的,展示優秀繪畫作品,請學生討論分析:繪畫是借助哪些表現語言來反映畫家情感的。
(3)通過圖片展示,文字說明,分析畫面色彩組成、介紹色彩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規律。
(4)試分析繪畫中的客觀再現與主觀表現的不同,色彩對于表現情感的作用。
體驗階段:
(1)欣賞多張不同表現內容和表現方法的淡彩繪畫作品,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畫面的效果,討論作品的風格特點。
(2)教師在準備好的鉛筆素描稿上,用水彩顏料進行演示,了解淡彩的表現過程與方法。
(3)請學生根據自帶的色彩靜物作品,選擇喜歡的工具,嘗試用淡彩畫的表現步驟和方法來進行色彩改變或臨摹。
總結歸納階段:
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和體驗,根據自己在練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交流。
3教學評價
學生能否積極參與繪畫作品中的色彩討論;學生能否按自己的愿望去改畫作品。
4活動要求
(1)收集的音樂片段代表性要強,能較直觀地激發學生參與判斷的興趣。
(2)淡彩作品可通過上網搜尋查找,內容可以是風景、靜物、卡通人物或動物。(3)學生在收集色彩靜物作品時,不宜選擇太復雜的、容易挫傷和降低學生在臨摹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作品。或者由教師進行色彩靜物作品的收集,按照每班2~4人一張,從網上收集若干張,打印成彩色統一尺寸,并封塑保存。
(第二課時)
1、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多張不同表現形式、不同表現工具的色彩靜物作品;收集盡可能多的色彩表現工具。
學生:水粉顏料、調色盤、毛筆或彩色水筆、彩色鉛筆、油畫棒等等,按組帶好若干支塑料花或真花及放置的容器。
2、教學策略
引導階段:
請學生就自然界中的各種顏色,談談自己喜歡的色彩,說明原因。請學生再根據自己平時表現色彩的感受,談談自己喜歡的色彩表現工具。
體驗階段:
(1)展示欣賞多張不同表現形式、不同表現工具的色彩繪畫作品。
(2)請學生將自帶的花和容器擺放于課桌上,以4~6人為一組,討論花卉的組合搭配。
(3)學生根據不同的角度,直接用主觀色彩表現靜物。
總結歸納階段:
(1)用色彩表現對象時,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第一感受畫出來,而不是純粹地模仿實物。可根據自己的感受適當對顏色、形狀作夸張、變形。色彩表現時,恰當使用各種工具、材料。如水粉、水彩使用時,要注意顏色的調配及與水的比例;彩色鉛筆使用時,要注意用筆的輕重、濃淡等。
(2)展示的色彩繪畫作品,表現形式和表現工具要豐富多樣,有利于學生觀察比較,從中獲得自己喜歡的表現工具和形式,提高學習積極性,激發創作欲望。花和容器的擺放主要根據學生討論商量的意見,選擇自己喜歡的角度和喜歡的內容表現。
3、教學建議
還可讓學生帶著繪畫工具走出教室,到校園里尋找自己喜歡的花草進行寫生,并將其色彩個性化,用文字記錄觀察和表現的過程。
三、學習評價建議
(1)能否通過對色彩知識的了解,學會欣賞和理解色彩繪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