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shù)學教案 >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通用16篇)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8-02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通用16篇)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

  負數(shù)的初步認識(2)(教材第3頁例2)。

  【教學目標

  通過呈現(xiàn)存折上的明確數(shù)據(jù),讓學生體會負數(sh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會負數(shù)的含義。

  【重點難點

  體會引入負數(shù)的必要性,初步理解負數(shù)的含義。

  【新課講授

  1.教學例2。

 。1)教師出示存折明細示意圖。(教材第3頁的主題圖)教師:同學們能說說“支出(-)或(+)”這一欄的數(shù)各表示什么意義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然后指名匯報。

 。2)引導學生歸納總結(jié):像20xx,500這樣的數(shù)表示的是存入的錢數(shù);而前面有“-”號的數(shù),像-500,-132這樣的數(shù)表示的是支出的錢數(shù)。

 。3)教師:上述數(shù)據(jù)中500和-500意義相同嗎?(500和-500意義相反,一個是存入,一個是支出)。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快速而又準確地表示出向東走100m和向西走200m、前進20步和后退25步嗎?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師把學生的表示結(jié)果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歸納正數(shù)和負數(shù)。

 。1)你能把黑板上板書的這些數(shù)進行分類嗎?小組討論交流。

 。2)教師展示分類的結(jié)果,適時講解。像+8,+4,+20xx,+500,+100,+20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們叫做正數(shù),前面的+號也可以省略不寫。像-8,-4,-500,-20這樣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負數(shù)。

  (3)那么0應該歸為哪一類呢?組織學生討論,相互發(fā)表意見。師設難:“我認為0應該歸為正數(shù)一類!

  歸納: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它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點。

 。4)你在什么地方見過負數(shù)?教師鼓勵學生注意聯(lián)系實際舉出更多的例子。

  【課堂作業(yè)

  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第2題。

  【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冀教版《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92、93頁。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經(jīng)歷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已知周長求面積的簡單問題。

  3、感受數(shù)學在解決問題中的價值,培養(yǎng)數(shù)學應用意識。

  課前準備:一個蒙古包圖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

  1、師生討論引出蒙古包,教師貼出圖片讓學生觀察。提出:你能想到哪些和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給學生充分的發(fā)表不同問題的機會。

  師:同學們,在草原上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房子,你們知道叫什么嗎?

  生:蒙古包。

  師:對,蒙古包。看,老師帶來了一張蒙古包的圖片。

  圖片貼在黑板上。

  師:觀察這個蒙古包,你都想到了哪些和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

  2、提出:要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怎么辦?師生討論,得出:測量直徑不好測,可以測量出周長,再計算占地面積。教師給出周長數(shù)據(jù)。

  師:如果要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怎么辦?

  生:測量出蒙古包的直徑,就能計算出它的占地面積。

  師:對。測量出直徑就能求出它的面積。大家來觀察這個圖片,這個蒙古包的直徑好測量嗎?

  生:不好測量。

  師:對,從外面沒法測量。從里面測量一方面屋子里有東西不好量,另外也不容易測量準確。測量直徑不行,還有其它方法嗎?

  生:測量出周長。

  師:對,周長容易測。草原上的人們也想到了這個辦法,他們測量出蒙古包的周長是18.84米。

  板書:周長18.84米。

  二、解決問題

  1、提出:已知周長,怎樣求蒙古包的占地面積?學生討論,理清思路后,自主計算。

  師:現(xiàn)在知道了蒙古包的周長,怎樣求蒙古包的占地面積呢?同學們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師:誰來說說已知圓的周長是多少,怎樣求圓的面積?

  生:先利用圓的周長公式求出半徑,再利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出面積。

  學生說不完整,教師參與交流。

  師:解題思路大家都清楚了,請同學們在本上算一算這個蒙古包的占地面積。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并指導。

  2、交流計算的過程和結(jié)果,重點說一說是怎樣算的。教師板書出計算的過程。 師:哪位同學說說你是怎么解答的?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生:我先計算出蒙古包的半徑,列式2×3.14×r=25.12求出r=4,再計算蒙古包的占地面積3.14×42=50.24(平方米)

  學生說的同時,教師板書:

  蒙古包的半徑:

  2×3.14×r=25.12

  r=25.12÷6.28

  r=4

  蒙古包的占地面積:

  3.14×42=50.24(平方米)

  如果出現(xiàn)先算出直徑再求面積的方法,教師首先予以肯定,然后提示。已知周長求面積,先直接求出半徑,計算比較方便。

  三、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2題,蒙古包占地類似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讀題,并解答。

  師:我們解決了蒙古包的占地問題,下面,請看練一練第1題,自己讀題,并解答。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個別指導。

  師:誰來說一說你的做法,這個蓄水池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生:我先求出這個蓄水池的半徑3.14×2×r=31.4求出r=5,再計算蓄水池的占地面積:3.14×52=78.5(平方米)

  師:看第2題,求花池的面積。自己解答。

  交流時,請學習稍差的學生回答。

  答案:3.14×2×r=18.84

  r=3

  3.14×32=28.26(平方米)

  2、練一練第3題,提示學生思考木桶鐵箍長是底面的什么,再計算。 師:請同學們讀第3題,想一想,這個木桶鐵箍的長是這個木桶底面的什么?再解答。.

  學生完成后,指名匯報。答案:

  3.14×2×r=100.5

  r=16

  3.14×162=803.84(平方厘米)

  3、“練一練”第4題。結(jié)合書中的插圖,弄清活動要求,然后讓學生課下完成。師:讀一讀第4題.誰知道樹的橫截面指的是什么?

  生:就是把樹鋸斷后的圓面。

  師:樹木的周長相當于這個橫截面的什么?

  生:周長。

  師:這個問題同學們課下解決?梢詭讉人一起測量,也可以自己完成測量,然后計算出那棵樹的橫截面面積。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數(shù)學問題,可以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只要你多觀察,多動腦,就一定會越來越聰明。下面看問題討論中的問題。自己讀一讀。

  學生讀題。

  師:用同樣長的鐵絲,分別圍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圓。圍成的圖形哪個面積大?就這個問題,誰想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意見?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不同意見,都不做評價。

  四、問題討論

  1、讓學生閱讀“問題討論”的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按照聰聰?shù)乃悸愤M行小組討論和試算。

  師:怎么研究這個問題呢,聰聰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假設鐵絲的長度。比如,鐵絲長1米,2米或3米,4米等,實際算一算,再看看結(jié)果是什么。好,現(xiàn)在同學們小組合作,按聰聰?shù)霓k法算一算。

  學生合作研究,教師參與指導。

  2、全班交流,重點說一說思考的過程和舉例計算的結(jié)果。使學生認識到周長相同的平面圖形中,圓的面積最大。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假設鐵絲的長度是多少,計算的結(jié)果是什么?

  學生可能出現(xiàn)不同的假設。如:(1)假設鐵絲長1米。

  正方形的邊長:1÷4=0.25=25(厘米)

  正方形面積:25×25=625(平方厘米)

  圓半徑:100÷2÷3.14≈16(厘米)

  圓面積:3.14×162≈803(平方厘米)

  結(jié)論:圓的面積大

 。2)假設鐵絲長2米。

  正方形的邊長:2÷4=0.5=50(厘米)

  正方形面積:50×50=2500(平方厘米)

  圓半徑:200÷2÷3.14≈32(厘米)

  圓面積:3.14×322≈3215(平方厘米)

  結(jié)論:圓的面積大

 。3)假設鐵絲長4米。

  正方形的邊長:4÷4=1(米)

  正方形面積:1×1=1(平方米)

  圓半徑:4÷2÷3.14≈0.64(米)

  圓面積:3.14×0.642≈1.29(平方米)

  結(jié)論:圓的面積大

  3、提出:長方形和圓周長相等時,哪一個圖形面積大?師生討論,使學生了解,圓的面積大。

  師:我們以前研究過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相等時,正方形的面積大,今天我們又知道了正方形和圓周長相等時,圓的面積大,現(xiàn)在,老師有一個問題,長方形和圓的周長相等時,哪一個圖形的面積大?說出判斷理由。

  生:肯定圓的面積大。假設長方形、正方形、圓周長都相等。圓面積大于正方形,正方形面積大于長方形,那圓肯定大于長方形。學生說不完整,教師說明。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3

  學材分析

  已經(jīng)學了比、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再來學會化簡比的方法。

  學情分析

  根據(jù)比與除法、分數(shù)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zhì)或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來化簡比。重點理解比的基本性質(zhì)。難點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

  學習目標

  1、理解比的基本性質(zhì)。2、正確應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比。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

  導學策略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比的基本性質(zhì)。

  教學準備

  習題準備

  老師活動:

  一、復習引入

 。ㄒ唬⿵土暽滩蛔兊男再|(zhì)

  1.誰能直接說出6025的商?

  2.你是怎么想的?

  3.根據(jù)是什么?

 。ǘ⿵土暦謹(shù)的基本性質(zhì)

  根據(jù)是什么?內(nèi)容是什么?

 。ㄈ┣蟊戎

  二、講授新課

  我們以前學過商不變的性質(zhì)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聯(lián)想這兩個性質(zhì),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樣的規(guī)律?

 。ㄒ唬┍鹊幕拘再|(zhì)

  1、出示8∶4和2∶1這兩個比。

  2.教師提問

  這兩個比有什么共同點嗎?

  這兩個比有什么不同點嗎?你是怎么想的?

  (1)教師板書: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

  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比值不變.

  板書課題:比的基本性質(zhì)

  (2)教師強調(diào):同時相同0除外幾個關鍵詞

 。ǘ┗啽

  1.練習引入

  學校有8個籃球,12個排球,籃球和排球個數(shù)的比是多少?

 。1)籃球和排球的個數(shù)比是8∶12

  (2)籃球和排球的個數(shù)比是2∶3

  討論:籃球和排球的個數(shù)比是寫成8∶12好,還是寫成2∶3好?

  2.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就是比的前項和后項是互質(zhì)數(shù),如2∶3就是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3.化簡比

  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1)14∶21=(147)∶(217)=2∶3討論:化簡整數(shù)比的方法是什么?

  (2)∶=(18)∶(18)=3∶4

 。3)1.25∶2=(1.25100)∶(2100)=125∶200=5∶8

  1.25∶2=(1.254)∶(24)=5∶8(更好)

  討論:怎樣把小數(shù)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4.小結(jié)化簡比的方法

  (1)都化成整數(shù)比

 。2)利用比的基本性質(zhì)把比的前、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shù),直到前、后項互質(zhì)為止.

 。ㄈ﹨^(qū)別化簡比和求比值

  1.練習

  化簡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比值:求出商。

  25∶100

  4.2∶1.4

  例如:25∶100化簡比的結(jié)果是,讀作1比4,求比值的結(jié)果是,讀作四分之

  三、鞏固練習

  (一)化簡比

  (二)選擇

 。ㄈ┧伎碱}

  六一班男生人數(shù)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數(shù)的比是,男生和全班人數(shù)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數(shù)的比是.四、課堂小結(jié)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質(zhì)?怎樣化簡比?

  四、課堂作業(yè):《伴你成長》

  學生活動;

  口答。

  約分:

  通分:

  3∶28∶47∶2127∶95∶2516∶424∶52∶1

  (比值都相等)

 。ㄇ绊椇秃箜椂疾煌

  我們可以說8∶4和2∶1相等嗎?

 。1)根據(jù)比與除法的關系(商不變的性質(zhì))

  8∶4=84=(84)(44)=21=2∶1

  (2)根據(jù)比與分數(shù)的關系(分數(shù)基本性質(zhì))

  8∶4=2∶1

  3.學生嘗試概括比的基本性質(zhì)(演示比的基本性質(zhì))

  討論:分數(shù)比怎么化簡?為什么要乘上18?乘上9可以嗎?

  2.討論:化簡比和求比值的區(qū)別是什么?

  區(qū)別:化簡比的結(jié)果還是一個比,是一個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求比值的結(jié)果是一個數(shù).

  6∶10∶0.3∶0.4

  12∶21∶20.25∶1

  1.1千米∶20千米=

 。1)1∶20(2)1000∶20(3)5∶1

  2.做同一種零件,甲2小時做7個,乙3小時做10個,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1)20∶21(2)21∶20(3)7∶10

  教學反思:化簡比中小數(shù)與小數(shù)的比學生掌握的不夠。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期初復習第1012題。

  教學目標:進一步鞏固對長度單位和重量單位的認識,學會分析應用題,掌握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重、難點:掌握并學會分析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角

  1、出示活動角。

  學生說一說這是什么?

  同桌互相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

  2、提問: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

  3、出示直角,提問:這是什么角?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

  4、第5題

  學生用三角尺比一比,圖中有幾個直角?

  學生說一說比角的方法。

  5、回憶畫角的方法,學生任意畫一個角。學生評價。

  6、比一比

  學生猜一猜哪個角大?怎樣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一、復習長度單位、重量單位、時間單位

  1、學生互說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呢?時間單位呢?

  2、提問:它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3、出示:

  6米=厘米=( )分米

  80厘米=( )分米

  3000克=( )千克

  5千克=( )克

  60秒=( )分

  1時=( )分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nèi)容:

  統(tǒng)計天地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分數(shù)(或百分數(shù))表示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2、使學生會根據(jù)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要求設計相應的活動方案。

  教學過程:

  一、提問:

  問:我們在學習可能性的知識時,怎樣用分數(shù)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呢?你們能舉例說說嗎?

  我們還會根據(jù)事件發(fā)生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設計活動方案,對此,你有什么體會?

  二、完成第25題

  讀題,理解題意。

  可演示主持人兩次抽獎的過程,使學生明白:

  第(1)題 用4種不同顏色的彩紙表示4種不同顏色的座位票,演示從中抽出一種顏色的座位票,啟發(fā)學生思考每個同學獲得開心獎的可能性。

  第(2)題 用10張紅色彩紙表示10張紅色座位票,按1~10編號后,演示從中抽出一個編號的座位票,啟發(fā)學生思考拿紅色票的同學獲得幸運獎的可能性。

  三、完成第26題

  出示題目,讀題

  問:要使落下后紅色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1/3,必須有幾個面涂上紅色?有幾種涂的方法?

  要使落下后數(shù)字2朝上的可能性是5/6 ,必須有幾個面寫上2字?有幾種寫法?

  在交流中使學生認識到:

  符合要求的涂色或?qū)憯?shù)方法不是唯一的,但第(1)題必須有2個面涂成紅色,第(2)題必須有5個面寫2。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3頁的內(nèi)容,練習十四1,3,4,5,6,9,10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參與系統(tǒng)、全面整理知識的過程,梳理本單元的所學知識,引導學生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

  2.通過本單元知識的復習,比較熟練掌握比例知識,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歸納、整理知識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

  整理本單元知識,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正、反比例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準備

  回家先整理本單元知識,作好交流的準備。

  教師準備

  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我們已學完了本單元知識,今天來進行整理與復習。

  板書課題:整理與復習

  二、梳理單元知識,形成知識網(wǎng)絡

  1.方法回顧

 。1)以前我們是怎樣整理單元知識的?

 。2)你們昨天回家是這樣整理的嗎?

 。3)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2.學生匯報交流

 。1)抽2位匯報整理結(jié)果(投影標出)。

  (2)根據(jù)學生的整理,大家提出建議并進行修改。

  (3)展示教師整理的結(jié)果,說出整理思路(展示)。

  比例意義、基本性質(zhì)、解比例

  正比例意義[x/y=k(一定)]

  應用

  反比例意義[xy=k(一定)]

  應用

  3.教師小結(jié)整理知識的情況

  三、復習本單元知識

  1.完成練習十四第1題

  這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

  如果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并指出這個比例的內(nèi)項和外項(生齊練)。

  教師:通過前面兩個題的復習,你能說說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區(qū)別?

  在這里使學生明白比表示兩個數(shù),有兩項;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2)完成練習十四第3題。

  教師:什么叫做解比例?

  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指名板演,學生練習后講評。

  2.正、反比例關系的判斷

  (1)判斷下面各題中兩種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僬叫蔚倪呴L與周長。

  ②行駛一段路程,車輪的直徑與車輪轉(zhuǎn)過的轉(zhuǎn)數(shù)。

  ③y=5x,y和x。

 、躽x=24,y和x。

  (2)說出下列各組中的三種量在什么條件下能組成什么比例關系。

 、偎俣,時間,路程。

 、谄嚸看芜\貨噸數(shù),運貨的次數(shù)和運貨的總噸數(shù)。

 、廴切蔚牡、高和面積。

 。3)說一說什么叫正比例關系?什么叫反比例關系?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梳理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反)比例的思考步驟。

 、傧日页鰞煞N相關聯(lián)的量和一個定量。

 、诟鶕(jù)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關系。

 、鄹鶕(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判斷比例關系。

 。4)用比例知識解決下面的問題(練習十四第6題)。

 、賹W校舉行方陣團體操表演,排成5列需要90人,排成24列,需要多少人?

 、趯W校舉行方陣團體操表演,如果每列16人,要排27列,如果每列18人,要排多少列?

  教師:說一說,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解題的步驟有哪些?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1:設所求問題為x。

  學生2:判斷題中的兩個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比例關系及成什么比例關系。

  學生3:列出比例式。

  學生4:解比例,驗算,寫答語。

  教師: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是正確判斷題中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所以解題時要認真審題,做出正確判斷。

  四、拓展應用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9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集體評議。

  教師:航程和相對應的飛行時間的比值表示什么?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教師:用圖像把它們的變化規(guī)律表示出來。

  教師:觀察圖像有什么特點?

  使學生認識到:圖像是一條直線。從這個圖像可以直觀看到航程和相對應的飛行時間的變化情況,航程增加,所需飛行時間也隨著增加,航程減少,所需飛行時間也隨著減少。

  教師:觀察圖像,估計飛行2 000千米需要多少時間?

  教師:根據(jù)圖像估一下,7時大約飛行多少千米?

  學生回答,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同步顯示。

 。2)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五、全課小結(jié),評價

  今天我們一起進行了正、反比例這一單元的整理與復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不明白的?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工程問題的特點和解答方法,并能解答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及遷移類推觸類旁通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工程問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工作總量用單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意。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設計情境,復習鋪墊:

  1.談話:同學們,你發(fā)現(xiàn)最近我們南雄城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生答:略

  師:如果我們要把新建沿江路人行道兩邊進行綠化。

 、龠@項工程計劃1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幾分之幾?

 、谌绻@項工程每天完成 ,幾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2、導入新課:在日常生活中,像搞綠化、修馬路、蓋房屋、造橋、運貨等各種工作,統(tǒng)稱為工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工程問題。

  二.嘗試探究、探討新知:

  1.談話:如果我們將新建路兩旁的綠化工程進行招標,應聘單位有三個,他們都承諾能保質(zhì)保量完成任務,但甲工程隊單獨完成需10天,乙工程隊單獨完成需15天,丙工程隊單獨完成需18天。請問:

 、倌氵x擇哪個隊施工?為什么?

  ②為了加快工程完成速度,又該做怎樣的選擇?

  2.(投影)出示例題,進行研討。

 。1)要綠化30公頃土地,甲隊單獨完成要10天,乙隊單獨完成要15天,兩隊合作,幾天可以完成?

  要求: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分析題意:明確:3010 、 3015與(3010+3015)各求出的是什么?怎樣求合作時間?

 。2)把30公頃改為10公頃、1公頃。這時分別怎樣求合作時間?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板書: 30(3010+3015)=6天

  10(1010+1015)=6天

  1(110+115)=6天

  問:通過這三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工作總量在變化可用的時間都一樣)

  怎樣求出合作時間呢?

  板書:工作總量效率和=合作時間

  為什么綠化面積加大了,可用的時間卻都一樣呢?

 。3)(出示去掉具體綠化面積是多少的題目)

  通過讀題看看現(xiàn)在這道題與前面三道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獨立解答,相互交流。

 、凇⑴澹罕硎臼裁矗勘硎臼裁?

  又表示什么?要求合作時間,為什么要用1( + )?

  討論:已知條件中去掉了具體的數(shù)量也能求出問題,這種做法與前面具體的數(shù)量計算結(jié)果的方法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與不同的地方?

  不同:一是具體的工作總量,另一題是沒有具體的工作總量,而是用單位1表示。

  相同:解題的思路是一致的,數(shù)量關系也相同,合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

  把全部工作量看作單位1是工程問題的特點,這個1可代表一項工程,一塊地,一堆煤,一段路程等等。

  再看一看:為什么綠化面積水逐漸加大,可用的時間卻都一樣呢?

  明確:工作總量雖然變化了,但每天完成工作量的幾分之幾沒有變。把工作量30公頃、45公頃、60公頃都可以看作單位1,這三個算式實際就是例題的后一種形式,所以工作時間不變。

  三、綜合應用、鞏固提高:

 。1)為了加快工程速度,三個工程隊一起完成這項工程需幾天?

  (2)根據(jù)上面給出的情境,綠化工程,甲隊單獨完成需10天,乙隊單獨完成需10天,丙隊單獨完成需18天。

  大家提問,共同解答。

  ①甲乙合做幾天完成全工程的一半?

 、诩滓液献鰩滋旌,還剩全工程的 ?

 、奂滓液献2天后,剩下的丙隊來完成還需幾天?

 、芗、乙、丙合做3天后,還剩全部工程的幾分之幾?

  4、看書質(zhì)疑。

  三、全課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研究了工程問題這類應用題,了解了工程問題的特點及解題思路和方法,同時解決了我們生活中的問題。同學們通過學習還有什么新的想法和見解。

  四、課外實踐:

  編題練習:

  五、回歸評價:

  希望同學們能夠用我們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把我們南雄建設得更加美好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獲得準確的感性材料。

  2. 培養(yǎng)學生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

  3. 觀察力的訓練是伴隨著理解思維而進行的,同時也檢查你的記憶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的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

  教學難點:

  開拓學生是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要使自己更聰明,就要經(jīng)常訓練自己的頭腦,在多觀察、多思考問題中使思路靈活,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觀察力的訓練是伴隨著理解思維而進行的,同時也檢查你的記憶力,即你是否見多識廣,你是否一看就清楚,或者一聽就明白。愿這一節(jié)課能使你的頭腦更靈活。

  二、知識新授與應用

  1.課件出示:一組有趣的圖片

  圖1:柱子是圓的還是方的?仔細看一看。

  讓學生先同桌互相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圖2:看著黑點身體前后移動。

  讓學生跟著要求做,然后說一說看到的。

  圖3:有多少個黑點?

  圖4:是靜的還是動的?

  圖5:“弗雷澤螺旋”是最有影響的幻覺圖形。

  你所看到的好像是個螺旋,但其實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圓!這幅圖形如此巧妙,以至于會促使你的手指沿著錯誤的方向追尋它的軌跡

  教師介紹學生認識。

  2、練習。

  三、回顧小結(jié):

  學生談收獲。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9

  如何突破分數(shù)乘分數(shù)這個難點?

  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和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是分數(shù)乘除法的基礎,也是整個六年級應用題學習的基礎和關鍵。而在人教版第5頁的例3中,它是從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著手進行理解和分析,在經(jīng)過繁雜的把單位1按分數(shù)意義平分再平分,還要借助畫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其實就是把單位1平均分成十份,而這個十份就是把分母相乘而得來的。法則的證明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的復雜的?v觀教材的編排思路與意圖,它是按照成人的思維能力從最正統(tǒng)的思路按部就班著手進行分析與解釋,它忽略了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shù)學生的接受能力。

  有沒有學生比較容易理解而又不難得出分數(shù)計算法則的方法?其實在學生學習分數(shù)乘法的過程中,特別是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法則的學習,到了后面的計算對于學生來說記得的只是它的計算法則了,我們大可以撇開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換個角度去進行思考。大家都知道學生在五年級時學過分數(shù)化小數(shù)的知識,不妨在這節(jié)里拿出來用用,從小數(shù)乘法著手進行推導,學生會很快接受和掌握。

  可以這樣進行,先講例3,把例3里的分數(shù)改成可以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分數(shù),如

  一、列式(要求只列式)

  1、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耕地3/5公頃,3小時可耕地多少公頃?

  學生列式:3/5*3=?

  2、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耕地3/5公頃,3/4小時可耕地多少公頃?

  引導學生想數(shù)量關系:

  每小時耕地的公頃數(shù)*小時數(shù)=一共可耕地的公頃數(shù)

  列式:3/5*3/4=

  二、探討怎么算,初步感知

  1、讓學生嘗試計算并自由發(fā)言自己的想法

  師生齊小結(jié):3/5*3表示有3個3/5相加即

  3/5+3/5+3/5=3*3/5=9/5(公頃)

  2、而3/5*3/4則可以化成小數(shù)進行計算

  3/5*3/4=0.6*0.75=0.45即

  3/5*3/4==9/20(把小數(shù)的結(jié)果化成分數(shù))

  讓學生猜猜,中間的計算過程是可以怎樣填寫

  補充完整:3/5*3/4=3*3/5*4=9/20

  三、進行驗證:

  1、老師出題:1/2*1/5=?5/8*1/4=

  學生嘗試完成并板書:1/2*1/5=1*1/2*5=1/10

  5/8*1/4=5*1/8*4=5/32(這道題稍繁雜)

  2、進行總結(jié):你發(fā)現(xiàn)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可以怎樣算?

  通過對以上式子的觀察從而得出結(jié)論:分數(shù)乘分數(shù)用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

  3、教學如何用以上的法則去學習分數(shù)乘整數(shù)

  如例題中的3/5*3,其實也可以用以上法則進行計算

  過程如下:3/5*3=3/5*3/1=3*3/5*1=9/5

  把整數(shù)3化成分數(shù)形式3/1就可以用以上法則進行計算了

  4、出兩道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分數(shù)乘法

  如:3/9*2/7=

  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去做,

  第一種方法:是把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

  3/9*2/7=033*0286=009438

  第二種方法:是用分數(shù)乘法的法則去做

  3/9*2/7=3*2/9*7=6/63=00952

  四、教學先約分再乘的方法

  這樣進行教學雖然有其局限性,如分類數(shù)的選擇就有講究,必須是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二是化成小數(shù)然后再化成分數(shù)這個過程不是每個小數(shù)化分數(shù)都很容易。故而這樣的分數(shù)也不是很隨意的能找到,而對于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的分數(shù)乘法就很難用這樣的方法去進行有效的驗證,當然這里使用的是不完全歸納法,舉一知十進行推理,從而得出計算法則。這樣做的基礎是從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出發(fā),從學生最容易接受的舊知出發(fā)正向遷移至新的知識中去。這是可行的。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0

  稍復雜的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在理解分數(shù)除法意義及掌握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

  題思路的基礎上,掌握已知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稍復雜分數(shù)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能比較熟練地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單位“1”的量,會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還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學生口述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其他學生畫出線段圖。

  2、學生獨立解答。

  3、集體訂正。提問學生說一說兩種方法解題的過程。

  4、小結(jié):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的關鍵是找準單位“1”,如果單位“1”的具體數(shù)量是已知的,要求單位“1”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就可以根據(jù)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直接用乘法計算。

  二、新知探究

  1、教學補充例題:小紅家買來一袋大米,吃了,還剩15千克。買來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應該把哪個數(shù)量看作單位“1”?

  (2)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畫出線段圖。

  (3)引導學生根據(jù)線段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式:

  買來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設買來大米X千克。

  x-x=15

  2、教學例2

  (1)出示例題,理解題意。

  (2)比航模組多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說出:是把航模組的人數(shù)看作單位“1”,美術(shù)組少的人數(shù)占航模組的

  (3)學生試畫出線段圖。

  (4)根據(jù)線段圖,結(jié)合題中的分率句,列出數(shù)量關系式:

  航模小組人數(shù)+美術(shù)小組比航模小組多的人數(shù)=美術(shù)小組人數(shù)

  (5)根據(jù)等量關系式解答問題。

  (6)解:設航模小組有χ人。

  χ+χ=25

  (1+)χ=25

  χ=25÷

  χ=20

  答:航模小組有20人。

  三、課堂小結(jié)

  1、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道應用題,它們有什么共同點?(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兩道應用題,題里的單位“1”都是未知的數(shù)量,都可以列方程來解,這樣順著題意列出方程思考起來比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復雜的分數(shù)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關鍵是找準單位“1”,再按照題意找出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四、當堂測評

  練習十第4、12、14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回指點,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請教優(yōu)秀學生,做到“一幫一、兵強兵”。

  設計意圖:

  繼續(xù)發(fā)揮線段圖的作用,以方便學生理解,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后記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1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fā)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shù)行結(jié)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jīng)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匯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shù)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準確嗎?

  剛才同學們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guī)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畫圖的`方法:

  如果大家是站在老師這個位置看全班的座位,這張圖應該怎么放?(課件)

  把座位圖轉(zhuǎn)過來,班長的位置變了嗎?為什么?

  (沒變,還是第四列第三行,因為老師和我們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但位置沒變)

 。2)探究新知。

  在這張座位圖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嗎?

  師指圖:這是誰的位置?(我的,我的位置在第五列,第4個)

  指名描述自己的位置?

  同桌說說自己的位置。

  今天老師還要教你們一種更為簡潔的方法來確定位置,想知道嗎?

  板書:(2,5)

  你們知道,這是誰的位置嗎?

  2,5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像這樣用兩個數(shù)來表示位置,我們稱它們?yōu)閿?shù)對。(板書)

  下面我們就來研究用數(shù)對的方法來確定位置。(板書)

 。3)鞏固新知。

  A、誰能用數(shù)對表示出自己的位置?指名兩個,說出數(shù)對的含義,板書出來。

  老師板書:(5,2),請這個同學起立,回答問題:(2,5)(5,2)這兩個數(shù)對都由數(shù)字2、5組成,他們表示的位置一樣嗎?為什么

  (兩個數(shù)字組成順序不一樣,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樣)

  B、老師出示圖中的點,相應的學生說數(shù)對,其他同學判斷對錯。

  (1,5)(4,2)(3,3)

  當出示(3,3)時,問:兩個3的意思一樣嗎?

  在我們班的位置中,這樣的數(shù)對還有嗎?

  如果有個班級最后一個同學的位置是(7,7),你知道這個班有多少人嗎?為什么?

 。49個,因為表示有7列,7行,所以77=49人)

  C、小游戲:接龍。

  老師先說出一組數(shù)對,相應的同學起立,說出下一個同學的位置,以此類推。

  先讓學生在心中想好你想叫得同學的位置。

  D、尋找新位置。

  同學們都會用數(shù)對表示自己的位置了嗎?下面這個環(huán)節(jié)要檢驗你們每一個同學是否真的會了。

  收拾好你的東西,根據(jù)你手中的數(shù)對,快速找到你的新位置。

 。▽W生的數(shù)對里有兩個特殊設計:(3,)和(,3)

  二、通過多種練習,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1.出示動物園示意圖。

  你能看懂這張圖嗎?圖上的數(shù)字表示什么意思?

  請你用數(shù)對說出飛禽館和南門的位置。

  請你寫出獅虎山,猴山,大象館的位置。

  觀察這三個地點在圖中的位置和他們的數(shù)對,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周六,小紅和媽媽去動物園玩,她們的游玩路線如下

  請你說出她們的參觀路線。

  請你設計一條路線:

  (1)從南門進,從北門出。

 。2)經(jīng)過所有的景點。

  (3)不走重復路線。

  用數(shù)對寫出路線方案。

  2.老師的禮物。

  老師相送給每位同學一份禮物,但是只有掌握了今天所學的知識的同學才能看到這份禮物。

  學生按照數(shù)對涂色。

  介紹經(jīng)驗:這么多數(shù)對,你是怎么做到不丟不重,又準確的找到位置的。

  看來這些同學取得成功時有方法的,老師真心祝賀你們,沒有成功的同學也別氣餒,老師把信心送給你們,只要吸取好的經(jīng)驗,下次一定會成功。

  思考:在這幅圖中,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和之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方法一樣,一組數(shù)對表示一個方格,而不是一個點)

  3.第5頁第4題第(2)小題:描出下列各點并按字母順序依次連成封閉圖形,看看是什么圖形。

  這道題的構(gòu)圖方式和剛才的心行構(gòu)圖有什么不同?

  三、生活中的數(shù)學

  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在生活中應用廣泛,你能舉出例子嗎?

  教師出示:地圖、圍棋圖

  四、小結(jié)

  五、小小設計師

  以小組為單位,任選構(gòu)圖方式,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設計一個圖案。把設計方案和效果圖都記錄在圖表紙上。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歸總應用題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數(shù)量關系,能夠正確地解答這種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乘、除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結(jié)構(gòu)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畫線段圖,并借助線段圖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系。

  教具準備

  投影片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探索、領悟方法

  1、學習例5(為了貼近學生生活,便于學生理解、計算,將例題進行了改編)。

  (1)教師說:小華讀一本書,如果每天讀9頁,幾天可以讀完?(學生各抒已見)。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告訴他們:知道每天讀12頁,6天可以讀完,F(xiàn)在你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3)小組展開討論,并獨立列式試做。(教師注意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

  (4)小組匯報自己的想法,教師點撥,小組間相互質(zhì)疑問難。

 。5)教師根據(jù)小組的匯報情況,邊小結(jié)邊進行必要的板書:

  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126=72(頁)

  再求幾天能讀完?729=8(天)

 。6)讓學生根據(jù)分步算式,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2、改編例題,引出題目:(如果小華8天讀完,他每天讀幾頁?)

  (1)學生獨立思考,并試著列式解答出來。

 。2)請一名學生匯報。通過學生之間的質(zhì)疑問難,教師根據(jù)出現(xiàn)的情況,及時進行小結(jié):要求每天讀幾頁?首先知道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遇到問題,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3、比較例題和改編的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jié)。相同點:都是先求這本書的總頁數(shù)。不同點:例題是求幾天讀完,改編后的問題是求每天讀幾頁。

  4、教科書第112頁做一做的第2題和例5,讓學生獨立完成。

  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1、做練習二十五的第1題。

  讓學生認真讀題,獨立完成,并找出兩個小題的異同點。

  2、教師:小林從家往學校走,每分走100米,需要用8分走到學校。如果每分走80米,你知道需要用幾分走到嗎?

  讓學生說一說想法,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3、做練習二十五的第3、4題。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課堂小結(jié)

  通過師生交流,突出兩步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板書設計:

  兩步應用題

 。1)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2)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126=72(頁)126=72(頁)

  再求幾天能讀完?再求每天讀幾頁?

  729=8(天)728=9(頁)

  答:8天可以讀完。答:每天讀9頁。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3

  學習目標: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圓柱體,認識圓柱的特征和圓柱各部分的名稱,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cè)面的展開圖。

  2、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圓柱基本特征的過程,提高學生觀察、操作、分析和概括的過程。

  3、養(yǎng)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圓柱的特征。

  教學難點:

  1、建立空間觀念

  2、弄清圓柱側(cè)面展開式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

  教具準備:

  PPT,剪刀,圓柱模型

  教學過程

  整體感知圓柱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有哪些呢?

  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

  教師出示:崗亭等,你們還見過這樣的物體嗎?形如這樣的物體在生活中你能舉幾個嗎?

  學生:圓形的柱子、罐頭等

  教師:你們舉得這些物體都有哪些共同的特點呢?

  直直的、圓的、上下一樣粗細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直直的、圓的、上下一樣粗細的物體。我們把這樣的物體叫做圓柱。

  板書:圓柱的認識

  一、認識圓柱各部分(摸一摸)

  1、教師:同學們,談談圓柱.你喜歡圓柱嗎?請同學說說喜歡圓柱的理由。

  學生:美觀、實用、安全、可滾動

  2、教師:請各個小組拿出你們桌上的圓柱體,摸一摸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各小組交流匯報,教師補充

  學生:有3個面

  教師:用手平摸上下兩個面,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上下兩個面叫做圓柱的底面。

  教師:其他組還有補充的嗎?

  同學們看看這兩個底面的大小怎樣?你有什么辦法證明呢?

  學生:量一量直徑,把兩個底面剪下來比一比

  教師:看看這個側(cè)面有什么特點呢?

  學生:它是一個彎曲的,光滑的面。

  教師:我們這個彎曲的,光滑的面叫做圓柱的側(cè)面。

  教師補充:圓柱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底面,一個側(cè)面(是曲面)

  2.圓柱高的含義。(量一量)

  教師:請各個小組量一量,找一找圓柱的高在哪里嗎?(學生指)

  教師劃一條側(cè)面上的斜線,這是圓柱的高嗎?為什么?

  兩個底面圓心的連線是高嗎?高有多少條?

  學生: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也就是說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

  教師補充: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圓柱有無數(shù)條高。圓柱的高矮與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有關。

  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1、指出圖形中哪些是圓柱?

  2、指出圓柱的底面、側(cè)面和高。

  二、圓柱的側(cè)面展開(例2) (剪一剪)

  1、教師:想不想知道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什么形狀呢?

  學生:想知道

  動手操作:教師:請各小組小組拿出有商標紙的圓柱形實物,分別把商標紙剪開,再打開,觀察商標紙的形狀.

  學生大膽猜想:不同的剪法會有哪些形狀呢?

  各小組分別發(fā)言

  (1)沿著高剪開,(長方形)

  (2)斜斜的剪開,(平行四邊形)

  (3)隨意亂剪開,(不規(guī)則的圖形)

  教師指出:①討論:平行四邊形能否通過什么方法轉(zhuǎn)化成長方形?

 、垡龑〗Y(jié):不管側(cè)面怎樣剪,得到各種圖形,都能通過割補的方法轉(zhuǎn)化成長方形.其中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學生:當圓柱的底面圓的周長等于圓柱的高時,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圖就是一個正方形。

  教師小結(jié):圓柱的側(cè)面沿著高剪開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斜斜的剪開是一個平行四邊形,隨意亂剪開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圖形。

  三、尋求發(fā)現(xiàn).圓柱側(cè)面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的關系.(操作概括)

  教師: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與這個圓柱的什么有關?

  學生: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底面圓的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1、教師:

 、賻熒黄鸢颜归_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cè)面,再展開,在重復操作中觀察。

 、趯W生再觀察電腦演示上述過程.(用彩色線條突出圓柱底面周長和高轉(zhuǎn)化成長方形長和寬的過程。)

 、弁瑢W交流后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底面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教師補充: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是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就是這個底面圓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四、鞏固練習

  1、判斷

  (1)圓柱的高只有一條。( )

  (2)圓柱的兩個底面的直徑相等。( )

  (3)圓柱體底面周長相等和高相等時,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側(cè)面是一個正方形。( )

  2、填空

  1、 一個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9厘米,高是5厘米,則長方形的長是( )厘米,寬是( )厘米。

  2、一個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圓柱的底面半徑是2厘米,高是3厘米,則長方形的長是( )厘米。

  3、一個圓柱的側(cè)面展開后得到一個長方形,長是12.56厘米,寬是3厘米。這個圓柱的底面直徑是( )厘米,高是( )厘米。

  五、課堂小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圓柱體有哪些特征?

  六、實踐作業(yè)

  用硬紙做一個圓柱,量出它的底面直徑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4

  教材分析:本單元的主要內(nèi)容是確定位置,它包含運用兩個數(shù)據(jù)確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紙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本單元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運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幾排第幾座”等方式描述物體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讓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內(nèi)容:

  本課是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教材第一單元的內(nèi)容《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教材2~3頁的例1、例2,練習一1~5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兩個數(shù)據(jù)確定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能結(jié)合方格紙用兩個數(shù)據(jù)來確定位置,能依據(jù)給定的數(shù)據(jù)在方格紙上確定位置。

  2、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索確定物體位置的方法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2)通過學習活動,增強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應用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感受確定位置的豐富現(xiàn)實情景,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正確區(qū)分列和行的順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教師:我們?nèi)嘤?0名同學,如果我要請你們當中的某一位同學發(fā)言,不叫出你們的名字,你們能幫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簡單又準確嗎?

  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出用“第幾列第幾行”的方法來表述。

  今天繼續(xù)在前面學習過前后左右的基礎上學習《位置》。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誰能描述出-同學具體坐的位置?

  有的學生用以前學過的前后左右的方法描述同學的位置,也有的同學用第幾行第幾列或第幾列第幾行來表述。老師都給予肯定。

  如果老師用第3列第4行來表示-同學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嗎?

  (2)學生練習用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其他同學的位置。(注意強調(diào)先說列后說行)先指名說說,然后同桌互相提問互相說。可以采用不同的問法來練習。同學互相評價。

  (3)教師教學寫法:-同學的位置在第3列第4行,我們可以這樣表示:(3,4)。按照這樣的方法,你能寫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嗎?(學生把自己的位置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回答),同學互相評價。

  2、師生小結(jié)例1:

  (1)剛才大家確定一個同學的位置,用了幾個數(shù)據(jù)?(2個)

  (2)我們習慣先說列,后說行,所以第一個數(shù)據(jù)表示列,第二個數(shù)據(jù)表示行。如果這兩個數(shù)據(jù)的順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讓學生體會位置的相對性。)

  3、鞏固練習:

  (1)教師念出班上某個同學的名字,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他的準確位置。

  (2)指名說出同學的名字,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寫出準確位置并集體訂正。

  (3)同座位互相說某同學名字,對方寫出位置;或說出某一位置,讓同學說出是哪位同學?

  (4)發(fā)散思維:生活中還有哪些時候需要確定位置,說說它們確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學例2

  (1)教師:我們剛剛已經(jīng)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學所在的位置,F(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這樣的一張示意圖上(出示示意圖),如何表示出圖上的場館所在的位置。

  (2)讓生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討論說出如何表示大門的位置。(3,0)

  (3)同桌討論說出其他場館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學生根據(jù)書上所給的數(shù)據(jù),在圖上標出“飛禽館”“猩猩館”“獅虎山”的位置。(投影講評)

  小結(jié):在圖上表示各物體的位置時,要注意明確行和列,先說列再說行。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一第4題

 、艑W生獨立找出圖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茖W生依據(jù)所給的數(shù)據(jù)標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連成圖形,同桌核對。

  2、練習一第3題:引導學生懂得要先看頁碼,在依照數(shù)據(jù)找出相應的位置

  3、練習一第6題

  ⑴獨立寫出圖上各頂點的位置。

  ⑵頂點A向右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shù)據(jù)發(fā)生了改變?點A再向上平移5個單位,位置在哪里?哪個數(shù)據(jù)也發(fā)生了改變?

  ⑶點A的方法平移點B和點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扔^察平移前后的圖形,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圖形不變,右移時列也就是第一個數(shù)據(jù)發(fā)生改變,上移時行也就是第二個數(shù)據(jù)發(fā)生改變)

  四、總結(jié)

  我們今天學了哪些內(nèi)容?你覺得自己掌握的情況如何?

  學生自由表達,自由評價。教師最后總結(jié)。

  五、作業(yè)

  練習一第1、2、5、7、8題。

  板書設計:

  位置

  例1:第3列第4行(3,4)

  例2:圖略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5

  教材分析:

  在學習本單元的內(nèi)容之前,學生已經(jīng)在第一、二學段學習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的知識,也學習了簡單的路線等知識。這些知識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了基礎。而本單元的學習則是第一、二學段學習內(nèi)容的發(fā)展,它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生活周圍的環(huán)境,都有較大的作用。

  教材從學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著手,通過說一說張亮的座位,引出第幾組與第幾個的話題。接著,再從第幾組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shù)對表示方法。這一從學生的經(jīng)驗中,逐步抽象出數(shù)學的表示方法,符合學生的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數(shù)學認知規(guī)律。有助于學生理解“數(shù)對”在確定位置中的作用。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能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2.通過具體的情境,理解數(shù)對對確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據(jù)數(shù)對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重點:

  掌握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活動引入,認識數(shù)對

  1、明確列、行排列規(guī)則

  (1)學生按座位卡找座位。

  位置卡

  第 -列,第 -排

  學生可能出現(xiàn)

  A、找不到座位。

  B、兩人找到了同一個座位。

  (2)請同學說說找座位的方法,明確排與列的數(shù)法。

  我們把豎排叫做列,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shù),引導生按列報數(shù);橫排叫做行,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后數(shù),引導生按行報數(shù)。

  (3)重新找自己的座位。

  (4)班長坐在第幾列第幾行?(同時板書)

  2、體會學習數(shù)對的必要,認識數(shù)對

  (1)用學生自己喜歡的簡便的方法表示班長的位置,可以是數(shù)字,也可以是符號。(學生板演表示的多種形式)

  這么多的方法都對不對呢?你有什么意見?

  (2)在數(shù)學上就有一種“統(tǒng)一的方法”可以既清楚又簡便的表示位置。

  班長的位置3列2排就可以用(3,2)來表示。

  (3)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用數(shù)對怎樣表示?小組交流。

  小結(jié):根據(jù)兩個數(shù)組成的數(shù)對,能很快確定教室里每個人的位置。

  生活中有沒有運用數(shù)對解決的問題呢?

  3、生活中應用數(shù)對

  (1)根據(jù)位置寫數(shù)對

 、俪鍪竟枮I旅游景點的分布圖。

  你能表示出各個景點在圖中的位置嗎?

 、讵毩鴮,全班交流。

  (2)根據(jù)數(shù)對找位置

  ①出示殘缺的太陽島景點分布圖。

  你能幫忙把地圖補充完整嗎?

  ②學生操作后交流。

  得出:表示同一行中景點位置的數(shù)對,它們的第二個數(shù)相同;表示同一列中景點位置的數(shù)對,它們的第一個數(shù)相同。一個數(shù)能準確說出一個地點的位置嗎?數(shù)對中的兩個數(shù)能幫助我們很快在平面圖上找到某個具體的地點。

  二、活動二:學生小結(jié)

  學習了確定位置,你有什么收獲?

  三、活動三:課外引申——數(shù)對在國際象棋中的運用。

  1、課件出現(xiàn)國際象棋棋盤和棋子

  (1)介紹:國際象棋的棋盤是一個正方形,等分為六十四方格。這些方格有深淺兩種顏色,交替排列。國際象棋的八條直線分別用a、b、c、d、e、f、g、h表示,八條橫線分別用1、2、3、4、5、6、7、8表示。每個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國際象棋的棋子有黑白兩色,各有一個王、一個后、兩個車、兩個象、兩個馬和八個兵。

  (2)如果白王所處的位置用國際象棋專用的方法記錄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記錄棋的位置的嗎?

  (3)課件出現(xiàn)三枚棋子在棋盤上的不同位置,問: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記錄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從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嗎?

  四、活動四:游戲——擺子連線

  比賽規(guī)則:每3人一個小組,第一個學生先擲兩次骰子。假如第一次是2,第二次是4,就將自己的棋子放在(2,4)的位置上(說明:棋子用一點來表示)。

  第二個學生接著同樣的操作,按所擲的點數(shù)放棋子。如果位置被其他棋子占了,可以重新再擲。

  另外的一個學生負責記錄。

  每放對一個棋子加1分、如果你將兩個棋子連在一起就獎2分,3個棋子連在一起就獎3分,依此類推,將你們倆的得分記錄在一張紙上、誰先得8分,誰就贏了。(學生操作,教師下去巡視)

  活動五:全課總結(jié)

  剛才,我們是怎樣探究總結(jié)出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方法的?

  板書設計:

  位 置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圓柱和圓錐知識的復習,進一步熟練解答基本的數(shù)學問題。

  2、通過猜想、估算、驗證等數(shù)學活動,應用圓柱圓錐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靈活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圓柱體和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溫固引新。

  師:還記得哪些與圓柱圓錐有聯(lián)系的計算公式?

  生:回答相聯(lián)系的數(shù)學公式。

  師:到底同學們的掌握情況怎樣呢?我們一起來做個搶答練習好嗎?

  生:回憶基本知識。

  師:到底同學們掌握得怎樣呢?老師想通過一個練習來檢查同學們公式靈活運用的情況,愿意接受這次挑戰(zhàn)嗎?

  1、搶答練習,請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1)一個圓柱體底面周長12.56米,求它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一個圓柱體木塊的體積是90立方米,用他削成一個等底等高的圓錐模型,被削掉的部分是多少立方米?

  (3)一根圓柱形狀的木料底面直徑16厘米、高20厘米,沿著它的底面直徑和高切成相等的兩塊,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學生搶答,并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板書。

  2、解決數(shù)學問題:

 。1) 出示一圓柱圖

  師:看到這個圓柱體,你能提出哪些有關圓柱、圓錐的數(shù)學問題?怎樣解答?

  競賽的形式來解決,競賽要求:

  1、時間3分鐘。

  2、請把問題、列式和結(jié)果寫下來。比一比看誰的問題最多、列式和結(jié)果最正確。

 。1) 學生獨立完成;

 。2) 同桌互查;

 。3) 學生匯報;

  (半徑是多少?周長是多少?圓柱體的側(cè)面積是多少?底面積是多少?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等底等高的圓錐的體積是多少?剩余的部分是多少?)

  (4)如果出現(xiàn)問題下面改正。

  師:同學們數(shù)學只有在生活中才能體現(xiàn)它真正的價值,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一道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大家愿意幫忙解決嗎?

  二、解決實際問題:

  最佳設計方案。

  師:問題是這樣的:面粉廠準備要招收倉庫保管員,領導們打破了常規(guī)中只面試就招工的辦法,而采用數(shù)學考試的方法,出了一道數(shù)學題。同學們有興趣來應聘嗎?

  有一張長方形的鐵板長9.42米,寬6.28米。請你設計出一種就地圍裝糧食最多的方案。(接口忽略不計)

  學生活動,老師巡視。小組成員匯報方案。

  三、深化應用。

  師:如果每立方米可裝糧食400千克,能算出最佳方案中大約可裝多少糧食嗎?

  四、課堂總結(jié)。

  師:剛才同學們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猜想、驗證、合作、估算中,老師很高興。哪些同學可以得到倉庫保管員的應聘書呢?請來談一談你現(xiàn)在的心情及感受。

  其他同學,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誰來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你還存有疑惑或問題嗎?

  五、補充題詳見共享空間

  課前思考:

  潘老師設計的本課時教案在教學組織形式上與以往的復習課有所不同,重在將所學知識以競賽的形式進行系統(tǒng)復習,估計這樣的形式會讓學生對復習產(chǎn)生一些興趣。

  因為這一單元涉及到的知識較多,而且相關的一些實際問題也都比較復雜,所以我們在復習時還要結(jié)合班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

  下面補充這樣幾題:

  市民廣場砌了一個圓柱形的噴水池,從里面量水池的底面半徑是5米,深1.2米。

  1.

  (1)這個水池占地多少平方米?

 。2)要在這個水池的四周和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3)這個水池裝滿水,最多能裝多少立方米?

 。4)在池口圍一圈欄桿,欄桿長多少米?

  2.一輛壓路機的前輪是圓柱形,輪寬1.8米,直徑是1.5米。如果車輪每分鐘滾動5周,10分鐘壓路面多少平方米?壓路機10分鐘前進了多少米?

  3.一個圓錐形沙堆,底面半徑3米,高2米,用這堆沙在5米寬的公路上鋪10厘米厚的路面,能鋪多長?

六年級數(shù)學教案(通用16篇) 相關內(nèi)容:
  • 六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精選6篇)

    擔任六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工作,但本次真的感到諸多的不同和困惑.困而不謀則窮,窮而不戰(zhàn)則亡必須改變了。本學期的數(shù)學教學在很多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改進,較為成功的是抓著要點重點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與綜合應用。...

  •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及反思——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上學期(通用5篇)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4頁“比的應用”!窘虒W目標】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 六年級數(shù)學《統(tǒng)計》導學案(精選17篇)

    光明小學數(shù)學課導學案年級六年級下冊課題《統(tǒng)計與概率》備課教師楊紅霞執(zhí)教 楊紅霞 備課日期3、11學習目標1、綜合運用統(tǒng)計知識,學會從統(tǒng)計圖中準確提取統(tǒng)計信息,能夠正確解釋統(tǒng)計結(jié)果及做出正確的判斷和簡單的預測。...

  • 2022六年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答案參考(精選8篇)

    一.填空題1. 9;27;27;92. 7503. 30;9904. 四位數(shù)3個(4290、4590、4890)5. 2;36. 17(2、3、5、7)7. 391(17、23)8. 210=2357;16;2310;29. 6;24;14;1510. 1、12或3、411. b;a12. 1;ab13. 14;4214. 5915. 52;13;13;52;52;1316....

  • 六年級數(shù)學期末總復習教案五(北師大版)

    (十五)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7頁練習十六第12~16題,練習十六后的思考題。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能正確地解答稍復雜的分數(shù)、百分數(shù)應用題,以及工程問題,提高學生分析推理...

  • 六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

    下面是關于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的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篇一: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教學反思擔任六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工作,但本次真的感到諸多的不同和困惑.困而不謀則窮,窮而不戰(zhàn)則亡必須改變了。...

  • 2019深港版六年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答案

    P4-5在框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3/2 3/2 15/2; 14/9 14/9 4/95/3 5/3 5/6涂色37.5% 37.5%按規(guī)律填空0.5 3/7,37.5%規(guī)律是:分子是3,分母后一個比前一個增加16/5,60%1.3 規(guī)律是:奇數(shù)位上減去0.1,diyifanwen.com偶數(shù)位上增加0.140%, 1....

  • 2019國標版六年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答案

    一.填空題1. b;a2. 3,5,7;4,6,8,10;93. 2104. 605. (1)1;11;3;9;5;7(2)2;10;4;8;6;6(3)4;8(4)5;76. 36;36=22337. 701(700=1700)8. 4(設乙數(shù)是x,則甲數(shù)是6x+2,丙數(shù)是6(6x+2)+2,所以有x+6x+2+6(6x+2)+2=188,解得x=4)9. 2;4;1;0;010....

  • 2019冀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答案

    一.填空題1. b;a2. 3,5,7;4,6,8,10;93. 2104. 605. (1)1;11;3;9;5;7(2)2;10;4;8;6;6(3)4;8(4)5;76. 36;36=22337. 701(700=1700)8. 4(設乙數(shù)是x,則甲數(shù)是6x+2,丙數(shù)是6(6x+2)+2,所以有x+6x+2+6(6x+2)+2=188,解得x=4)9. 2;4;1;0;010....

  • 2019年第二學期六年級數(shù)學總復習指導

    一、考試的主要題型二、試卷中主要考的知識點三、幾個注意事項一、題型:單選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判斷題(5分);填空題(共25分);解答題(60分)涵蓋(直接寫得數(shù)、計算(能簡算的要簡算)、解比例或方程、畫圖并回答問題、解決...

  • 2019青島版六年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答案

    寒假作業(yè)是寒假內(nèi)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由于時間較長,因此通常量較大。所以同學們要安排好寒假作業(yè)的時間,下面小編為六年級同學帶來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答案,供大家參考。...

  • 六年級數(shù)學期末總復習教案四(北師大版)

    (十二)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和數(shù)的改寫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78~79頁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和數(shù)的改寫方法、“練一練”,練習十五第11—18題。教學要求: 1.使學生加深理解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認識分數(shù)與小數(shù)基本性質(zhì)的聯(lián)系,能比較熟練地應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進...

  • 六年級數(shù)學期末總復習教案六(北師大版)

    (二十)周長的計算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100一10l頁周長、面積的意義,周長計算和“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5題。教學要求: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長、面積的意義,以及學過的周長計算的公式,能正確地進行周長的計算。...

  • 2019湘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答案【標準】

    寒假假期即將結(jié)束,為了幫助大家輕松完成寒假作業(yè),第一范文網(wǎng)小編為大家推薦以下湘教版六年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答案,希望能為大家?guī)韼椭?第[1]道題答案:28厘米我們可按下圖所示方向把ab移到,移到,把cd移到,把移到的位置,則此圖形變成一規(guī)則...

  • 小學寒假作業(yè)答案六年級數(shù)學【詳細版】

    正月十五過后就要上學了,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是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寒假作業(yè)詳解版答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填空題:1.用簡便方法計算:(1+1/2+1/3+1/4)(1/2+1/3+1/4+1/6)-(1+1/2+1/3+1/4+1/5)(1/2+1/3+1/4)=1/6.解:設1/2+1/3+1/4=a,1/...

  • 數(shù)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在线观看 | 91免费版视频 | 午夜色综合 | 亚洲xxxxx视频 |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脱了美女内裤猛烈啪啪爽 | 欧美日本午夜一区二区 | 香蕉丝瓜榴莲在线观看 | 人妻制服出轨中字在线 | 久久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社区一区二区 | 国产一级爱|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 中文一区一区三区免费 | 日本aaa视频 | 中字幕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精品卡1卡2卡三卡 | 91av久久 |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第一页 | 久久精品播放 | 欧美日韩亚洲不卡 |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 91免费版www 色欧美亚洲 |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 妇欲欢公爽婷婷在线观看 | 成人国产精品久久久春色 |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视频欧美 | 久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不卡免费在线观看 | 福利视频999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免费 | 999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 男女猛烈啪啪无遮挡免费观看 | 日本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