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精選8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發布時間:2024-02-03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精選8篇)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利用學生已有的口算知識,探究出兩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維,算法多樣化。

  3、能用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知識解決問題。

  4、估算初步。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訓練算法思維、對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準備:

  位值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題)

  師:我們先來口算幾道題目,看題在答題紙上寫答案,開始!

  (核對答案)

  師:這些都是我們已經學過的口算,今天我們就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一些新的本領。

  二、新授

  1、口算38+25

  (出示動感畫面)

  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師:今天小胖來玩具店準備買兩樣玩具,他買了什么呢?看!

  (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飛機)

  你們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錢?

  (學生答,師暫不下結論)

  師: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口算。

  (出示課題)

  2、計算方法探究

  師: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來解決。

  (師巡視,請2個學生回答)

  30+20=50  50+13=63  40+23=63

  師:原來買這兩樣玩具要63元。

  (指著黑板上的位值表)

  師:這兩種方法很不錯。還有其他方法呢?你們可以再圈圈,試試?

  (再請兩個同學)

  38+20=58    35+25=60

  師:真了不起,你們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這些內容在書上也有,我們看書上有3種方法,你們想出的方法比它還要多。仔細看看,看得懂嗎?像這樣在位值表上圈圈,畫畫有什么好處?

  (本著“留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的理念,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方法———把新知識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對協作能力,在匯報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練習1

  師:我們現在從這個玩具商店挑兩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該付多少錢?你能很快口算嗎?拿出練習紙,想想,把答案寫下來,如果有的同學有困難,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寫。

  (請2個同學)

  學生任意選兩樣玩具,口算價格,在小組內交流

  師:現在如果給你兩樣玩具,你會怎么選,要付多少錢?請你們說給小組同學聽聽!

  (學生自由說,教師巡視去聽,請兩個學生說。)

  (通過這一層次的練習,學生在這一節課里將不再是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而是學會了終生受用的學習方法。)

  四、總結

  師:剛才我們學了些什么新本領?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篇2

  教學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及初步理解了周長含義,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計算能力,從已有知識經驗出發,通過觀察、測量和計算等活動,從而更好地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運用電教手段,指導學生直觀的歸納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小組合作討論獲得知識,并將成果展示出來,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語言表達、合作交流能力。

  知識與技能

  正確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含義。學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長方形周長算理的理解。

  一、創景激趣,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學校的花壇美麗可愛,吸引了好多同學的視線,有的同學禁不住要進入花壇欣賞花草,那樣會損害這美麗的景色,為此,我們學校打算給他圍上護欄,護欄每米8元,需要多少錢呢?如何來算呢?要是一個正方形花壇,你會算嗎?(出示課件圖畫:長方形花壇實物圖)(學生齊答)

  結果:需要先算出它的周長然后再乘以8,就是所花的錢數。

  情境激趣,引出問題。

  自主探究,歸納方法理論聯系實際,拓展應用小結鞏固

  師:那么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如何來算呢?好,今天我們來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板書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二、自主探究

  (一)憶一憶(回顧舊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過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什么是圖形的周長,看屏幕,誰知道他們的邊有什么特征?什么是周長?(課件出示不同色彩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舉手回答)

  結論: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圍成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周長。(教師板書: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邊相等)

  (二)試一試(探究新知)

  1、師:同學們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屏幕上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的周長嗎?(出示課件:長6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小組合作探究)

  探究結果:有三種方法。

  (1)6+4+6+4=20(厘米)

  (2)6×2=12(厘米)4×2=8(厘米)12+8=20(厘米)

  (3)(6+4)×2=20(厘米)

  2、師:同學們,哪一種方法最簡單呢?(問題明顯,齊答)結論:(6+4)×2=20(厘米)最簡單

  3、師:這幾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呢?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呢?(小組討論)(討論出結果之后出示課件:長方形的周長公式)

  討論結果:“6”表示長方形的長,“4”表示長方形的寬,“2”

  表示兩條相等的長邊和兩條相等的寬邊,“20”表示周長。

  由此得出結論: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教師板書此公式)

  (三)展一展(拓展應用)

  1、師:我們學習了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你能計算出屏幕上一邊靠墻,邊長是8米的正方形的院子的護欄的周長嗎?(演示課件動畫)(小組合作探討)

  探討結果:院子護欄周長=(8×4)—8=24(米),因為院子一邊靠墻不用護欄,所以要減去一邊的長度。

  2、師:同學們如果兩個圖形拼在一起組成新的圖形,那么新得到的圖形的周長是兩個圖形周長的相加嗎?請看大屏幕,你能算出這兩個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的周長嗎?(演示課件動畫)(小組合作研討)

  研討結果:長方形的長是2厘米,寬是1厘米,

  周長是(2+1)x2=6(厘米)。學生要明白:兩個圖形拼在一起組成新的圖形的周長不是兩個圖形周長的相加

  三、小結鞏固

  1、周長是圍成圖形一周的長度。

  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x2。

  3、正方形的周長=邊長x4。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童話情境,自主探索出“一個數與0相乘得0”。

  2、經歷探索乘數中間月的乘法的筆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3、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你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嗎?今天有3只小貓去釣魚,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有什么收獲。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探索“0和一個數相乘得幾”

  ⑴出示小貓釣魚場景圖

  問:(你從圖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是怎樣看出來的?)“3只小貓一共釣了多少條魚”可以怎樣列式?

  ⑵學生獨立列式,并計算出結果。

  ⑶問:你能改寫乘乘法算式嗎?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個0相加等于0,改寫乘乘法算式還可以怎樣寫?

  ⑷想一想:0×7= 8×0= 師小結:0和乘號在一起就是一顆炸彈,誰和他們遇上了誰就會等于0,因此我們這樣說:0乘以任何數都等于0,任何數乘以0都等于0讓學生說一遍給你的同桌聽聽

  指名口答。

  問:你還能說出幾個類似的算式嗎?從中你有什么發現?

  2、探索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⑴出示看臺圖

  問:這個看臺一共有幾排?每排有幾個座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求出這個看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嗎?

  ⑵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⑶一個看臺102個座位,學校體育館有4個這樣的看臺,估計一下,學校體育館大約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小組交流,并說說估計的方法。

  ⑷算一算,到底有幾個座位?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⑸班級交流評講。

  問:積的十位上的0十位怎樣得到的?與剛才估算的結果接近嗎?

  ⑹試一試:104×4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在書上計算,同桌檢查計算結果并改正。

  2、想想做做2

  獨立完成在書上,做完后小組里交流訂正。

  3、想想做做3

  獨立檢查,在書上訂正,然后全班交流。展臺展示書上習題中錯誤所在,分析錯誤成因然后問:你認為做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最容易發生哪些錯誤?怎樣避免這些錯誤?

  4、想想做做5

  看圖說一說,4個書架各有多少本書?你有什么發現?你能估計4個書架大約一共有多少本書?說說你的估計理由。

  5、想想做做6

  談話:根據圖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

  將學生提出問題板書出來,要求學生選擇問題并解決。

  四、全課總結,深化理解

  問: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計算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業

  想想做做4

  0乘任何數都得0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不是難題,可簡化過程,強化結果讓學生牢記。

  關于0的乘法強調數位,那一位上乘的雞寫在哪一位上,有0一定要寫,如進位要和這一位的積相加。

  強化豎式的對齊,這樣會有利于計算的正確。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內容是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我們已經學習了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筆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是前面口算教學的延續,又是以后萬以內加減法的基礎,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的計算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設計理念:

  1、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體會學數學的實用性,學有用的數學。

  2、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注意體現算法的多樣化,提倡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變“學方法”為主動的“構建方法”,運用觀察、探求、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對數學初步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3、滲透估算意識。

  教學目標:

  1、掌握口算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法學法:

  講解法、引導法、自主探索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復習兩位數的分成

  2、看誰算得又快又正確。

  35+30=  64+5=

  48+30=  79+4=

  53+40=  66+8=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這些題的呢?先來看左邊這一組兩位數加整十數,你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先把十位上的數相加,再加上個位上的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師:那么右邊這一組兩位數加一位數,你又是怎樣計算的呢?

  生:我想把個位上的數相加,再加整十數。

  學生說教師板演。

  二、新知講授。

  課件出示“海寶”介紹上海世博會的資料。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觀察主題圖,找到數學信息。

  課件出示,師:觀察這幅圖,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

  指名回答

  (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師:如果你是每個年級的領隊老師,首先要考慮什么?

  預設:應該考慮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指名提問題。

  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學例1

  教師選擇性地板書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請你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匯報交流。

  (2)教學例2

  選擇學生提出的“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的問題,針對學生列出的算式39+44=?讓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口算。

  匯報交流。

  師:說一說你是怎樣口算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3)觀察對比

  師:剛才學習的這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今天學習的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

  師引導:這兩個算式的兩個加數的個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之和相比較,有什么發現?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也就是35+34是不進位加法,39+44是進位加法。

  師: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呢?

  個位相加滿十,一定要向十位進1。

  三、知識應用。

  1、填一填(判斷十位上的數)

  師: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數嗎?

  2、先說一說,再計算。

  23+46=  63+17=

  3、請你利用主題圖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題目,并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三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四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4、解決問題。

  課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錢?

  四、小結。

  師: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篇5

  課 題 第1課時 整十整百的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8~49頁。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數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3.結合具體情境,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掌握整百整十的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計算方法的探究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學流程 師 生 活 動 備 注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新課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

  1.口答:20里面有( )個十,46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70里面有( )個十。

  2.解決問題:把18支鉛筆平均分給3個班,每個班分得幾支?

  口答算式:18÷3=6(支)

  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交流,匯報。(把18支鉛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支)

  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運用乘法口訣求商,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板書課題:整十、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

  1.教學整十數除以一位數

  (1)3個20是60,60除以3等于20;

  (2)6個十除以3得2個十,是20;

  (3)6÷3=2,60÷3=20

  談話:自己選擇一種方法,把60÷3的算法再說一遍給同桌聽。

  小結:口算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可以把被除數看成幾個十,再想一想這幾個十除以除數等于多少個十;也可以用被除數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商是幾,最后算得的結果就是幾個十。

  教學整百數除以一位數

  2.出示例1后的“試一試”:600÷3=

  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

  小結計算方法: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可以把被除數看成幾個百,再想幾個百除以除數等于多少個百;也可以用被除數看成幾個百,再想幾個百除以除數等于多少個百;也可以用被除數百位數上的數除以除數,商是幾,最后算得的結果就是幾個百。

  3.教學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可以把被除數看成幾個十,再想一想這幾個是除以除數等于多少個十;也可以用被除數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商是幾,最后算得的結果就是幾個百。

  4.教學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

  出示教材例2,學生讀題。

  談話:怎樣列式?你能口算嗎?

  小組交流,匯報交流結果。

  教師小結方法:口算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可以把被除數看成幾十幾個幾,再想幾十幾除以除數等于多少個十;也可以用被除數百位和十位上的數除以除數,商是多少,最后得到的結果就是多少個十。

  1.想想做做第1題

  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每組題在計算上的聯系與區別,幫助學生形成算理。

  小結方法:學生借助表內除非口算整十數、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只要在后面添相應個數的0.

  2.想想做做第2題

  指名學生口算,說說想法。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連線,集體訂正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題

  提問:怎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

  5.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打乒乓球嗎?看他們正在進行雙打和單打(出示題目)

  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列式計算,然后組織交流。

  注意提醒學生,單打2人一組,雙打4人一組。

  6.想想做做第6題

  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

  提示:長方形被平均分成多少份?陰影部分是其中的一份。

  學生列式計算,交流評價。

  提問: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 題 第2課時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 課型 新授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0~5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究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筆算除法的過程,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

  2.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練習,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筆算方法。

  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筆算中位的書寫位置。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學流程 師 生 活 動 備 注

  一、 情境導入

  二、學習新課

  三、課堂練習

  四、課堂小結

  出示教材例3情境圖。

  談話: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要把46個羽毛球平均分給2個班,要求每班分得多少個)怎樣列式?(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46÷2=)

  1.教學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1)46÷2,你能用小棒擺一擺,分一分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交流分的情況:拿出幾捆幾根小棒,先怎樣分,再怎樣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根?(可以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概括性表述)

  (2)還可以怎樣想?

  想法預設:

  每班先分得2筒,是20個,再分得3個,合起來是23個。

  40÷2=20 6÷2=3 20+3=23

  (3)各小組討論“豎式該怎樣寫,即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教師結合學生討論情況板書豎式,并講解筆算過程):先算被除數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對其被除數的十位再商的位置寫2.

  討論:2為什么寫在商的十位上?(2表示4個十除以2得2個十)

  下面算2乘2得4,4減4得0,因為還要除個位上的數,這里不寫0,為了看得更清楚,把被除數個位上的6寫下來繼續除,再往下會算了嗎?

  學生獨立完成接下來的計算。

  小結:我們回顧筆算過程,筆算46÷2要從十位除起,除得的商寫在十位上,然后再接著往下除,商要寫在被除數上。

  2.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出示教材第51頁“試一試”:246÷2=

  你能用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試做這道題嗎?學生獨立嘗試。

  學生完成后提問:你是怎么算的?小組互相討論,再全班交流。

  交流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1為什么寫在商的百位上?(2個百除以2得1個百,所以1要寫在商的百位上)

  3.比較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

  談話;今天學習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有什么聯系呢?

  引導學生明確:除的過程是一樣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比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多算了一步,百位上除好以后還要把十位上的數寫下來繼續除,要注意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面。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組織學生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計算。

  列豎式時,注意數位對齊,商寫在被除數的上面。

  同桌交流算法,互相檢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讀題,聯系生活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提問:把396本書平均放到3個書架上,每個書架放多少本?怎樣列式?(396÷3=)

  獨立完成計算,同桌互相檢查。

  提問: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我們學習了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計算過程中要細心,豎式計算的書寫要規范。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舊知,較好地掌握萬以內整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教學重點、難點:

  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筆算下列各題

  54+33= 47+39= 220+630= 550+380=

  全班自主完成,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重點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出錯的孩子為什么出錯。)

  師:筆算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生自主總結: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上滿十,向十位上進1,十位上滿十,向百位上進1……

  師:那今天繼續來學習萬以內的加法,比較和以前學習的知識有什么關系?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1)出示課件36頁主題圖,你能從圖中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生1:我知道了中國濕地動物主要可以分為三類,有鳥類、爬行類和哺乳類。

  生2:我知道了其中鳥類最多,有271種;哺乳類最少,只有31種。

  生3:我知道了爬行類有122種。

  (2)利用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加法方面的問題呢?

  生1:中國濕地動物中鳥類和爬行動物一共有幾種?

  生2:中國濕地動物中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有幾種?

  生3:中國濕地動物中鳥類、爬行動物和哺乳類一共有幾種?

  你們真會觀察,首先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該怎樣計算呢?

  生:就是把鳥類和爬行類動物的種數相加,算式是271+122。

  師:這兩個數有點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數,不容易口算,那我們該怎么辦才能更準確地計算出結果呢?

  生:用豎式筆算。

  師:想一想,豎式應該怎樣寫呢?自己試一試。

  學生嘗試獨立列豎式筆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展示交流豎式計算的方法及結果:

  師: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與之前我們學習過的筆算方法相同嗎?

  生:跟我們以前學習過的筆算方法一樣,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教學例2。

  師:第二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學生嘗試獨立回答:是我國濕地鳥類和哺乳類總共多少種,列式為:271+31。

  師:怎么又對又快的列出豎式呢?請自己嘗試完成。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展示豎式計算方法,重點說清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寫0,同時向百位進1。

  師:那271+903該怎樣計算呢?自己試一試。

  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師:你在計算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生:當百位上相加滿十時,我不知該怎么辦了。但是想起“個位上滿十,向十位上進1,十位上滿十,向百位上進1”,我覺得應該是百位上滿十,應該是向千位上進1。

  師:說得很對,那誰再來提醒其他同學,為什么都要滿十進一呢?

  生:因為十個一是十,十個十是百,十個百是千。

  你們學習能力真是太強了,老師都很佩服你們,很了不起!

  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里討論交流“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組織學生匯報交流:

  要相同數位對齊。

  要從個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對于學生的回答,只要合理就要給予肯定并鼓勵。(第三條學生在總結方面可能能力會欠缺,在孩子們自己充分的嘗試總結基礎上老師應該給予引導和幫助。)

  三、鞏固練習

  教材第37頁“做一做”。

  通過練習學生反饋問題,不管是計算方面還是法則方面出現問題,對其他學生來說都是一次再學習。學生講解說明時候一邊對照法則一邊描述,這樣可以更好的做到知行合一。

  四、總結提升

  學生自主談收獲

  五、板書設計

  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連續進位加)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舊知,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能夠正確筆算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連續進位的加法題。

  2、能根據實際,選取合理的方法正確、靈活地計算三位數加三位數,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結合所學知識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加三位數不連續進位的計算法則,會正確地進行筆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熱身小游戲

  二、復習舊知:

  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想一想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35+34= 48+29=

  230+540= 360+240=

  三、新課導入:

  1、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濕地嗎?(學生自由回答)那么今天徐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領略一下濕地的美。(出示濕地圖片)

  濕地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野生動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吧!(課件出示四種野生動物)

  2、下面是關于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統計表,說一說你從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有用的數學問題嗎?(課件出示:第36頁表格)學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從表格中獲得了許多有價值的數學信息。今天我們研究的問題就和這些濕地野生動物的種類有關,大家有信心學好嗎?

  四、新課教學

  1、教學例1

  師:出示問題:我國濕地鳥類和爬行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該怎樣計算呢?

  生:就是把鳥類和爬行類動物的種數相加:271+122=

  師:這兩個數有點大,而且不是整十整百數,不容易口算,那我們該怎么辦呢?

  生:用豎式計算

  師:想一想豎式應該怎樣寫呢?自己試一試。(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組織學生展示交流豎式計算的方法和結果。

  師: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與之前我們學習的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方法相同嗎?

  生:都是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2、教學例2

  出示問題:我國濕地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算式:271+31=

  學生嘗試獨立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

  指名學生展示豎式的計算方法,重點說清楚十位上3+7=10,只要在十位下面寫0,同時向百位進1.

  師:想一想,271+903=?該怎樣計算呢?

  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并說一說你在計算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當百位上相加滿十,不知道怎么辦了?

  想:十位上相加滿十,向百位上進一;那么百位上相加滿十,就要向千位上進一。

  五、總結提升

  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一下: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六、作業布置:

  完成數學書37頁的做一做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 篇8

  一、教學內容

  本單元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安排的。具體的內容有:口算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大約是幾千幾百(或幾千)。沒有安排新的實際問題,只是結合計算教學,鞏固已經教學的一步或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解答方法,發展解題思路、積累數量關系。

  內容分五部分編排,第28~29頁教學乘法口算,第30~32頁教學筆算法則,第33~35頁教學估算,第36~38頁教學特殊乘法的簡便豎式,第39~40頁單元復習。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口算教學注意三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一般分兩步乘,第一步乘是兩位數乘一位數,學生已經具有計算的能力,第二步乘是兩位數乘整十數,學生尚未掌握。第28頁例題教學比較容易的兩位數乘整十數,是為筆算作準備的知識與技能。例題教學兩位數乘10,“試一試”教學兩位數乘幾十,在“想想做做”中還有幾十乘幾十的口算。“10”是最小的整十數,也是最小的兩位數。在已經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先教學兩位數乘10,知識跨度小,算法容易想到。掌握了兩位數乘10的口算,教學兩位數乘幾十就容易了。

  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思路是鼓勵學生自主探索算法,在交流時倡導算法多樣化,通過優化算法。

  例題12×10的算法多樣化從何處來?出于對情境的感受,從現實中得到啟發。也出于已有的口算經驗以及合情推理。如果在圖畫中看到“已有9箱,再放1箱就是10箱”那么就會想到9箱的瓶數加1箱的瓶數,這就是“蘿卜”的方法;如果在圖中看到“一堆5箱,2堆就是10箱”,那么就是先算5箱的瓶數,再乘2的思路,這就是“辣椒”的方法;如果假設1箱10瓶,那么10箱是100瓶,還要再添10個2瓶,才是10箱的實際瓶數,這就是“蕃茄”的想法。“蘑菇”的算法是以前進行口算的經驗遷移。無論哪一種算法,都是充分運用了舊知識解決新課題,都應該受到肯定和贊揚。

  “試一試”起兩個作用,一是發展例題,從兩位數乘10擴展到乘幾十;二是優化算法,體會12×30如果不從12×3=36類推,采用“蘿卜”,“辣椒”“蕃茄”的思路與方法就比較麻煩。“想想做做”第1題配合“試一試”,繼續引導口算思路,鞏固算法。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體會同組兩道題的聯系。

  “想想做做”第2題教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為后面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作知識準備。整十數乘整十數的算法也是多樣的,教材的設計是從整十數乘一位數,想整十數乘整十數,把這種題的口算與已有的口算經驗聯系起來,有助于形成穩定的知識結構。

  2.筆算教學注意四點。

  第30頁例題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在列出算式28×12以后,不急于教學豎式怎樣算,而是讓學生用自己可能想到的辦法計算。這樣安排有三個目的,一是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新的問題,培養創新;二是為理解豎式計算積累感性認識;三是形成“蘑菇”那樣的認知沖突,把學生帶進新知識的最近發展區。為了達到這些目的,教學時要營造探索新問題的氛圍,引導學生選擇不同的策略解決新問題。如28×12是兩位數乘兩位數,雖然以前沒有學過,你能估計一下,得數大約是多少嗎?你有辦法算出得數嗎?要學生的各種方法,充分利用生成性資源,尤其是“蕃茄”的思路與方法要讓全體學生理解和接受,因為這種方法與豎式計算的步驟已經十分接近了。

  豎式的教學從“蘑菇”的質疑切入,要聯系“番茄”的思路和方法,讓學生體會“蘑菇”已經算了什么,還要繼續算什么,并接著算下去,經歷的過程,并對這樣的過程作出解釋。

  豎式的一般寫法適宜意義接受,可以通過“呈現-比較-領會-遵循”的線索教學。先由教師告訴學生豎式也可以這樣寫,把這樣的豎式呈現給學生。然后把學生的豎式和教師的豎式比一比,既看到280個位上的“0”沒有寫出來,又看到“28”的位置沒有變,它仍然表示28個十,即280。再讓學生討論為什么省寫這個“0”,省寫后有什么好處,領會這樣的省寫使28×12分解成兩次28乘一位數,便于思考和計算。最后要引導學生回顧28×12的計算過程,計算方法,完成“試一試”。

  兩位數乘兩位數,很可能是計算錯誤的高發區,計算錯誤一般集中在進位上。因此,要進行相應的專項練習,經常口算一位數乘一位數加一位數(即△×△+△)這樣的題,能有效減少計算錯誤。

  3.估算教學注意兩點。

  生活中經常遇到有關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實際問題,而且往往不需要精確的結果,只需要大約是多少。因此,估算是解決問題的常用策略,第33頁的例題教學這樣的估算。

  學生首次估計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積可能會有困難。因此,教材呈現了各種估算的結果,讓學研究“各是怎樣估算的”,從中體會估算的方法,學會估算。要仔細分析每種估算的思考,“蘿卜”把29看作20,42看作40,通過20×40估計29×42的積比800多;“辣椒”把29看作30,42看作50,通過30×50估計29×42的積比1500少;“番茄”把29看作30,42看作40,通過30×40估計29×42的積在1左右。要分析各種估算的共同點,都把兩個乘數看作整十數,利用整十數的乘法估計29×42的積。要研究29×42的積為什么比800“多”、比1500“少”、在1“左右”,清楚各種估算方法的特點,體會“番茄”的方法比其它方法好一些,從而自覺運用這種方法。

  “想想做做”按“體驗估算、掌握估算、應用估算”的線索編排。第2題通過算和比,發現每組中間一道題的積在它上、下兩道題的積的之間,再次體會兩位數乘兩位數可以通過整十數的乘法進行估算。第3題引導學生把兩個乘數分別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數進行估算,這樣估計的結果最合理。第4題是培養估算的習慣,先估計、再筆算,能發現和及時改正計算錯誤。第5題是應用估算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估算意識和習慣的培養貫穿在估算教學的全過程里。

  4.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注意三點。

  本單元雖然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的新授內容,仍然結合計算教學安排了許多實際問題讓學生解答。要結合一步計算的問題,特別是表格形式呈現的問題,概括數量關系,提升認識。如第29頁第5題中的每盒的數量×盒數=物品的總個數;第38頁第5題每秒飛行米數×飛行的秒數=飛行的路程,飛行的路程÷1秒飛行的米數=飛行的秒數;第40頁第6題每筐千克數×筐數=總千克數。

  要充分挖掘已知條件之間的聯系,提出不同的問題,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形成解題思路。如第32頁第4題還能利用22箱蘋果和每箱30元,計算蘋果的總價;第34頁第5題買24個同樣的籃球,可能是單價48元的,也可能是單價38元的,還可能是單價28元的,分別算出三種籃球的總價,與1000元比一比大小,才能知道可能買了哪種籃球;第37頁第5題根據4條船坐20人,算出每條船坐5人以后,可以通過38÷5=7......3或者5×7=35<38,解決租7條船夠不夠的問題。

  要重視多領域的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如第37頁第6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教案范文(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除法教案集體備課(通用2篇)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2課次5授課課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學基本內容通過前面的學習,進行首位不能整除的計算。 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操作,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時有余數的除法筆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 人民出版社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選6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各有哪些月。了解平年閏年的知識。2、程與方法:通過學習、交流,掌握每個月天數的記法。了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最新范文(精選16篇)

    第1課時:秒的認識教學目標:1、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 2023三年級數學上冊筆算乘法教案(精選2篇)

    一、教材倍的認識是在學生認識和理解乘法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將通過對已學習的有關乘法的知識進行遷移獲得“倍”的概念。“倍”是一個新的概念,是一種數量之間的關系。...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教案最新(精選5篇)

    目標:1、理解分數幾分之一的具體含義,建立分數的概念。2、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幾分之一的分數。3、培養學生在觀察分析和動手操作中,正確地理解分數的概念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寫幾分之一。...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1噸的重量概念。...

  • 三年級數學上冊教學教案(精選5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經歷探索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簡便算法的過程,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能力目標:在具體情境中合理地運用口算、筆算和估算,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 三年級數學上冊蘇教版教案(精選5篇)

    一、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2、熟記1千克=1000克。二、教學重點:1、使學生初步認識質量單位克,建立克的觀念。2、熟記1千克=1000克。三、學具準備:1枚二分硬幣、1袋食鹽(1千克)。...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時間與數學》教案(精選4篇)

    時間與數學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學的密切聯系。2、過程與方法:在觀察比較、發現規律的現實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和發現的能力。...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一天的時間》教案(精選5篇)

    一天的時間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2、程與方法:借助鐘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同一問題不同的解決方法。3、感態度與價值觀:逐步養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第九單元復習提綱

    (一) 知識點1、知道1時、1分、1秒有多長。2、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1時=60分 1分=60秒 3、 單位互化 例 2分=( )秒4、 會計算經過時間: 用結束時刻減開始時刻就等于中間經過時間(二) 易出錯的題目1、 65分= ( )時( )分 100秒=(...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4單元:有余數的除法 測試題

    一、先計算,列豎式,再驗算。(每小題4分,共8分) 305-89= 587+348=二、填空:(每空1分,共16分)1、計算有余數的除法時,()必須比()小。2、60÷8=( )……( ),被除數是(),除數是(),商是(),余數是()。...

  • 2019年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提要

    第一單元測量 一、長度單位 基礎知識過關 1、量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單位; 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做單位; 測量比較長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單位,千米也叫(公里)。...

  • 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導學案(蘇教版)

    第一單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第1課時: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及估算教學內容:教材第1、2頁例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學生經歷探索整十數、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和估算的過程,能估計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積的大致范圍,進...

  • 三年級數學上冊期末復習提綱(人教新課標版)

    (一)教學目標 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 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潮一区一区三区 |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 精品一二三区久久aaa片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 91av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黄色一级网站 | 久久嫩草久久久精品三区 | 人人爱人人乐免费 |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 麻豆文化传媒www网站入口 | 日韩人妻熟女毛片在线看 |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最好免费的高清视频剪辑软件 | 日韩激情网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欧美综合区 | 粉嫩av蜜臀一区二区三区 | 狠狠狠狠狠干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精品动漫中文子幕欧美亚洲 | 四虎成人www成人影视网址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第一免费播放区 | 日p视频免费看 | 九九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点播观看 | 四虎精品在线 |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亚洲无线 | 免费看国产 | 中文人妻精品一区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徐婉婉 |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国产激情爱 | 99爱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1区2区3区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黑色丝袜无码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不卡 | 欧美色窝79yyyycom |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中文 | 成人午夜看黄在线尤物成人 | 在线观看视频在线高清免费播放网站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aaaaa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