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能表示什么》教學案例淺析與反思
3、信息反饋渠道的開辟與梳通必須重視。分組活動時教師要“耳聽四方,眼觀八路”,將學生中反饋的信息迅速納入下一進程的教學活動中去;回答問題的學生應既有自主的也有點將的,讓各類學生都有代表出來交流;學生練習情況應既有互評,也有教師抽查,并應根據學生基礎適時抽查;優則按高標準要求與評價,差則按低標準要求與評價,并及時給予個別點撥,在課堂上體現分層教學的思想。本課在反饋與評價上顯得不夠全面,因材實教的思想不夠鮮明。
4、數學課堂教學模式與手段的選擇不能千篇一律。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形式不能機械地理解為就是學生分組討論,應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方式,否則會形成追求表面“熱鬧”的形式主義。本課第3節學生在探尋圖形規律時很明顯對分組討論的形式不那么感興趣了,因為多數學生由于前面的學習都可以在不需他人幫助的情況下解決問題了,因此,很多同學在活動中都是以獨立地從圖形中尋找規律性為主了,集體活動并不火熱,倒是有些學生的獨立思考常被一些“好事者”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