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時弊與對策
教參及有關教育教學報刊上的內容,把類似的內容一一搬進課堂里,教學內容成了參考資料的簡單羅列和堆砌。③肆意拔高。有些教師總嫌小學課本里的內容太淺,沒有“教頭”,因而憑著自己的性子肆意拔高教學難度,或把高年級的內容提前到中年級來教,或把初中的內容提前到小學來教。由于難度提高了,教師也就感到“有得講了”,于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什么“超綱脫本”,全拋到九霄云外去了,同時也把學生帶進了云里霧里,摘得稀里糊涂。
克服和糾正“講風太盛”,關鍵應抓好三條。第一是認真備課,在備課時將課上要著重講的內容寫進教案,力求語言簡練、明白,切忌語無倫次,雜亂無章。
第二是認真學習和優化選擇教法,采用那些先進的教法,克服單純使用“講授法”,堅持“一法為主,多法相助”。第三是切實控制好課堂教學結構,除在新授部分作適當講解外,其余教學環節盡可能少講或干脆不講。經過一段時間嚴格的自我控制,你就會越來越明白“講風太盛”不僅害學生,也害自己,真是得不償失,適得其反。
二、形式過多
教學過程離不開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形式過多,往往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教學時間和效率。現在有些課,一會兒比賽,一會兒表演,一會兒唱歌,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讓人看不懂到底是數學課還是班隊活動?
有些老師還美其名曰:“愉快教育”;真叫人啼笑皆非。
形式過多也表現為三種形式。
一是展覽型,把數學課當成了教學具的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