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資源
教學目標:認知目標:了解總量豐富,大都位居世界前列,而人均資源占有量不足,大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知道要合理利用資源,節約和保護資源;知道我國有《森林保護法》、《礦產資源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令。
技能目標:能介紹相關的我國資源知識,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能根據同學的介紹補充知識,培養傾聽能力。
情感目標:有節約資源、愛護資源的意識,要養成節糧、節水、節電等良好行為習慣,懂得要遵紀守法。
重點:我國資源豐富,但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資源相對不足。
難點:有節約資源、愛護資源的意識,要養成節糧、節水、節電等良好行為習慣,懂得要遵紀守法。
設計思路:
結合學生特點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并以辯論的形式使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師生互動,共同草擬倡議書,引起學生和社會的重視,完成教育目的。要求學生在課下進行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運用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故事導入: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它兩天按兩倍速度生長,如果不受限制,30天內會覆蓋整個池塘,悶死水中的其他生命。人們直到百合花已經覆蓋了半個池塘時,才意識到這個危險。聽了之后你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引喻了人與自然之間是什么關系?
2、板書課題
(二)新課部分:
1、進入情境,提出問題:
兩個小朋友在爭論(1)我國地大物博,是資源大國。(2)反之,資源小國。
組織學生分成兩大辯論團體。
正方論點:我國地大物博;反方論點:我國不能算是地大物博。
分組準備:證明自己一方觀點正確的資料
2、辯論:我國地大物博嗎?
(1) 明確辯論要求:一方說完另一方才能開始反駁,要聽完對方的辯論;所出示的證明資料要準確真實。
(2)辯論:
3、教師補充資料(幻燈)
結合所學和幻燈分析,得出結論,誰的觀點正確,還是都有道理?
我國資源豐富,但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資源相對不足(基本國情)
4、針對我國的國情,我國采取什么政策和措施進行解決的呢?
(保護資源,我國制定了《森林保護法》、《礦產資源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令)
5、提出疑問:有人說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討論)
6、小結:提出合理利用資源,節約保護資源
同學們考慮過對于那些資源我們應該合理利用,那些我們又應該節約保護呢?(教材124一段自學)
7、看看這些小朋友有什么不對?我們能為我國資源,能源相對不足進自己的微薄之力嗎?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
(三)作業:
倡議:補充倡議書,齊讀,向全校學生倡議。
板書:
我國的資源
資源豐富
但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資源相對不足
合理利用資源,節約、保護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