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 開開心心過暑假教案
(鄂教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案第四單元 火熱的夏天
第十三課 開開心心過暑假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鄂教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開開心心過暑假》。
學情分析
孩子們在一年級已經經歷了一個暑假,對它并不陌生,可以說是充滿著期待與向往的。但從學生的社會生活環境看,當代小學生學習任務很重,每周除了在學校上的五天課之外,周六、周日甚至是每天晚上還要參加一些特長班。由于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無形中為孩子的學習造成了壓力,大多數孩子的學習變得很被動,對上學產生了逆反心理。
正由于這種現象,同學們便非常期望放假。放假后,同學們便有了自由放松的時間。然而在暑假里,家長忙于工作,陪同的時間很少。于是,便出現了放假后,同學們不注意合理安排時間,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作息時間亂做一團,作業也顧不得寫的現象。本次活動就是針對這一現象,結合孩子們的身心特點來設計的。
本課針對上述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學會合理安排暑假時間,做到勞逸結合。教學難點是:增強暑假生活的計劃意識,并在暑假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據調查,大部分的學生是獨自在家度過漫長的假期,讓學生了解暑假生活,有針對性指導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迎接暑假的到來,并學會安全而有意義的度過暑假就顯得十分的重要。本節課在課堂中著力營造學生熟悉、輕松、和諧的生活氛圍,設計學生與教材畫面中的兒童對話的環節,呈現一個個“活動式”的生活常態,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生活中去,盡情地享受生活帶來的快樂。
設計思路
我們的品德教學應積極關注兒童生活,努力構建兒童文化,使教學活動成為兒童的一種快樂、有意義的生活。用低年級學生喜歡的活動形式,不留痕跡地引導學生去面對生活,實現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創造生活的目的。讓學生在開放和互動的活動中,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討論、交流中提高對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的辨別和解決能力。通過活動使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獨立性不斷發展、提升;經驗及個性得到激發、展示和培養;積極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以形成,真正地教會學生有準備地、愉快地度過一個暑假。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能充分感受暑假的快樂,有學會合理安排時間的愿望,體驗成長的愉快。
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較好的假期生活習慣,合理安排暑假生活。
知識與技能:能有步驟地實施自己的計劃安排,過一個愉快而又充實的暑假。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討、交流的活動,樂于實踐,多渠道的獲取知識、積累生活經驗。
教學重點:合理安排暑假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教學難點:增強暑假生活的計劃意識,并在暑假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前了解學生以前過暑假的情況,編寫兒歌。
學生準備:五彩卡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60頁內容,怎樣過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