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第2課 快樂的國慶節教案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第2課 快樂的國慶節教案
本課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尊敬國旗、國徽、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激發學生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
2.使學生能把熱愛祖國的情感落實到自己的行為之中,平時能關注祖國和家鄉的變化和發展。
3.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我國的國慶節,知道新中國誕生的一些故事,初步了解祖國的一些概況。
4.通過系列活動,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謳歌祖國的變化與成就。
第1課時
一、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了解新中國誕生的故事。
2.教師制作cai課件。
二、教學過程
(一)“我們的家”
導入:課件出示中國地圖(配樂《大中國》)
師:“小朋友們,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1.活動一:“我來說一說”
師:“你對中國有哪些了解,誰愿意來說一說?”
2.活動二:“我來拼一拼”
(1)小組合作,拼中國地圖
(2)學生上臺在課件上演示拼圖,并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拼對一個部分時說一說對這個地方的了解,比如“江蘇在這(拼),我知道江蘇是有名的魚米之鄉!被蛘摺鞍不赵谶@兒(拼),安徽有著名的 黃山 !
3.活動三:“我來游一游”
師:“我們的家很大,景色很美,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祖國的壯美河山吧!”
播放cai課件,配上音樂及解說
4.活動四:“我來找一找”
(1)播放cai課件,師:這是祖國哪個地方的美麗景色?能不能在地圖上找到這些地方?(天安門廣場、黃山、桂林山水、香港夜景、拉薩、新疆牧場)
(2)在地圖上找到黃河與長江,北京和中國臺灣,在課本第7頁上畫出來。
設計思路:在氣勢宏偉的《大中國》旋律中引領學生帶著情感走進中國這個大家。 “我來說一說、我來拼一拼”,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加深學生對祖國的了解。“我來游一游、我來找一找”,欣賞祖國大好河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課間活動
播放《生日快樂》歌曲,創設情境,自然過渡
1.我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歌曲?
2.小朋友們知道自己哪一天過生日嗎?你還知道誰的生日?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我們的祖國媽媽(再次出示中國地圖)也有自己的生日?础
設計思路:結合低年級兒童特點,安排了課間活動。用耳熟能詳的《生日快樂》歌來調節課堂學習的氣氛,同時又為引出“國慶“話題鋪路。
(三)體驗感受、激發情感
1.活動一:國慶節的由來
(1)觀看開國大典錄像
(2)回答問題: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哪一年的哪一天誕生的?
(3)師:每年的10月1日就是我們中國的國慶節。那請小朋友們計算一下,今年是國慶( )周年?
2.活動二:照片背后的故事
(1)出示照片(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照片)
(2)你們了解這張照片嗎?誰能來說一說?(可以認一認照片上的人物,可以結合剛才觀看的錄像說一說當時的情景)
(3)師:照片記錄了歷史性的一刻,這神圣的、令人激動的一幕背后又經歷了怎樣的艱辛呢?請大家來交流一下課前搜集到的新中國誕生的故事。
小結:經歷了血雨腥風,一個新的中國誕生了!每年的10月1日,炎黃子孫都會以各種形式慶祝祖國的生日(播放動畫:一些歡慶場面,課題“快樂的國慶節”始終出現在屏幕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