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品德與社會》第三單元教學設計
4.畫一畫:個人或合作完成校園平面圖。
四、情感溝通,談收獲
1.今天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談談你的收獲。
2.試試用今天學的方法繪制一張學校周邊環境圖。
《在學校里工作的人們》 教案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知道,在學校生活里有很多老師和工作人員為他們的成長辛勤工作。
2.通過觀察、采訪、交流等體驗活動,激發學生對老師、學校工作人員的感激之情。
3. 引導學生了解學校里工作的人們,培養學生尊敬老師,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良好品德。
教學準備:準備有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導入新課
1.播放錄像。
情景:a.學校傳達室的張爺爺在打掃衛生,整理樹枝。
b.衛生老師在給一位受傷的學生包扎傷口。
c.教師在課堂給學生講課。
d.輔導員張老師在訓練號鼓隊。
2.說一說。
a.從錄像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b.在我們學校,有哪些工作人員?你最喜歡誰?
c.師小結:同學們,在學校工作的人們有很多,你們想不想去了解他們?
二、整理調查報告,進行采訪匯報
1.師: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分小組對學校工作的人們進行了采訪調查,下面每個小組派代表進行匯報(調查報告單可以用投影儀顯示)。
2.小結:通過調查,在我們的學校里,校長、教導主任、大隊輔導員、各科老師,他們為了共同把學校辦好,都在辛勤的工作著。
三、出示課件,寫出感想
1.課件展示書中的“王老師的一天”和“我們心中的張爺爺”。
2.學生根據自己的采訪,寫出采訪后的感想。
3.展示部分學生的感想。
四、欣賞歌曲,提出問題
1.放錄音《在老師身邊》,并思考歌曲唱的是什么意思?
2.提問: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一段歌曲,歌曲所講的是老師如何關心、愛護我們,教我們識字、計算、唱歌、畫畫、做游戲,等等,我們的老師們為了我們的成長,為我們付出了辛勤勞動。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老師呢?
3.下面老師給你們提供幾種方法,你可以選擇其中一種來表達你對學校工作的人們的敬意。
a.唱一首歌頌老師的歌;
b.給你最喜歡的老師畫張像;
c.制定一份“愛心”計劃;
d.送一束鮮花給老師。
五、聯系實際,指導行為
1.早晨到學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應該怎么做?下課了,老師拿著教案、作業本、教具離開教室,你們應該怎么做?放學后離開學校時,你們應該怎么做?
2.我們班哪些同學尊敬老師,熱愛老師做得最好?評選出7~8位做得好的小朋友并當場表揚。
六、總結
通過大家對在學校工作的人們的采訪,調查使我們了解到在學校工作的人們的辛勞,從而讓我們懂得了應該尊敬老師,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我為學校做名片》
教學目標
1.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名片,激發學生關心學校的熱情
2.學生通過調查、收集資料,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整理和分析;
3.名片的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審美情趣和個性的培養。
教學準備:一張表格,各種名片,多媒體展示平臺,學生準備硬卡紙、彩筆等。
一、初步認識名片
1.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
師出示各種名片,請學生觀看。
2.名片的意義。
提問:
(1)課前老師讓同學們了解了有關名片的知識,誰來說說你們都見過哪些名片?
(2)有誰知道名片上的內容是什么?
(3)那么在生活中,你們知道名片是用來干什么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