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品德與社會假如生活中沒有了誠信 與誠信簽約教案
課題:假如生活中沒有了誠信1. 教學目標: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實的基本要求;2. 了解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3. 知道只有誠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一個誠信的人。教學重難點: 知道只有誠信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一個誠信的人。教學準備:教師提前準備的掛圖教學過程:(要注意體現“四動”模式,注意教學的有效性,要體現新課程理念)第一課時教師的教學活動:一:導入新課(拿出課前自己準備的掛圖)師:下面我們來共同面對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在第1圖中情景下,到底怎樣做才是真正的誠信呢?生甲:不讓媽媽知道自己生病是誠信的表現,因為這是自己真心實意地不希望媽媽為自己多操心,同時也是孝敬父母的表現。
生乙:我不贊成。因為如果長期隱瞞病情而造成病情加重的話,最終還是要給媽媽造成更大的精神痛苦和經濟負擔,其實也違背了誠信的原則。所以說生病了要及時向家長報告才是真正講誠信的表現。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都做到了勤于思維和積極動腦,在此特別提出表揚!剛才兩位同學的回答應該說代表了大家的心聲,都是有理有據。但是出于更好地保障同學們身體健康和安全方面的考慮,我更傾向于第二種觀點——身體如果出現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向家長或老師報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嚴重后果。這個問題大家課下還可以繼續討論。“真理越辯越明”,相信大家會通過辯論達到認清現實生活中誠信的復雜性的目的。下面我們繼續往下看第2種情景下題中做法是否誠信?
生:醫生出于人道主義和減輕病人心理壓力等方面的考慮而向身患重病的病人隱瞞其病情的做法屬于誠信的范圍。
師:很好。那么第3種情景下應該如何做到真正的誠信呢?
生丙:當面夸獎朋友新買的書包漂亮很好地維護了朋友的自尊心,雖然自己內心其實認為書包很一般,這也不能說是不誠信的表現,因為這樣做是出于自己發自內心的善良動機。
生丁:我反對。心口不一的虛假贊揚其實是助長了朋友的虛榮心理,實際上是對朋友有害,怎么能說是誠信的表現呢?
師:其他同學還有沒有不同意見?我想大家有必要搞清楚“虛榮心”和“自尊心”的區別。簡單地說,虛榮心其實就是自尊心的極端形式,也就是過于注重自己的外表和形象的一種心理,極易導致妒忌、狹隘、自私、偏激等不健康心理的出現;而自尊心則是自己尊重和愛護自己并希望得到他人與社會的愛護與尊重的心理,是一種非常正常和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條件。我更贊同丙同學的看法。最后我們再來看一下第4種情景。
生:幫同學隱瞞打破實驗器材的行為是一種包庇行為,是不道德并違反紀律的,因此也就不能算是誠信的表現。
師:非常好!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明確一點,那就是誠信必須符合法律和道德規范。是非不分、不講原則、互相包庇甚至建立攻守同盟,這樣的行為我們不能稱為誠信,其實質恰恰是“哥們義氣”,于人于己于社會都是有害的。
友情提示
誠信的第二個表現——表里如一;(多媒體顯示)
師:同學們,下面大家快速閱讀教科書第61頁到第62頁的“閱讀空間”,想一想“文章中的女主人公能算是一個誠信的人嗎?為什么?”
(學生帶問題閱讀)
生:文章中的女主人公不能算是一個誠信的人。因為她的出發點是為了謀取非法巨額經濟利益,這本身就是不正當的,甚至可以說是違反了道德和法律的,因此更談不上誠信了。
師:分析得非常透徹,很好!作為誠信的第二大表現形式,表里如一要求誠信不僅不能欺騙他人,還要求不欺騙自我,做到忠實于自己,言行一致。
友情提示
誠信的第三個表現——信守諾言。(多媒體顯示)
師:下面,我們共同來看一則小故事,共同感受誠信的巨大魅力。
(多媒體顯示)《一生守信》
20世紀初,來美國的移民非常節儉。佛蘭普科斯·羅迪便成立了一家小小的銀行,吸收移民存款。19xx年圣誕節前夕的一天,三個歹徒沖進銀行,將2美元席卷一空。儲戶聽到這一消息,蜂擁趕來提款,羅迪盡最大努力兌付,但仍然不支,只好宣布破產。250個儲戶共損失了18000美元。一位銀行家對羅迪說:“銀行遭搶劫,這是天災人禍,既然已宣布破產,你就沒有任何責任了,存款也就不用還了。”羅迪卻難過地說:“法律上也許是這樣。不過,我個人是要認帳的,這是信義上的債務,今后我一定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