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進步
教學目標:
1.了解傳統與進步的含義,懂得進步是以傳統為基礎的道理。
2.學會用比較的方法分析事物發展的過程。
教學準備:
1.了解家鄉有哪些傳統的手工業,其現狀如何。
2.教師收集一些有關襪子的文字、圖片、實物資料,以備課堂交流活動中使用。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看資料。(有關襪子的文字、圖片、實物資料)
2.這是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襪廠的資料,說說你從中了解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企業有多少職工?年產量是多少?年創利稅是多少?它在家鄉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邊說師邊板書:
職工人數:
年產量:
年創利稅:
對家鄉發展的貢獻:
二、組織討論:
1.剛才我們看了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襪廠的資料,這是一個現代化的企業。其實襪子是我們家鄉的傳統工業,很早就有了。出示舊的襪子的實物和襪廠的圖片。
你還知道哪些我們家鄉的傳統工業?
如:剿絲、絲綢、制革……
2.閱讀并欣賞教科書60—63頁的照片和課文。了解傳統的陶瓷生產和現代工業中的陶瓷生產。
3.分組討論:
結合課文和自己收集的資料,討論以前家鄉傳統工業的生產狀況和現代企業生產有哪些區別?
小組長在討論時做好記錄。
三、全班交流。
1.各小組根據討論結果向全班匯報。
2.教師歸納板書:
以前:生產技術落后 主要靠人力 產量底
現在:生產技術先進 主要靠機器 產量高
四、寫寫感想。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從“傳統”到“進步”的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這一發展的過程給我們帶來許多的思考,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想呢?請你寫下來。
五、小結延伸。
現在企業的產量雖然提高了,但也有新的問題出現,課后可以繼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