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三年級上冊《金屬》教學設計蘇教版
教學目標:
1.能夠進行對金屬性質的研究。
2.探究金屬具有光澤、易傳熱、具有延展性的特點。
3.了解常見金屬的性質,知道金屬的性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金屬的用途,同時還需要考慮價格、資源以及廢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教學重點:探究金屬的共同特點。
教學難點:探究金屬具有延展性、有光澤、易傳熱。
教學準備:ppt、生銹鐵釘、砂紙、鋁絲、鐵錘、塑料棒、竹筷、金屬勺、熱水、燒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首先請看幾幅圖片,看了之后告訴老師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都是由金屬材料做成的。
3、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和研究生活中的另一種常見材料——金屬。(板書)
二、認識常見金屬制品
1、在6000多年前,人類就學會了制造比石器鋒利的銅刀等銅制工具。(多媒體)當今社會金屬制品更是應用廣泛,看看我們的教室里面,哪些是金屬制成的?
2、觀察,匯報。
3、生活中的金屬制品制品有哪些呢?(多媒體)說說為什么用金屬來制作它們?
4、匯報。
5、所以說每一種金屬材料都有它獨特的價值。那么金屬到底還有哪些特殊的本領使得它的用途如此廣泛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我們一起來繼續研究金屬。看看金屬有哪些性質?
三、探究金屬的性質
1、我們來做幾個實驗,進一步發現金屬的一些性質。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砂紙,鐵釘,(出示)你們要準備怎么做?
2、小組討論,回答問題。
3、我們可以用砂紙打磨生銹鐵釘一端的表面,對比看一看擦過的部分和沒擦過部分,還可以摸一摸磨過的一端,看看你發現了什么?從中你發現金屬的性質有哪些?(示范)把你看到的現象用簡潔的語言填在表格中。(多媒體出示表格)
4、做完實驗,組織匯報,總結金屬性質:有光澤。(板書)
5、老師還帶來了塑料塊、竹筷、金屬勺子,以及一杯熱水。要是把這三個同時放在熱水里,過2分鐘后摸一摸這些物品的上端,會有什么感覺呢?你人為它們的熱度會一樣嗎?將現象也填在表格中。在做實驗的時候同學們要保持安靜,當老師來加熱水時及時讓道,不能觸摸燒杯和熱水以免燙傷。
6、分發材料進行實驗。然后組織匯報,總結金屬性質:易傳熱。
7、教師出示:鐵錘、玻璃棒、木塊等。提問:如果老師用錘子敲擊他們會有什么現象呢?(玻璃會破碎、木塊會破碎………)
8、分發材料鐵錘和鋁絲,讓學生進行實驗,完成記錄。
9、組織匯報,總結出金屬性質:延展性——在科學上物體(像鋁條)在受到外界錘擊等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或形成薄片而不破裂的這種性質叫做延展性。。
10、金屬的性質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描述,除了剛才我們探究發現的有光澤、導熱性、延展性等外,還有哪些性質呢?請看大屏幕。
11、組織交流。
12、我們剛才說了不同的金屬性質不同,那么想要制作下面這些物品你會選擇那些金屬呢?為什么?(鍋,易拉罐,項鏈)
13、匯報。
14、回答得非常正確,鍋用鐵做,因為像剛才同學們說的便宜,而且堅硬,鐵還是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用鋁做易拉罐,是因為它輕,易加工,也就是延展性好,價格也很便宜。用金銀來做飾品不僅因為其光澤度好,不易生銹(氧化),價格昂貴也是重要的原因。
15、金屬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它的性質和價格是緊密聯系的。性質決定應用。合理選擇金屬可以為我們帶來方便。金屬還有其他重要的性質,我們會在今后學習中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