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泡泡球教學設計
學習領域 【身體健康】
在球類游戲中進行多種拋擲的練習 【運動參與】樂于參加各種游戲活動,認真上好體育課 水平目標 發展體能,發展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達到水平目標時,學生將能夠在游戲或基本運動中進行拋擲球動作的練習 教學內容: 課題《七彩泡泡球》 1、在球類游戲活動中進行拋擲球的練習2、“顏色貓”游戲 教學目標:1、通過創設情景,學生樂于參加各種游戲,并具有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同時在游戲活動中進行多種玩球方法(上拋、前擲、急停等)的練習,學生的靈敏和協調能力得到提高,體能有所發展。2、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能夠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設計思路:根據新課程標準中水平一學段各領域目標要求,結合二年級學生喜歡鮮艷的色彩、想象力豐富、有較強模仿力、愛聽故事等實際情況,設計了“七彩泡泡球”這一主題進行教學。選擇新奇、有趣的童話故事創設情景,引起學生參與的興趣,使目標內化:(1)以“魔法師和小動物的故事”為教學情景,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并樂意練習球類的各種拋擲動作;(2)以“小動物和泡泡球做朋友”為活動內容,通過不同動物玩球的方法有所不同啟發學生思維;(3)以“小動物和魔法師比本領”完成上拋、前擲、等動作練習為活動主線; (4) 以“魔法師的哨聲有魔力”做為組織教學活動的手段和方法,使學生在練習急停動作的同時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5)以色彩為條件進行教學分組,實施“顏色貓”游戲發展學生的靈敏及體能。本課以“七彩泡泡球”為線索,通過故事的發展,教師的引導達到:玩中學、學中練、練中樂的教學目的。并運用激勵性的過程評價和直觀性評價,使學生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教學模式策略設計1、模式教學過程結構(快樂體育)活動樂趣 創造樂趣 學習樂趣 情境設置 情感體驗 自主學習 協同教學 快樂體驗2、活動方法:A、 情景活動 B、自主活動 C、引導活動 D、游戲活動 學生分析: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身體正處在迅速發育時期,他們的第一信號系統在活動中處于優勢,直觀思維能力較強。他們具有活潑好動、喜歡比賽、喜歡做各種游戲,但注意力容易轉移、自控力差等特點。有趣、靈活多樣的運動形式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體能的發展。 教材分析:“球類游戲活動”教材在水平一階段,對技術動作要求較低,通過在球類游戲中進行泡泡球前擲、上拋等動作的練習,以及在活動組織中反復進行急停練習,提高學生的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教學媒體:40個彩色的泡泡球,一個長方形場地(自畫長6m,寬4m),一臺錄音機。教學過程:
教學結構運動負荷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設計意圖時間強度
故
事
導
入
課堂常規
“魔法師”的情景導入
2ˊ1、問候學生2、教師講故事,引出“魔法師”3、教師扮演“魔法師”
組織:
☆☆☆☆☆☆☆☆☆☆☆☆☆☆☆☆☆☆☆☆☆☆☆☆○1、集合整隊2、問候老師3、仔細,認真的聽故事
創設情景,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角
色
扮
快樂的小動物4ˊ小1、 “魔法師”將學生變成各種小動物2、 引導學生熱身并做各種動物的模仿練習3、 口哨指揮學生1、 充分發揮想象力和肢體語言的表達能力2、 模仿、扮演各種小動物
3、聽口哨聲急停,并定住
進入角色,進行各種動物的模仿練習,達到熱身目的
意
境
體
驗
情
景
活
動
交
流
放
松
1、“七彩泡泡球
2、小動物玩泡泡球
3、拋擲球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