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滾動”教學設計
上海市寶山區淞南中心校 徐曉瑾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貫徹“二期課改”精神,努力實現學生的主動發展。全課設計以“玩”為主線,在觀察、參與中激發學生興趣,在體驗中啟迪智慧,在學練活動中尋找樂趣,在快樂中獲取學習的竅門。整節課通過引領自主學習、合作互動的教學,使每位學生能找到成功的感受,在“玩中學,學中練”的過程中達成教學目標。
二、教學內容:
1、前滾翻接后滾翻;2、障礙跑接力。
三、教學目標:
1、了解團身有利于滾翻的道理,學習前、后滾翻動作并嘗試學練動作連接技術;
2、勇于參加障礙跑接力游戲,體驗比賽氣氛及同學間協作的重要性;
3、強化規則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
四、關鍵詞:觀察、模仿、學練、交流、探究、合作、創編、展示
五、課的流程:
1、激趣導入:上課伊始,通過“找朋友”游戲引導學生由靜到動,躍躍欲試;以“雙人操”促使大家逐步熱身,初步體驗合作交流。喚起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大家學習積極性。
2、自主學練:通過球形圓滑的演示,讓了解緊團身體有利于滾翻的道理;通過示范及講解,呈現前、后滾翻動作技術及方法,指導學生在斜坡墊子上、在平墊子上自主學習前滾翻、后滾翻動作;并在巡回指導中提示學生嘗試學習前、后滾翻動作連接技術。采用設疑—析疑—解疑的方法,提高學生對動作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
引導學生參與障礙設計,并積極參加障礙跑接力游戲學練和比賽。在集體練習中,提高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規則意識。
3、合作探究:延伸前、后滾翻動作演練效應,為學生創設思考、展示、創新的空間;在游戲障礙跑接力練習時,讓學生自擺器械、障礙設計,形成不同的場景,讓學生超越自我、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
教學過程中,始終以散點的練習組織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讓學生在開放式的空間里自由選擇難易程度的練習。讓學生自由組合學練中互幫互學,在團結協作中感受交流分享。
4、恢復調整:結束部分,用“我幸福、我歌唱”放松形式,學生伴隨音樂的節奏自由組合、盡情放松。通過肢體語言交流,表現自我。在教師的啟導下,師生間互相評價課堂收獲與成效。
六、教學效果:學生能順利完成前后滾翻動作,并領會團身滾動的要點和滾動圓滑的身體感受;通過障礙跑接力學練,提高奔跑能力和應變能力,強化競爭和規則意識。
《體育與健身》課時計劃
-------上海市寶山區淞南中心校
班級四(3)班人數36人日期2006年4月執教徐曉瑾
教材1、墊上運動:前滾翻接后滾翻(3—2)
2、游戲:障礙跑接力(2—2)
教學目標1、了解團身有利于滾翻的道理,學習前、后滾翻動作并嘗試學練動作連接技術;
2、勇于參加障礙跑接力游戲,體驗比賽氣氛及同學間協作的重要性;
3、強化規則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
重點難點重點:后滾翻。難點:迅速地蹬地后倒與收腹團身滾動。
課序時間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組織形式練習次數時間導入1分鐘課堂常規(略)
1、向學生問好!
2、語言激發興趣;
3、提出學習希望:
(1)認真學練多思考;
(2)互幫互學勤鼓勵;
(3)合作探索勇創新。
預期目標:共同參與,喚起熱情。
1、向老師問好!
2、隊伍整齊、精力集中;
3、記好學練要求、產生學習欲望,躍躍欲試。
自我評價:感受活潑而嚴肅的課堂氣氛。
☆☆☆☆☆☆☆☆☆☆☆☆☆☆☆☆☆☆○○○○○○○○○○○○○○○○○○△要求:動作迅速, 進入角色。14
分
鐘
熱身5分鐘1、“找朋友”
2、雙人操
(音伴)
1、演示游戲過程,講解游戲方法;
2、引導學生做準備操;
3、激勵學生積極練習。
預期目標:逐步熱身,增進友誼。
1、識記、揣摩游戲方法,積極參與游戲練習;
2、模仿老師動作;
3、兩人相互配合,充分活動身體。
自我評價:積極主動,愉快合作。
指定區域,分散練習
☆☆ ○○ ☆○
○☆ ○○ ☆☆
要求:互相配合,
動作協調。1探究與實踐16分鐘一、前滾翻接后滾翻
1、前滾翻
2、后滾翻
要點:
蹬地后倒
收腹團身
滾動翻掌
推手蹲撐
3、前滾翻接后滾翻
1、前滾翻
(1)快樂的滾動
(2)復習前滾翻。
講解動作重點及練習方法;
(3)組織學生分組練習。
預期目標:培養探究和反復練習的品質。
2、學習后滾翻
(1)講解動作重點及練習方法,引導學生做后滾動動作;
(2)進行保護與幫助方法的示范;
(3)提供斜坡,從高處
往低處做后滾翻;
(4)幫助學生完成完整的后滾翻動作,
(5)展示與講評,為學生提供展示平臺。
(6)欣賞同學表演,給予公正的評價。
預期目標:培養學練方法,學會相互交流。
3、前滾翻接后滾翻
(1)教師演示“前滾翻接后滾翻”動作方法;
(2)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并巡視幫助;
(3)組織“比一比、賽一賽”活動。
預期目標:激發學生在探索中體驗快樂。
(1)開動腦筋,想出多種滾動形式并快樂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