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名稱:風箏飛上天
活動目標:
1、用扎、剪、粘貼的方法制作風箏。
2、嘗試讓風箏飛起來,體驗做做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購買的風箏。
2、教師自制的風箏、
3、三角形、正方形的掛歷紙、竹條、線、小繩、透明膠、雙面膠、漿糊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謎語:天上一只鳥,用線拴得牢,不怕大風吹,就怕細雨飄。讓幼兒說出謎底。(幼兒:風箏)
教師:對!是風箏,那么你們都見過那些風箏?(讓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風箏的種類很多,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幾種風箏,然后教師逐一出示風箏。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風箏的形狀、顏色及風箏的對稱美。(教師逐一出示風箏并進行講述)
三、讓幼兒觀察風箏的構造,請幼兒觀察風箏上的骨架和線,簡單了解它們的用途。
四、教師進行提問:你們知道哪里的風箏很有名?(幼兒:濰坊的風箏很有名)。(教師:對,濰坊的風箏很有名,有巨型的龍頭蜈蚣風箏,還有微型的火柴盒裝得下的風箏,這都是我們中國人用智慧創造出來的,我們小朋友都感到很自豪,每年的4月20日,全世界的風箏愛好者,都來到我們濰坊參加國際風箏會,濰坊是“世界風箏都”)(重點讓幼兒記住:4月20日是國際風箏會,濰坊是世界風箏都)
五、教師:你們想不想有自己的風箏?(幼兒:想)(教師:現在我們來制作風箏)。
六、教師講解風箏的制作方法:
1、在三角形的,正方形的紙上進行裝飾,幼兒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注意兩邊要對稱,
2、扎風箏架:將竹條用線扎成“干”子狀,注意交接處要扎緊,
3、在風箏架上抹上適量的漿糊,沾上風箏面紙和彩帶
4、最后在風箏上系上腳線和放飛線,風箏完成,讓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七、展評幼兒作品:讓幼兒拿著自己制作的風箏到室外放飛,下課。